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怎么,还有事?”金立胜停下手中的工作,抬头疑惑地回看林天意。
“是这样的,”林天意组织了下语言,感觉不太好表述啊,“这学期以来,我们班同学普遍觉得作业有点多,尤其是自然科学跟社会者两门课也越来越重要,然后有些同学就有点吃不消,常常晚自习结束了还没能把作业做完,只能回寝室以后打手电筒做……”
虽然林天意说得有点凌乱,但金立胜几乎瞬间就理解了林天意的意思,便沉吟着问:“这是个人现象,还是大多数人的现状。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这个啊……其实这学期作业的确比初一的时候多了很多。我看了下我身边的同学,觉得这应该是普遍现象。然后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吧,如果作业实在过多的话,总是会相应地减少其他看书复习的时间,毕竟时间总量是有限的嘛……”豁出去了,做个课代表不容易啊,做个代表民声的课代表实在是更不容易啊!
“嗯,”金立胜抿唇,貌似思索了一会,才点头说,“我懂你的意思了。这个事让我想想,你先回去吧。”
“好的,那老师再见。”
下午数学课快结束时,金立胜照例让同学们翻出《没课一练》,布置回家作业。
“今天,你们把新上的这一节对应的《每课一练》做好,自己校对好答案,作业本就不用收起来了,大家自觉点。”金立胜停顿了下,抬了抬眼镜又说,“听课代表说这学期作业有点多是不是?”
同学们难得异口同声,且声音洪亮:“是!”
“那这样吧,大家今后在做《每课一练》的时候,有些一看就会的题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做了,至于后面的应用题,写出主要过程,最后的结果可以不算出来。大家看这样行不行?”这是金立胜思考了一个中午,才得出来的结果。
“哦耶!老师你真好!”
“先不要急着高兴,”金立胜拍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不要以为我这样说了你们就可以偷懒了,知道自己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学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做题。这样,以后《每课一练》也都不用上交了,大家自己校对答案。”
金立胜放下手里的作业本,下台走到林天意的课桌旁,让林天意拿出上午发下去的卷子,接着说:“大家再把这份试卷拿出来。”
看到大家都翻出了卷子,金立胜从林天意的桌上随手拿起一只红笔就在试卷上勾勒起来:“我下面勾几道题出来,大家也跟着在题号前标示一下,第1、2题,5、6、7题还有第10题,这几道题是今天必做的,后面的11和12题较难,选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放弃。另外剩下的题意义不大,那就都不要了。这样大家看能做的完吧?”
众人眼里星光闪闪,个个感激地点头。
“那行,明天早上及时交起来,拿到我办公室。”说的时候,金立胜自然而然地看向林天意,乖巧的课代表立即微笑着颔首表示明白。
“好的,那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自从金立胜善解人意地顺应民意,减轻了同学们的作业负担后,初二八班的小喇叭们立马把这一好消息传播到了沥水初中的角角落落。
再加上上头领导也适时地下达了“减负”的指令,学校领导就着这一时机对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开了一个相关会议,具体内容包括国家政策导向、学校升学压力、家长监督情况等等,时间长达近三个小时,其主要宗旨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情况下减轻学生负担”,这场冗长的会议真是听得各位班主任欲哭无泪。
真是说的比做的容易,既要提高学生成绩,又要减轻学生负担。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嘛。
如果真能办到的话,她早就成教育家了好吧。
丁倩华揉着额头哀叹。
这年头的班主任也不好当啊。
也许,这一场耗时良久的会议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个星期的班会内容总算有着落了。
既然有个这么好的话题在,本星期的班会自然是逃不开“减负”这两个字了。
“我们这堂班会的主题是最近比较火热的话题‘减负’。下面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吧。”感觉下面没有什么人有附和自己话的意思,丁倩华只得接着引导,“什么都可以谈,你们可以说说看怎么减负,可以从哪些方面减负等等,说的有道理的话我也会跟我们班的几个任课老师沟通沟通。大家可以直接站起来说,也可以先私底下轻声商量商量,统一了意见再派个代表来说。”
这话一出,下面倒是渐渐地热闹了起来。
大家纷纷叫嚣着“减负”,终于要“减负”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大家在激动过后,开始认真的思索所谓的减负可以怎么减,从哪些方面减。但最后的最后,同学们深思出来的结论只有可悲的三个字,那就是:不可能。
取消早自修?不行,早自修是阅读语文课文,背诵英语单词的好时候,没了早自习,那怎么行!
那么,减少课程量,少上几节课?这个也不可行,有时候自然科学课堂上讲不完,老师还常常拖课呢,再少上几堂课,可怎么了得。所以,这个想法也被淘汰了。
增加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是学校为了提高大家的体育成绩,从这学期开始就组织同学们每天跑800米,住校生的话早上还得跑完操场两圈才能吃早餐。这样说来,体育锻炼已经足够了。所以,这个根本没必要。
增加学生课余生活?No!压根没这时间啊,现在大家的时间全天都排的满满的,作业都做不完,哪来时间玩呢?
那么,还是减少作业量吧!可这也不行啊。其实全年级不同班的作业基本都是由学科年级组统一安排的,所以如果仔细算一下的话,大家的作业量都是一样的。
譬如说,先前金立胜减少了七班和八班的作业,数学组的其他老师或多或少就对他有了那么点意见。这又是怎么说呢?事实上,他这么做,其他老师就会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减不减少作业都不好决定。
但众所周知,金立胜带的班数学总是数一数二的,其他老师也没什么资格对他指手画脚的。
纵使如此,学生的态度也在随着时间而慢慢改变。
刚开始,同学们听到说每天可以少做几道题,都觉得很开心。但没过几天,班里有一些同学就觉得这样每天比别的班同学做的习题少,就开始心里发慌,担心这样长此以往,成绩会有所下降。
而旁边班的同学又觉得做金立胜的学生不仅成绩好,还能少做题,就认为自己的数学老师不仅不会教,作业还布置的多,对自己的老师逐渐的产生了抵抗心理,也越发不想完成作业。
再往下说,还有部分同学本来就比较偷懒,平时就是插科打诨的,再加上金立胜这么一个措施下来,干脆就甩手不做了。
所以说,虽然金立胜的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很有可能会南辕北辙。
这样一分析,岂不是减少作业也是行不通的?
这些都实施不了,那取消星期六的补课总可以了吧!
从初二开始,沥水初中就规定班里前二十名的同学可以参加补课,当然,以林天意、叶石唯、张青励等人的成绩都属于这一范围内。
取消这个?那可真是开玩笑了,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家长想走走后门让自家的宝贝进这个补习班来旁听一下都办不到,还想取消它,这根本是天方夜谭。
这样一盘算下来,众人都觉得很无奈。
有一颗想“减负”的心,奈何没有“减负”的地啊!
于是,轰轰烈烈的“减负”计划在还没有开始实施的时候就已经宣告破产了。
事实上,只有还存在着选拔考试,只要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只要中小学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还没有得到改革,那么,所谓的“减负”口号就真的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开完班会,班里同学都沮丧不已,平时一直想“减负”,可真正有了这个机会,却只能看着它飘啊飘,飘啊飘,始终落不到实处。
“妈的这不是让我们看着眼馋嘛!减负!减毛个负啊!”等丁倩华离开教室,周言就又开始嘴碎了。
一个穿着黑色T恤衫的男生也跟着应和说:“哎,老丁是来调戏我们的吧,让我们看的着却吃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