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人生浮沉 > 第88部分

第88部分(2 / 2)

说真的,每次他来,我总是要请他吃饭,但是每次他又坚持他付钱。甚至有时候,我的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他还借给我一部分,当然我又很快地还了他。我是不愿意欠他的钱的。

又来到那家小饭馆,我们坐在原来的老地方,挨着空调,这样凉快许多。

“晓升,你最爱吃什么就点吧。”冬子说。

“不用,简单一点就是了。”我说着。

他知道,我喜欢吃一些甜的菜,就要了番茄里肌。我和小汤要了占酱菜和炸花生米。

“喝点儿白的,二锅头?”冬子建议小汤。

“好吧。晓升,你就喝啤酒。”小汤说。

我知道冬子这个人,虽然是好喝酒,但是却喝不多。

我们在一起,又谈起了号子里的事,大家的体验到底是什么,只有自己心里最为清楚。

大家高兴地又喝得晕糊了。

“那就走吧。”我对他们俩说。

“好吧。不过晓升,你一定要努力,继续干下去,不要灰心。”冬子有些喝多的感觉。

“是的,谢谢你的鼓励。”我非常感激他的鼓励。

我有这么的朋友鼓励我,我感到非常有信心。相信我自己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时间而已,但愿Q公司给我的时间是宽限的。

我们起身走了。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夏季的夜晚,对我来讲是多么的凉爽宜人。在北京就是这样,到了夜晚,才显出夜生活的开始。不要说那么多的路灯,就是小饭馆外的红灯笼就够让人心旷神怡的。我就是想多看看这样的夜景。

“再见。我过两天再来。”冬子推着自行车走了。

小汤也走了。

我径自回到我的温馨的小屋,阿红还在等着我

第二十章

捷夫和玛乐丽结束了在北京的这一段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经历,他们走了。

“经理,你看能不能就包我的车吧。”小曹恳切地对我说。

“那好吧。”我犹豫一下,最后决定下来。

从此,小曹就成为了我身边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早上他到我家门口接我,晚上他送我回家。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

“喂?”我拿起电话。

“是我,这周来的时候我们谈一下。”张厂长的声音显得非常沉重。

“发生什么事了吗?”我问他。

“也没什么,合资这边我不太担心了,但是那一半的工人就是没有活,没有订单,人心比较涣散,这样下去将不是好的事。”他解释道。

“您的意思是什么呢?”我问。我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

“从合资部分的生产能力看,有些订单你们完不成,到外面加工。可是本厂没有合资的部分没有活。你看这个问题能不能想办法解决一下。其实这部分人的素质也是比较高的。如果利用起来他们的生产能力,不是对于你们也比较合适吗!也不用到外面去检查质量。”他说明了理由。

“这个问题,我是考虑过的,但是鉴于担心管理方式方面的不统一性,会产生很多的麻烦,所以就放弃了在本厂另外没有合资部分加工的可能性。”我解释我的想法。“这个问题,我们见面以后再仔细地谈。”

“那也好,我等你来。”他放下了电话。

我的直觉是未合资的部分可能经营上出现了问题,质量管理跟不上,造成严重的索赔,订单接不上,工人的人心开始涣散。我也仔细考虑过一厂两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就是有许多共用的地方,包括压胶人员、电工等等,他们的工作效率不能够给合资这一面带来积极的成分,反而总是起到阻碍的作用,耽误生产和管理。因此唯一好的办法,也是暂时能够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另外一部分从形式上接过来,管理和生产统一,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的问题。不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我们只好辞退。如果本厂愿意留下来,那就是他们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心里也开始紧张起来。现在如果接过来,那么关键就是要解决订单的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生产能力提高了,我们要接更加多的订单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否则就会出现生产不饱和,甚至放假的问题出现。这是董事长坚决不愿意看到的。

驱车来到工厂,我就住了下来。自从合资正式开业以来,我就没有再到宿舍和宾馆住,一般都是住在办公室里。我让小曹回去了。

晚上,我找到王师傅和李薇,先征询他们的意见。

“你们觉得,如果我要是接过厂子的另外一部分,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有意问他们。

“从生产能力上讲,应该是好事,我们现在有些忙不过来,但是人员管理上可能会出现些问题。”王师傅思索着说。

“表面上看是好事,但是订单就要更加多。”李薇这样说。

他们的说法是比较中立,毕竟他们是从北京来的。

“现在,我们很多的订单在外面加工,也有许多的质量问题产生,这样下去,就不如在本厂做。”我说。

“但是管理上不是很容易一致,除非是我们统一起来,工资都在这边发放。”王师傅说。

“是的,要接过来,就必须要统一起来。”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信心在膨胀。

“我总是觉得那面的人员不好管理。”李薇说。

“那倒也好办。”我说。

“只要你决定的东西,我们就会认真去做的。”王师傅最后这样说。

我又叫来李玉平和秦丽华。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他们现在是没有办法了,那个时候要同咱们比一比,现在看来是不行的。到头来连订单都没有了。张厂长他能不着急吗!要我说,就不管他们,看他们最后走到什么地步。”李玉平直接地说。

“我个人认为,要想接过来,就必须要同张厂长谈清楚条件。”秦丽华也说。

我知道他们是最为了解这个厂子的,她们对这个厂子的未来还是有发言权的。

“但是张厂长向我求援,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呀。”我说。

“我总是觉得提高了生产能力,在目前来讲是不合适的,况且他们肯定是要向你提出租费要求的,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成本。如果他们的生产能力能够实现,那还好些。万一不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