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人生浮沉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1 / 2)

>

当地有什么特产吗?我不知道。之所以我不知道,因为我对吃饭没有特别的重视。来个人什么的,我就是让别的人出面,我尽可能不直接面对他们当地的人。至于什么是当地的特产呢?我觉得没有什么的。

这次是由张厂长自己亲自点菜。他要的是当地的特产,什么野菜啦,红鳟鱼啦等等。我觉得家常菜就可以,对于外国人来讲就算是特产了,他们在国外是很难吃到这样的中国菜的。

“国外能够吃到中国菜吗?”张厂长通过我翻译问捷夫。

“当然有,但是多少有些改变,味道不是非常地道。”他回答。

“一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张厂长继续问。

“就是味道上加了些西方人爱吃的,如奶油什么的。”他回答。

大家都“噢”了一下。他们里面没有出国过的,对外面的世界也就是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的。其实国外的环境什么的是比中国要好些的。

捷夫还是可以的,能够喝一些中国的二锅头。一会儿,他就开始出汗了。

大家看着他,都笑了。

晚宴的气氛是高兴的,热烈的,无拘无束的。

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决定起程回到市里。

张厂长一直在挽留他们,希望他们在当地住一晚上。我对他讲,北京的房间没有退,应该回去比较合适。他最后同意了。

我们上了车,向市里开去。

郊区的空气特别的新鲜,虽然冷一些,但是没有太多的污染。汽车的大灯照着前方,马路上没有太多的车和人,因此我们的车开得很快。快到市里的时候,路灯才开始亮起来,这个时候正好是夜生活的人开始行动的时候。

这一天,一切顺利,也显得非常地紧张。

“明天我们的安排是什么呢?”我问他们。

“明天我们上午有些自己的事情要做。下午没有什么事情了。”捷夫告诉我。

“那么明天晚上到我家里做客,可以吗?看看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建议道。

“好的。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玛乐丽高兴地说。

“那就这样定。”我边说,边把他们送上饭店的房间里。

我独自一人回到办公室,处理完一些业务上的事情,就到卫生间洗个澡,然后就躺在椅子上睡着了。

事业上的初步成功,也使我有了一种兴奋的感觉。现在从公司到自己,都是合法化的,不用再担心使用别人的营业执照而带来的忐忑不安。现在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经理。我是一个务实的实干家,没有太多的交际,就是一门心思要把工作搞好,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二十三章

捷夫和玛乐丽结束了在北京的这一段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经历,他们走了。

“经理,你看能不能就包我的车吧。”小曹恳切地对我说。

“那好吧。”我犹豫一下,最后决定下来。

从此,小曹就成为了我身边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早上他到我家门口接我,晚上他送我回家。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

“喂?”我拿起电话。

“是我,这周来的时候我们谈一下。”张厂长的声音显得非常的沉重。

“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了吗?”我问他。

“也没有什么,合资这边我不太担心了,但是那一半的工人就是没有活,没有订单,人心就比较涣散,这样下去将不是太好的事情。”他解释道。

“您的意思是什么呢?”我问。我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

“从合资部分的生产能力看,有些订单你们完不成,到外面加工。可是本厂没有合资的部分没有活。你看这个问题能不能想办法解决一下。其实这部分人的素质也是比较高的。如果利用起来他们的生产能力,不对于你们也比较合适吗!也不用到外面去检查质量。”他说明了理由。

“这个问题,我是考虑过的,但是鉴于担心管理方式方面的不统一性,会产生很多的麻烦,所以就放弃了在本厂另外没有合资部分加工的可能性。”我解释我的想法。“这个问题,我们见面以后再仔细地谈。”

“那也好,我就等你来。”他放下了电话。

我的直觉是未合资的部分可能是经营上出现了问题,质量管理跟不上,造成严重的索赔,订单接不上,工人的人心开始涣散。我也仔细考虑过一厂两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就是有许多共同用的地方,包括压胶人员、电工等等,他们的工作效率不能够给合资这一面带来积极的成分,反而总是起到阻碍的作用,耽误生产和管理。因此唯一好的办法,也就是暂时能够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另外一部分从形式上接过来,管理和生产统一,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的问题。不能够起积极作用的人员,我们就只好辞退。如果本厂愿意留下来,那就是他们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心里也开始紧张起来。现在,如果接过来,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订单的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生产能力提高了,我们要接更加多的订单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否则就会出现生产不饱和,甚至放假的问题出现。这个是董事长坚决不愿意看到的。

驱车来到工厂,我就住了下来。自从合资正式开业以来,我就没有再到宿舍和宾馆住,一般都是住在办公室里。我让小曹回去了。

晚上,我找到王师傅和李薇,先征询他们的意见。

“你们觉得,如果我要是接过厂子的另外一部分,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有意问他们。

“从生产能力上讲,应该是好事,我们现在有些忙不过来,但是人员管理上可能会出现些问题。”王师傅思索着说。

“表面上看是好事,但是订单就要更加多。”李薇这样说。

他们的说法是比较中立,毕竟他们是从北京来的。

“现在,我们很多的订单在外面加工,也有许多的质量问题产生,这样下去,就不如在本厂做。”我说。

“但是管理上不是很容易一致,除非是我们统一起来,工资都在这边发放。”王师傅说。

“是的,要接过来,就必须要统一起来。”我感觉到了我的信心在膨胀。

“我总是觉得那面的人员不好管理。”李薇说。

“那到也是好办。”我说。

“只要你决定的东西,我们就会认真去做的。”王师傅最后这样说。

我又叫来李玉平和秦丽华。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他们现在是没有办法了,那个时候是要同咱们比一比,现在看来是不行的。到头来连订单都没有了。张厂长他能不着急吗!要我说,就不管他们,看他们最后走到什么地步。”李玉平直接地说。

“我个人认为,要想接过来,就必须要同张厂长谈清楚条件。”秦丽华也说。

我知道他们是最为了解这个厂子的,她们对这个厂子的未来还是有发言权的。

“但是张厂长向我求援,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呀。”我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