>
东海王没动,一直坐在椅子上,笑吟吟地听着韩孺子说谎,觉得很有趣。
林坤山长揖,“倦侯过奖,我若是臂膀,也是无用的臂膀,在倦侯身边待了这么久,没帮上什么忙,反而有辱使命。”
“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关内暴乱,朝廷急于结束与匈奴人的战争,韩大将军和冯右将军都要奉命行事,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劝他们抗命。”
两人彼此客气了一会,林坤山道:“说到意外,我在神雄关的确为一些事情耽搁了几天。”
“哦?林先生请坐。”
林坤山坐下,正色道:“过去的一个月里,关内各郡县频生暴乱。”
“正如林先生之前所料:入秋必有大乱。”
林坤山长叹一声,“倦侯以为我预料得准,却不知道我比倦侯还要意外。”
“怎么会?暴乱不是望气者煽动起来的吗?”
林坤山苦笑不已,“望气者怕的就是这种想法,说实话,的确有一些望气者分赴各地体验民间疾苦、观察大势所趋,以为入秋之后会有暴乱,我们可没煽动任何人,只是旁观而已。”
韩孺子笑了笑。
林坤山继续道:“可暴乱的范围与规模出乎我们的意料,我在神雄关接到淳于恩师的信,恩师认为大势混乱,已无人能看清走向,更不能预测未来,恩师让我提醒倦侯:在这种时候,最好远离是非,明哲保身,大乱过后,方可顺势而为。”
韩孺子笑道:“林先生在神雄关可曾遇见花家人?”
“花家人?”林坤山一愣。
“俊阳侯花缤和他的儿子花虎王。”
“哦,那个花家,在神雄关碰不到他们,倦侯可能还不知道吧,花家父子落草为寇,在南方云梦泽称王了,吸引了不少江湖好汉和贫穷百姓,关内郡县暴乱,他们获益匪浅,据称已经聚众两三万人。”
东海王吃惊地说:“花缤称王了?他是嫌死得不够快吗?望气者跟花家关系不错,也不劝劝他?”
林坤山笑道:“望气者只顺势不逆势,俊阳侯执意称王,谁也劝不住,我们不会白费功夫。”
“还会给俊阳侯出出主意,帮助他称王造反。”韩孺子补充道。
林坤山笑了一会,“如果真有望气者前去辅佐俊阳侯,我不会意外,但我的确不太了解那边的情况,对了,俊阳侯现在自称‘云梦王’,或者‘云王’。”
“嘿,我看是‘做梦王’。”东海王是真正的宗室诸侯,对那些自称王者的外姓人充满了鄙视。
望气者不可信,但韩孺子还不想除掉他们,于是道:“不管怎样,欢迎林先生回来,也谢谢淳于先生的提醒,我会老老实实留在碎铁城,除非朝廷调我入关,我不能做抗旨不遵的事情。”
“那是当然。”
东海王察觉到自己的在场有点多余,起身笑道:“你们聊吧,我去找崔腾,他跟花虎王交情最好,现在人家是‘王子’了,看他还得意不。”
东海王告辞,张有才又进来了,“主人,房大业来府上领银子和文书……”
“都给他。”韩孺子说,他眼下还用不到房大业,不如放老将军回乡。
张有才退下,林坤山道:“房大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倦侯就这么让他走了?”
“强留无益,不如做点好事,这也算‘顺势而为’吧。”
林坤山大笑,“倦侯深得精髓。”随后收起笑容,探身道:“无为而无不为,既要顺势,也要造势,还要有为。”
“林先生的话太高深了,我可听糊涂了。”
“天下已乱,譬如洪水滔天,人力不可与之争强,但是也得找个高点的地方避难,等到水落石出,才有资格顺势而为。”
“碎铁城不够高吗?”
“碎铁城孤悬塞外,无地无民,北邻匈奴,随时会被攻陷,南隔雄关,一旦有事,进退不得,非但不高,实是洼中之洼。”
“这么说,林先生从淳于先生那里得到建议了?”
林坤山点头,“恩师建议倦侯夺取神雄关,那里够高。”
韩孺子笑道:“我是宗室列侯,朝廷委任的镇北将军,怎么会‘夺取’神雄关?何况我手下只有部曲千人,拿什么夺关?”
“夺关不在人多,在时机,眼下就是时机,三万楚军现在河北与匈奴人作战,关守吴修奉命回京,神雄关没有主帅。”
“吴修回京了?”韩孺子真的吃惊了。
吴修是皇帝的亲舅舅,他在这个时候回京,似乎预示着什么。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
前线传来消息,大获全胜,根本没有任何埋伏。
一万匈奴骑兵带着大量牲畜仓皇西撤,被楚军打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灭,只有少数人逃出生天。
大军在外,不好供养,冯世礼命令两万多人回碎铁城待命,自带五千人追赶匈奴人,务必要活捉或者杀死漏网之鱼札合善。
韩孺子有点尴尬,但也很高兴,楚军大胜比他的预测与面子重要得多。
这天上午,韩孺子送走了老将军房大业,迎来了第一批回归的楚军,下午,他与东海王一块去观河城迎接另一批楚军,这批楚军由柴悦率领。
观河城废墟已得到清理,以供大军通过,时值深秋,河水清浅,更不成为障碍。
东海王极少出城,看着废墟发了一会感慨,然后扭头笑道:“咱们算是白来一趟,在碎铁城受了几个月的苦,结果寸功未立。”
“只要楚军获胜就行。”
“是啊,只要楚军获胜……不用在碎铁城过冬了吧?”
“要看朝廷怎么安排,大军肯定要进关平乱,可碎铁城也得有人守卫,明年还有更大规模的战争……”
东海王靠近韩孺子,低声道:“林坤山对你说什么了?”
韩孺子看着那双狡黠的眼睛,也问道:“他对你说什么了?我回府的时候,看你们谈得挺开心。”
东海王笑了几声,“他想撮合我与舅舅合好如初。”
“这对你来说是件好事。”
“好事?心被至亲之人扎了一刀,伤还没好呢,就想让我忘掉仇恨,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东海王可不会轻易原谅那些背叛自己的人。
“要不然怎么叫‘至亲’呢?”
东海王哼哼几声,“该说你了,林坤山肯定给你出什么主意了。”
“他建议我夺取神雄关。”
“哈,他疯了吗?先不说朝廷同不同意,你就算有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攻下几百人驻守的神雄关。”
“不用十万大军,几个人就行,吴修回京了,神雄关眼下没有守城大将。”
“吴修回京了?”东海王一愣,对这件事更感兴趣一些,“奉命回京?私自回京?回京干嘛?”
“林坤山说他不知道,神雄关封锁消息,他也是偶然得知。”
“嗯,奇怪。”东海王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卫兵,再次凑近韩孺子,“咱们……你真应该夺下神雄关,然后请朝廷封你做守关将军。”
“师出无名,既难服众,也很难取得朝廷认可。”韩孺子不认为事情会这么简单。
“师出无名?关内不是在造反吗?你占据神雄关是为了平乱啊。朝廷认可……先让韩星封你一个官儿,大将在外,可以便宜行事,既成事实之后,朝廷一般情况下会承认。”
韩孺子笑着摇头,以他的身份,做出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般情况”。
“留在碎铁城就是等死,冯世礼肯定要为侄儿报仇,还有柴家,你算是彻底将衡阳主得罪了,她更不会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