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告诉过我这样的事情。本来有一家工厂非常地好,但是就是厕所不干净,所以到手的订单飞走了。有关这样的报道,我好像也在报纸上看过。因此,这些问题就要进行力所能及的改善。之所以说是力所能及,就是因为我们是个老厂,有很多的地方都要进行改造的,但是没有钱,一切也是无济于事。有时候我也是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没有足够的资金,不能够将企业改造成为我理想中的企业,这个是我非常遗憾的。我只有慢慢来,走一步是一步。
日本的订单全部是来料加工,不需要我们出任何的资金,所以对我们合资公司来讲,能够接到这样的订单是比较理想的。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的产品要求质量高,批量小,产量出不来,工人的工资收入有点低。从这一点看,对公司的经济效益不是非常地有利。从另一方面看,也是有利的,至少我们有一个稳定的订单来源,在承做日本工作服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接其他的订单,使得生产饱和起来。
日本公司送给我们一台验针机,这样对我们公司本身来讲又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做日本的产品,我们要件件用验针机过一遍,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日本国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我们对车间的缝纫针的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过去,缝纫针断了,工人就随便仍在地上的习惯就要进行彻底的改变。日本人要求每次做他们的活儿都要写出质量报告和验针记录。工作是繁琐了一些,但是对我们管理上的要求就要更上一层楼。
我一直认为这个是好的事情,一个企业的发展就是要更上一层楼,停留在原地不动甚至倒退落伍都是不可取的。
当然,这样的要求要有魄力的,否则一般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面对经济效益的下滑,肯定是要退缩的。但是我没有退回去,为的是以后长远的订单。希望他们的订单会因此增加。
我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工资再次出现不能够按时发放的问题。有些工人开始担心,有些工人又开始离开公司。我的心里开始烦躁起来,为了资金的紧张而犯愁。可是董事会是不会帮助我的,他们早就否定了在当地贷款的问题。他们希望的就是我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钱,而不是让他们去做任何的事情。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开始来到合资公司的时候是为了能够挣到更多的钱,也同时把自己的事业搞起来。现在好像变了,就是单纯是为了事业,钱的问题放在了后面。特别是每月初的时候,我就看到那一张张的脸望着我自己的样子,那种期待的神色,使我感到压力是空前的,也同时使我感到我肩上的责任是如此地重大。这个也许就是我,总是无法摆脱从小受到家里和学校正规教导的影响,做着做着就开始学习焦裕录和雷锋,那种任劳任怨的精神使我刻骨铭心。
麦克的棉服订单是失败的。后面的成品,我们也不敢发了,加工的工厂也天天地要加工费,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麦克的老板找不到了,他连住的房费也开始出现了危机。他那天告诉我,由于没有钱,他不得不找地方去打工,挣点工资。有一次,他由于没有钱,也没有地方住,竟然在外面的马路上坐了一个晚上,也哭了一个晚上。我的心软了,不软也是无济于事。我们不论如何还是朋友的,他是老外,总是会找到机会的,至少可以给那些波兰人做翻译。
麦克也有自己的爱情史。我们比较熟悉后,就聊起了这个问题。
他在波兰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姑娘,两个人感情非常好,但是姑娘非要来中国上学学习中文,他就跟她而来了,其实麦克当时仅仅是一个穷学生。来到中国,姑娘的学习非常好,渐渐地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淡化,连麦克自己也说不清楚。在姑娘回国的后,麦克没有了钱,也没有办法回国了。他只好在北京生活着,打工挣钱。然而,他没有遇到好的老板。
后来,他结识了一位中国姑娘。他告诉我,她是泰国的华侨,但是在他把她的护照拿来时候,我发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所以我当时就告诫麦克,他的女朋友不是华侨,就是中国人。他们已经相爱了。爱情战胜了一切,包括开始的谎言。他们很快就住在一起,并且要准备结婚。
我衷心地祝贺他和他的未婚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爱,什么困难都可以战胜的。
第四十六章
我下定决心同加工厂结算了一下,就把剩余的产品拉回来。其实这个款式还是不错的,但是做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要修一下。库存形成了,也使我开始犯愁,如何将库存变为现金,是我现在的又一个工作。
同时,我们合资的债务开始增加。表面上看还算合理,但是没有太多的收入,那么就很难更加好地还款。加上现在企业的经济形势都不好,资金都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催债的开始多起来,并且有的开始考虑步入极端。这个又成为了我的一项工作。
这些压力曾经动摇过我的心,但是很快我就又否定了我的想法。我从中国银行出来的时候,并不是我呆不下去了,而是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去,在这样的市场经济状况下,锻炼自己,同时获得自己的良好的收入。从那家合资公司出来,也是我突然做出的决定,老板和有关领导没有想到我会提出辞职离开公司,我没有犯过什么错,而且工作上是兢兢业业。表面上给人一种自己有能力,可以单干的感觉,但是实际上,我是看到那家公司的问题,为了自己的发展和真正的心愿,我离开了,追随了那个南方的小老板。但是后者的退缩和无章法,使我很快陷入自己奋斗的情况之下。因此,我现在能够在这里做,是我的机遇,我不愿意企业在危难的时候离开它,让别人笑话我的无能。企业真正好了的时候,才是我的离开的时候。再说,那么多的工人和管理阶层的员工都看着我的一言一行,他们都是希望我继续留下来,不要走。但是他们又都是涉于安斗这样的领导者的“威胁”,既担心我走了,对企业不好乃至影响到个人的利益,同时又都不敢公开站出来支持我,同我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害怕有朝一日,安斗他们把我赶走了,那么他们的处境将不是很好。其实我也知道企业再也经受不起折腾了,唯一能够使企业继续生存的条件就是领导们团结一心,而不是离心离德。所以,现在不论有什么困难,我都要自己咬牙挺过去。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切总会好起来的。此时此刻,我把我个人的利益已经抛到了九霄云外。在这两年里,我没有给过家里什么钱,年终的结算后,我的应提利润也还在企业中滚动。他们都说,我有些傻,不能够这样相信国营的企业,但是我还是做不到为自己着想,根本就不允许我为自己着想。
这个时候,通过我的一个好朋友介绍了一个叫小凡的人,年龄同我相当,他称手里有出口订单,还是直接同澳门的老板直接联系。我希望我能够接到很大的订单,解决眼前的被动局面,所以就开始同他讨论订单的情况,还为了给客人送样品,特地去了深圳和广州。结果还是可以,看到那边的客人是实际的,但是问题是不能够直接出口到美国,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输美的配额。客人选择在其他地区转口。第一笔生意象征性地签了合同,但是客人的信用证没有开过来。自然生意就作罢了。
生意开始时的顺利,使得小凡三天两头地到我的办公室里来,由于他的家住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所以他每天要搭我的车回家。我们的关系开始走得近了。
随着关系的深入,我开始了解了他的过去和现在。他也不回避什么。告诉我,他过去曾经到劳改队呆过。现在是帮助一个澳门的客人做代理。他不是非常懂服装和外贸,更加不懂外语,但是他到是有一股闯荡的劲头。有一点我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他到处去蹭吃蹭喝,他的理论就是我给你订单,你就要负责我的吃喝和玩耍。我是务实的,也是正直的,所以我不是非常赞成这样的做法。我希望他就是接过来订单,我们给他做加工,正常结汇就可以,他的利润是多少说清楚就是。什么请客吃饭,什么上歌厅什么的,我都是不愿意过分消费的。
他可能看到我这里的条件,能够方便地给国外打电话什么的,所以他就跨过中间人,直接来找我。我也没有反对。如果生意成了,自然是好事情,不成,也无所谓。但是,他好像把我当成一见如故的朋友,或者是挚友,什么都跟我讲不算,还想为我打抱不平。
他总是对我说:“你人太老实,做什么事情不干脆。我希望你要勇敢一些。另外我会帮助你的。不管如何,我们是朋友。”他是这样口口声声地说。
我知道我同他不是一条道路上的人,我们之间做事情的原则也是不一样的。
他愿意强加他的思想给我,好像我就要听他的,事情就会好办许多,但是我也是这样的牛脾气,总是不接受或者不完全接受他的任何意见。他越是强加给我,我越是反感,从内心里有一股抗拒。表面上我却处理得非常地圆滑,没有让他感觉我的真实的想法。
另外使我感到非常不满的是,他开始接触我们的客人后,竟然随意发表他自己的意见,有时候还直接联系。我是生意人,生意场上的强行做法,是我最为深恶痛绝的。我自己从来不愿意这样做的,即便做了,也是客人主动找我做,而不是我主动递给客人任何的信息什么的。我觉得自己还算是比较注意这点的。但是小凡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
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是我却发现了他的真正的弱点。上述的弱点,是非常可怕的,但是他是客人,我没有好深说什么。尽管他总是让我直言不讳地谈我对他的看法,但我都是非常含糊地轻描淡写地说过去了。
也许是在生意场上久了,对周围的人开始变得冷漠起来,对人对事情的信任度也是开始下降。但是总的讲来,我还是非常爱信任人。小凡的热情,虽然我知道他另有目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