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讲,他们并不太了解我的身份,所以还没有真正地阻碍我的工作。我现在也被吹得神乎其神,什么是某领导的后代,背后有什么人在支持等等。我想在这个厂里,惟有张厂长、李玉平和老谢了解我,也知道为什么要搞一个合资的想法,也知道为什么要让我来厂子里进行管理。不过,大家现在的情绪还是非常高涨的,大家都在期待着什么,幻想着什么,也有要在新的局面下大干一番的。这就是所谓乱世出英豪,这个时候正是出人头地的时候,是一个机会。反对者也是在观望,害怕合资企业搞好了,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企业彻底不好,从而造成很多威胁自己生存的麻烦。矛盾顷刻间也就开始了。
我的思路非常地简单,不可能过多地考虑他人的想法,我行我素,是我的一贯工作作风。我认为对的,就是十匹马也拉不回来。当然我的想法的另一面,是要挣到钱,这个是我的基础的想法,我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我自己也是不能够扭转整个企业的困境,但是我可以在基础想法的前提下创造出新的思维和新的概念。我已经建立起来一个精干的领导集体,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度,那么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由我来负责,企业的发展也就都攥在我的手里。特别是张厂长鼓励我,让我充分施展我的能力,我非常感激他。我现在是人权和财权都尽在手中。这个也是我的前提条件,如果我还要对我自己所做的事情请示汇报,我恐怕是干不好的。当然我现在也不是刚刚工作的时候那样容易情绪激动,也学会了忍耐和宽容,尤其是对上面的领导,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尽可能不得罪他们。以后我的工作就好开展起来。
正好有一个朋友要一个货柜的衬衫,这个也是我来到这里的第一个订单。从工厂的素质来看,我是非常放心的,大家工作起来都是非常地实在,虽然我还没有正式上任,但是选定的人选就开始了工作,大家都知道,没有活儿源,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必须要做起来,才可能让没有进来的人们意识到进入合资企业,工作的态度和情绪是不一样的。紧张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就等待着面料到位,辅料暂时都是由老谢来安排。
八月一日,我们这个合资企业就正式试营业。我门是在一片观望之中,悄然开业的。
上午,张厂长就同我一起来到车间,现在成为了临时的会议大厅。李玉平早就按照计划把会场布置好,向原厂的办公室借了一台录音机,插上一个麦克,就可以作为喇叭。三百多号工人和管理阶层的人都聚集在这里,等待宣布合资企业的正式成立。
“现在开会了。”李玉平用她的大嗓门喊着。
底下一下子静了下来。
“请我们的合资公司董事长及我们厂的厂长张厂长讲话。”她带头鼓掌。
底下也是一片鼓掌声。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大会,就是要正式宣布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成立了。这是一个合资企业,我们还特别请来外商代表晓升经理作为我们这个公司的总经理,由他来管理,用他的新思想和全新的管理模式来使我们这个企业成为整个企业的龙头。合资企业的成立,符合国家的形势,也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大家都要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新的挑战。我希望看到我们这个合资的企业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的好。我的讲话完了。”他慷慨激昂地讲了话。
“现在请总经理晓升先生讲话。”李玉平开始她的司仪工作。
我面对这么多的工人,心里还是有些激动和怯场,讲话的声音里还带有一丝的颤抖。
“首先,我要说大家好。”我的开场白同张厂长不一样。“我很高兴能够来到我们这个公司作为总经理来进行管理,希望我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公司的现行制度和部门分配是这样的:从工资角度来看,管理阶层是固定工资,每年工资递增,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质量和表现来定,工资采取保密制度,互相不能够谈论工资;车间的公司就是公开的记件制,鼓励多劳多得,充分体现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力。工资发放是每月的十五日。
“公司的先行部门分为:北京的业务部,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供销部和车间。车间是我们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证明我们公司产品质量和交货期准确与否的关键。
“我们这个合资企业必须要努力地去做事情,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现在的社会中立足于不败之地。虽然我们的起步晚了,而且也遇到现行的国家政策的制约,特别是收缩银根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信心,从头开始,树立起我们公司的新的形象。
“我最后要说,这一切要靠大家的努力。谢谢。”
我的讲话完了,这第一次的讲话,就表明了我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这里,爱这里的每一张普通而实在的脸。也许他们没有完全听明白我的话,也许他们还要琢磨我的用意,但是我坚信他们开始理解我,支持我,开始为了这个公司而努力。
底下一片的掌声。
最后,让人事部经理秦丽华宣读了公司的制度,包括考勤制度等等。并准备张贴在车间里。
整个大会开得很顺利,大家的情绪也是非常地高。
公司放假一天,然后准备公司的第一批出口衬衫活。
我们几个人一同到外面吃饭,工厂的路边上有一个瞎子在算命。我们走了过去,李玉平告诉了我的出生年月日,我没有说一句话,但是老盲人却说出我是一个总经理,以后要成大事,要出国的等等。我们都非常地高兴,也同时觉得奇怪,他怎么会知道我的身份呢?我们做出口生意的,肯定要出国的,他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呢?真是神了。
坐在饭桌上,张厂长再次举杯:“你今天讲得很好,让我们为了以后的发展干杯。”
我也举起酒杯。
“晓升经理,我感到你今天的讲话给我们一个新的感觉,那就是我们都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任何的浮夸虚荣都是不好的。来吧,为了我们以后的成功干杯。”李玉平也敬我一杯。
“晓升经理,一切都不用说了,全都在酒里了。”老谢就是这样用酒来代替一切表达。
干杯吧,祝我们一切顺利,预祝公司业务兴旺发达。
第十五章
我同外方的投资人通了电话,他们确认在十二月份来华参加我们这个合资公司的开业典礼。我们决定在那个时候,我们要请很多的领导和地方上的有关人士。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董事长兼厂长,他听后,非常地兴奋。具体的安排,我们就准备到那个时候再定。
我们开始了合资公司成立来的第一个订单,产品是衬衫,所以没有逃脱原来这个厂子的老本行,所以我不是非常担心,毕竟这个厂子的产品也曾经是北京市的名牌,在八十年代末也曾经鼓噪一时。听着李玉平讲述他们那个时候的火暴,我也是为之感动,那个年代大家的热情是非常地高涨的。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的明争暗斗,加上车间发生了一次火灾,使得工厂的元气消失了,书记下台,安斗成了书记和厂长。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明显得跟不上了形势,所以厂子开始下滑,到了非常的边缘。
我们的订单进行得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