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掩盖所压抑甚至消灭。所以我确实懦弱了,我也真真切切的害怕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呐喊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条声波,我也知道我的诉说不过是幼稚无知的一段青春宣泄……我,无法改变社会,我只能融入社会,被它改变……
不知道为什么,脑子突然变得这么有哲理性,这么有逻辑性,竟然一口气写出这么一大堆烂道理。呵呵,这可不是我写日记的风格呀。唉,自从王倩琳拿到我给她写的稿子,到现在也没有给我提个意见,到底我写的稿子她觉得满不满意,觉得合不合适也不说给我个信儿,该不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吧?
***********************************
12月23日晚7点
“李慕杰写给我的两篇稿子我都看了,一篇犀利尖刻,一篇热情洋溢,一篇的名字叫《冷漠围城》,另一篇的名字叫《五洲红旗齐飞扬》,两篇都写得很好,不过我更偏向于第一篇《冷漠围城》,因为这篇稿子看上去深刻,它赤裸裸的批驳了人性的阴暗面,让我看过后产生了共鸣,而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也整整占据了我一天的好心情。看过他的《冷漠围城》后,当我再看《五洲红旗齐飞扬》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也无法跟着稿子里澎湃的文字心情激荡了,或许是这样的赞美文章看得太多了,也或许是上一篇稿子给我的心情造成的波动太大,总之我已经找不到任何因为赞美而兴奋的理由了,相反,我还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赞美之中包含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虚伪……
‘在一座冷漠的围城中,当越来越多的疯狂进入我们的视野以后,我们是在心底里发出震撼的呐喊,还是在大脑皮质层里留下麻木的冷漠呢?谁知道呢?或许这世界已经开始变得疯狂了。当我们麻木的苟活在都市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时候,请解开你的纽扣,袒露你的胸怀,你是否感觉到那刺骨、绝望的冰凉……’这是李慕杰《冷漠围城》的开篇语,当我读过这一段后,我已经感受到了他发自心底的一种倾诉,我也感觉到我的心不由自主的跟他共鸣在了一处。
文章里有一部分,他列出了五个城市的名称,他说在这五个城市就是冷漠围城的几个缩影,并且一一分析了这些城市冷漠的原因:
‘北京,从表面上来看,热情的北京人似乎没有理由说他们生活在冷漠围城中,但北京城固有的资源,决定了它必然的态度。---缺水,交通堵塞、高昂的生活代价注定它必然要对后来的淘金客说:不。’
‘上海,像北京人一样,上海人自大的心情由来已久,任何一个上海人,哪怕是窝在一个小阁楼上,也不愿意离开上海,生活到外地去。这同时铸就了他们根深蒂固,蔑视一切不说“侬”“阿拉”的中国人的寡民性格。’
‘深圳,如果要说纽约这个城市冷漠的理由是因为它的生活节奏太快,那么深圳冷漠的理由也在于此,高速的生活节奏使人的视野变窄,只看到了自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他人自然成为了蝼蚁蛆虫。’
‘东莞,东莞的冷漠有个奇怪的理由:因为大量外部资本,劳动力快速流入东莞,造就了东莞飞速崛起的神话,东莞人因此腰包丰厚,但富裕了的东莞人却从此看不起外来人口,用一句俚语来形容,这叫过桥抽板。’
‘广州,所有黑帮电影里所必需的血、刀、枪这些要素,它都具有。曾经以为,广州是个最具有包容力的都市,但现在看来,即便是站在6月骄阳的广州街头,寒意,依然不可避免。’
我不知道李慕杰所说的这几个城市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冷漠,但我知道这些大城市冷漠的原因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现在的社会贫富差别太大,人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人们的价值观变了,追求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了,什么都变了。这个年代人们穷的只剩钱,富的也只剩钱了。大家的眼睛都只盯着金钱和利益了。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但我觉得冷漠的本质还是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与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相协调,我们的精神文明上层建筑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不相协调。我们说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要抓,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当我看到北京街头的城管人员粗鲁的对待那些无正小贩是,我的心很难过,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那些执法人员嘴里的“义正言辞”,他们的理由无疑是充分的,但他们似乎忘了,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的穷苦人民感恩戴德跪拜过的,除了包青天,也只有真正的共产党。唉,当冷漠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当怀疑和不信任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我们却感受不到悲哀,这又是何其悲哀啊~~!
呵呵,不知道怎么了,我的这篇日记居然会写出这么深刻的东西,而且写出来的调子竟然那么像李慕杰的风格。看来我是真的被他感染了。
他的两篇文章我都拿给宿舍的姐妹们看了,她们都说《冷漠围城》要比《五洲红旗齐飞扬》写得好,因为《冷漠围城》看完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冰冷的震撼,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刺痛,是一种赤裸裸的批驳与揭露,她们鼓励我在演讲比赛的时候要讲这篇稿子,她们说肯定能震惊四座,可我却有点怕,怕演讲这篇稿子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怕,只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演讲这样的稿子真的需要勇气。我有这样的勇气吗?他为什么会给我写这样的稿子呢?为什么要给我写两篇风格相反的稿子呢?是想让我选吗?我真的好想演讲这篇稿子,可我也好困惑啊……
这篇日记的结尾,我想用李慕杰《冷漠围城》的结束语来做结束。无论我演不演讲他的这篇稿子,我都要记住他的结尾,把它当作对我的提醒:即使是生活在冷漠围城中的人,也不应该自私自利,变得那么冷漠。
‘看到的、听到的多了,自然面对再残忍的事也都会变的冷漠,就像鲁迅笔下祥林嫂的遭遇一样。有人说改革开放前后的那几代人是没有信仰的几代人,他们缺少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未来毫无明确目标,因此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是有可能的,而在围城中变得冷漠也是在普通不过的了。不知道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还是现代文明的悲哀呢……’”
第十章
第十章
演讲比赛在学校一号教学楼顶层的多功能厅举行,参加复赛的选手大约有二十五六个,至于观众还真是出乎我意料的多,当我和老大走进多功能厅的时候,这里的空位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了,剩下的寥寥几张座位大多都靠在仅后排,坐在那里不但地处偏僻,更重要的是看不到参赛选手的脸。这对我来说不得不算是一种遗憾,因为我就是为了看王倩琳演讲时的那张面孔才兴趣十足的来看比赛,现如今多半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站在多功能厅门口我叹了口气,兴趣索然的对老大抱怨道:“坐这么靠后怎么看呀!啥玩意儿都看不见,就光听声儿了。”
老大一边向前张望着,一边随口应了我一句:“听演讲可不就是听声嘛,你还想看人呀。就那女的,我告诉你,一个个的长得比你还丑。”
“什么叫比我还丑?我跟她们不是一性别,没可比性。老大,你能耐大,看看能不能在最前面找个座坐,我不想在后面听。”
老大回过头一拍脑门,恍然说道:“哦~~!我怎么给忘了,你是想看王倩琳对吧?不就帮人写篇稿子吗,致以这么上心吗?”
现在我没心情跟老大逗嘴皮子,眉头一皱,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这几天你都说了八百遍了,好歹也是我写的稿子,我当然上心了,至于其他的,别胡说八道,不能玷污人家的名声。”
“哈哈,你还护着她。我跟你说这种女人很不好搞定。”
“怎么又扯到这方面去了。你不找我上前面自己找去了。”说完,我刚要迈开步子往前走,老大从后面拉住了我的胳膊。
“杰子,最前面的座位已经都满了,你肯定找不到。”
“那不还有空着的吗?”
“那是给学校老师留的。剩下的好位子都让学生会和团部的那帮孙子先下手了。还是我出手吧,我保证能找到两张位了,不过你得请我一瓶矿泉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