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人生浮沉 > 第18部分

第18部分(1 / 2)

>

“是吗!”我确实应该考虑一下的。

是的,我应该考虑一下,毕竟是一厂两制,虽然合资这边董事会给了我很大的权利,但是中国人的劣根总是要反映出来,谁也不愿意看到旁边的人发财,这就是嫉妒。

第十七章

紧张的丝绸衬衫订单开始了。这个订单对我来讲是太大了,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么大的订单。不过作为工厂来讲,有这样的订单是非常合适的,适合提高产量,原因就是不用换产品,工人觉得划得来。从管理角度来说,也是比较合适的,不用考虑太多的更换产品因素,技术部也就没有必要为了换产品老是写工艺写生产通知单什么的。可是我感觉是,工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这个地方不用于贸易公司,什么事情灵活性很强,但是在这里就是要一板一眼地做,停了哪里都是不行的。所以有一个大的订单对于公司的效益也是好的,同时节省了费用。

丝绸衬衫一般在南方做得多,在北方不太适宜,主要是工人的熟练程度不够,以及对待产品的认识不够。现在摆在面前的就是用多粗的缝纫针和多粗的线,这个在工厂里是没有人知道的。我请教了南方的一些专门做这个方面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薇在生产通知单上明确了具体的要求。

车间主任找到我,说后面整烫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大家没有烫过,不知道如何下手,害怕把衣服烫坏,另外又害怕烫不平,不符合客人的要求。

针对这个问题,我只好要求技术部和李玉平一起来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玉平还是有些经验的。

“我认为,首先要调整好温度,另外烫的时候不要使劲地压着衣服,这样就避免弄坏的问题。”她先说。

“可以先烫几件试试。”李薇建议到。

“好的,就这样。”我说。反正我知道客人的具体的要求,也懂得烫到什么情况下合适。

车间主任亲自去做的。

这么一点的事情也要我来亲自过目,道理上讲显得有些过于细了。但是仔细想起来,也是对的,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够达到客人的满意和要求。

“经理,现在工人的情绪非常高。加班加点地干,他们没有一点的怨言。”李玉平当着许多人的面告诉我。

“是吗,这样太好了,我希望一进车间就听到的是缝纫机的声音。”我笑着说。

“一个工人告诉我,现在回到家里,都是老公给端上洗脚水,饭也给送到嘴边。”她继续说。

“是呀。”我心里非常地高兴。

“那边的工人都羡慕死了,希望有机会就到下面来工作呢!”

“这就是说明我们的工作有了成绩。”我没有兴奋到极点。

“工人们对你的评价也是很高的。过去的厂长都是不经常到车间里去的,你是经常到车间看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所以大家都非常害怕你找到问题的,而且恰恰问题总是被你找到。”她说。

“那说明什么问题呢?”我明知故问。

“那你自己知道呀。”她反映非常快,没有直接的说什么恭维的话。

一般人愿意听恭维的话,但是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听太多好的事情,要多听不好的,这样才知道问题的所在,我才能够具体地解决问题。我想李玉平是了解我的性格的。

“我觉得,你们首先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特别是生产环节要衔接紧一些,避免到了最后赶活的问题,俗话讲,三分做工七分烫,主要的还要看后面。另外包装也要注意,不能够像过去一样,非常地随便,使得衣服的领子都变了型。要改变过去的随便的做法,一切要讲究认真。”我提醒在场的各位。

“是的,我们会注意的。”李玉平代表大家对我保证。

我离开了车间,回到办公室里。我知道我不可能只是考虑现在做的,还要考虑这个订单完成后应该怎样做。这个是我应该考虑的。做工厂的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否则工厂的经营就会出现以前出现的吃了上顿没有了下顿,车间工作衔接不上。我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一定要使工人天天有活干,不能够停下来。

第十八章

“晓升,你来了。”张厂长走了进来。

我站起身,礼貌地问候他。

“我们要感谢你的努力,现在我一到车间里看看,工人的热情使我非常地感动。真是区别与过去了。大家的劲头就是不一样了。”他说的是事实。

“这个说明我们这样做是成功的。”我说。

“主要是你辛苦。”他还是这样说。

“最近没有合资部分的情况怎么样呢?”我试探地问。

“做得不好,好容易接的订单,但是质量还出了问题。”他不可奈何地说。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不解地问。

“工人没有干劲,管理阶层对质量抓得不紧。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停产了。所以这边的工人也有许多的想法,抱怨当初为什么没有把他们划到合资里来。不过,我认为这个是好现象,没有比较和竞争,就没有好的鉴别。现在大家看到了区别了。”他到是满自信的。

“我听到一些对合资这边的想法。”我直接地问。

“是的,我也听说了,无非是最工资问题的看法,觉得没有合资的这边拿钱多,希望你们尽快地结算用掉的库存东西。”他表面上轻描淡写地说。

“哦。”

“厂子这边也是记账的,所以会计总是问我这个问题。”

“你看呢?”

“我也觉得你可以适当地给一些钱过来,使我好说话。”他的态度开始变得暧昧起来。

“我尽可能的吧。”我看出来了。

“另外,工业局要求报表要统一由我们这边递上去,所以合资这边就是整个厂子的支柱,销售额和利润一定要体现出来。”他有些严肃地说。

其实合资一开始,不能够说马上产生利润的。但是大家的期望值都太高,好像一合资,就可以一下子扭转整个工厂的下滑趋势。

“我同会计说一下。”我知道,会计主管是我的亲弟弟,所以我要对他说的。“另外,董事长的工资是从合资这边出,还是合资这边给一定的补贴呢?”我转了话题。

“我的工资从原厂出。补贴有的话,也可以。”他没有拒绝。

“那好吧,我每月批给你五百元钱。”我当时决定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让董事长真正站在这边,而不是袖手旁观。

“不管如何,每个月要给工人发工资,不能够拖欠。”他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是的。”这几个月,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所以这个也是区别于过去的地方。

“我也放开了未合资部分的工资,但是不能够像合资这边多。”他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