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人生的轨迹 > 第3部分

第3部分(2 / 2)

淑芳以前还没发现,俊杰发起倔来还真是不好商量。后来,还是张爸爸出面劝说,他才勉强同意让淑芳先去试卖一个月。

“咱们说好了啊,就卖一个月。如果生意不行,你就马上回家。”俊杰同意后,还不甘心地和淑芳来了个约定。

卖混沌的日子就从89年的9月1日开始。那天早晨五点钟,淑芳就起床了。虽然她说了不要俊杰帮忙,但俊杰还是跟着也起了床。他们把炉子和桌子凳子还有包好的混沌都放在板车上拉到了三岔路口。

待一切摆放好,天已微微放亮了。有早起上学的孩子见路口多了个摊子马上就围了上来。他们七嘴八舌地问:“什么东西啊?”“多少钱一碗啊?”“好不好吃啊?”

“来,小朋友,你们尝尝。”淑芳麻利地下好一碗混沌端到桌子上,又拿出四五把调羹热情地对小孩们说:“这小吃叫混沌。一块钱一碗。你们先免费尝尝。好吃你们就卖。不好吃你们再去买别的东西也没有关系。”

有两个小孩吃了一口混沌,咂咂嘴说:“恩,好吃。给我来一碗!”“给我也来一碗!”一会儿的功夫,小桌边就围满了吃混沌的学生。淑芳用的是一次性的碗、勺,有的买了混沌的学生没有位置坐了干脆就端着碗边吃边走了。

7点钟的时候,上班的人们也陆续地走出了家门。有俊杰一个车间的工人来买混沌时淑芳还有点不好意思,俊杰却很地方地对别人说:“以后多来照顾我妻子的生意啊!保证好吃,不好吃不收钱。”

快7点半的时候,俊杰洗洗手对淑芳说:“我得去上班了。你一个人慢慢忙啊!”

“我下碗混沌你吃了再去啊!”淑芳看俊杰帮忙了半天也没有吃上一口,心疼地说。

“不了。来不及了。”俊杰边说边朝厂区跑去。

八点钟的时候,张妈妈用婴儿车推着圆圆来到了淑芳的面前。“怎么样,来吃的人多吗?”

淑芳高兴地说:“恩!还行。我也下碗给您吃吧。”

“我在家已经吃过了。圆圆也喂了她一点稀饭。”张妈妈说:“我把圆圆放在这里,到附近去转转买点菜。一会儿我买好菜了来推她回去。”

“好!您去吧。”

到十点钟的时候,淑芳的混沌也卖得差不多要完了。她收拾好东西,放在板车上,自己一个人就把它拉回了家。

在家清点钞票的时候,淑芳的心里是满心的欢喜。事情总算是有了个好的开始,接下来的日子,淑芳觉得自己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是开了个头,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第一个月下来,淑芳算了一下帐。除去原料成本钱,她净赚了600元钱。那时候,俊杰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80元。就是说,她挣的钱已远远的超过了俊杰。

俊杰也不提让她回家的话了。他在工作之余还给淑芳做了个适用于下混沌的移动锅炉。那是一辆有四个轮子的小推车。车身是一圈白铁皮围成。右边放着烧煤的炉子,炉子上放着不锈钢大锅,有块不锈钢板

把大锅一分为二。一边是炖的骨头汤,一边是专门下混沌用的开水。

在车子的左边,则是装有一个放钱的抽屉,抽屉上面就是放混沌的案板。

整个小车给人的感觉既干净又卫生,并且淑芳操作起来也特别地得心应手。

淑芳每天卖完混沌后,就会顺便在三岔路口买好菜。回到家后,她又马不停蹄地淘米做饭,准备一家人的午饭。待家人吃过饭后,她又得洗碗拖地。当她手脚勤快地做这些事的时候,张妈妈正抱着她的女儿在一边悠闲地玩耍。人们常常说,小娃儿是把伞,又躲荫来又躲懒。不管女儿是谁的伞,淑芳想,只要圆圆能健康成长,只要一家人能相处和睦,自己多做点家务,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七章:不甘现状 投资买车

(一)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进入到了公元1991年。正是在这一年里,俊美的男朋友黄明亮帮淑芳母女把户口转到了军工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开始加大统销制的改革,取消了城镇居民的粮食定量配给和省际间的粮食计划调拨,允许粮食自由流动。

也就是说,淑芳母女虽然变成了吃商品粮的城市居民,却并没有享受到一天的商品粮供给。从那时起,粮食供应本就彻底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作重点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原则。从那时候开始,人们的注意力从城乡差别转到了看谁有钱。农民大部分都弃农经商,跑到了城里,工人也不安心地上班了,有点本事的纷纷办起了停薪留职,就是说,你可以给工厂交点钱自己到外面去寻求发展,如果你混得不好了还一样可以回工厂上班。

张俊杰就是军工厂里第一批办理停薪留职的工人。那时的军工厂在人们眼中已经没有了那种神秘的光环,那些以前想方设法把子女安排在军工厂的官员们如今又都千方百计地把子女调回了山城。太平盛世里,军工厂的生产也变得清闲了起来。往日热闹无比的厂技工学校也因为工厂不再招收技工人员而转校名变成了汽车驾驶学校。

张俊杰还是没有分到住房。房产科的人说,这几年厂里也没有盖新房,结婚的人却每年都有。在分房的原则上,他们要优先照顾那些都在厂里上班的双职工。

张俊杰愤怒地想,自己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机会在工厂分一套房子了。女儿越来越大,总不能让她一直和自己住一个房间吧。山城倒是盖了很多漂亮的商品房,他有次和淑芳去问了问,别人说,买一套房最少也要个五、六万。再加上装修,买家具,怎么也得个上十万吧。

他回家和淑芳算了一下,手里的财产却三万都不到。

怎样才能尽快挣到买房子的钱呢?淑芳现在的早点生意虽然不算差,一月也能有个千元左右的收入,但一年挣一万,要挣够十万也还得七年。七年后,女儿都要十岁了。并且,七年后的房价也绝不是十万元就能买得一套的。

张俊杰决定到厂里办的驾驶学校去学开车。当时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要想富,跑运输。他想学会驾驶后就去买辆车跑运输,早日实现买房的梦想。

战友聚会时,张俊杰发现家在山区的曾爱军穿着一身的名牌服装,还开来一辆黑色的宝马车。

“你家伙什么时候也开上小车了啊?”俊杰羡慕地问。

“这你都不知道啊?”黄金贵大声地说:“咱们的曾爱军如今可成了暴发户了。不仅有车,而且在山城还买了房呢!”

“快告诉咱,你是怎么快速致富的。”俊杰急切地问:“有什么好的项目吗?”

“我在家乡承包了一座矿山,专门开采磷矿。我只不过发了点小财,比起那些大老板我还差得远呢。”曾爱军谦虚地说:“我是农村人,不比你有工作有班上。开矿虽然赚钱但是个苦活儿不是你干得了的。你还是好好上你的班吧。”

张俊杰和曾爱军在当兵时是很好的兄弟。在那批同时参军的老乡中,两人的关系是最好的。因为曾爱军的家在山区农村所以在部队时特别能吃苦待人也很讲义气,张俊杰最喜欢和他相处了。

开矿自己是不行,不过,自己不是正在学驾照准备买车么!他们开采出的矿石要运到山城的码头不是正需要运输车辆么!俊杰高兴地说:“我可以跟你去拖矿石啊。反正你要请人拖的。”

“是啊。好主意。”黄金贵在一旁附和着说:“我也想买车去给他拖矿,可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要不这样吧,俊杰你不是想买车吗,你买了车我给你开等你学会了咱们再白天黑夜的轮流地开,做到人歇车不歇。只要有矿拖,咱们也很快就跟着发财了。”

黄金贵因为喜欢赌博抹牌已经被单位开除了。那段时间他正呆在山城郊区的家里无所事事。因为向玫瑰也没有工作,所以两人已是坐吃山空。

见俊杰没有马上答应,黄金贵又说:“怎么,你对我还不放心啊!咱们战友一场,我还能骗你不成。我没有钱投资也不要你分红,你只要每个月付我工资就行了。至于工资标准,你按市场行情给也?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