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权握天下 > 第130部分

第130部分(1 / 2)

>了进来,看到桌上东西,也就问了一声:“什么东西?”

“宫里赐的!”夏茵径自回答,并示意下人退下。

齐朗略带诧异地看了她一眼,皱眉打量了一下,却没碰:“你打开过了?”

“是!”夏茵依旧平静地回答。

“是什么?”齐朗没有走到书桌前坐下,而是坐到一边的椅子上。

“……和椒散!”夏茵咬了咬唇,冷冷地回答。

只看齐朗霍地大变的脸色,夏茵便笑了。

若是听到这个名字,齐朗还不明白意思,他就与紫苏白认识这么多年了!但是,脸色大变后,齐朗却很快平静下来,反问了一个问题:“你不会已经服用了吧?”

夏茵摇头,脸色有些发白,那位太后赐正气东西,她还没有放心到随意用的地步。

“谁送来的?”齐朗示意妻子坐下。

夏茵却没有坐下,有些怔忡地道:“赵公公!”

齐朗想了想,扬声唤人:“来人!”

“大人?”

“把盒子里的东西处理了!瓶子什么的都留下!”齐朗指了一下书桌上的礼盒,心腹明白地拿了东西退下。

齐朗前几天已经收到紫苏的告知,知道发生了什么,收到这份礼物,虽然难免惊讶,倒也不算太出乎意料,只不过,如何做,他仍在犹豫。

紫苏是提醒他何种方式最好,但是,这并不代表,齐朗一定会照做。

看了看仍然站着的妻子,齐朗指了一下身边位置:“坐!”

夏茵这才坐下,却因为齐朗淡漠的神色而感到紧张,在湖州时,她见过齐朗处置宗族事务的冷漠,看似温和的丈夫其实也有着根本不容置疑的强硬手段,因此,夏茵对齐朗总是隐约有一种恐惧感。

“长老是不是也给你写信了?”齐朗放缓了语气,因为此事与夏茵有关系,却不能怪她。

“是的!”夏茵为此有此难堪。

齐朗抚过冷硬的黄梨木,淡淡地道:“如果你仍然不想我进房,那么,有何意见?”夏茵在知道女儿的婚事无可挽回后,便拒绝让齐朗进入寝室,齐朗没有争执,但是,在齐府内,这不算秘密。

夏茵的手一下子攥紧,指尖刺破了掌心,但是,她只想笑——他的丈夫用这种语气与自己谈论闺门之内的事情!如何不可笑?

“那么,你是希望抚养幼子,还是,只维持礼法上的关系?”齐朗见她不语,便再次开口,却见夏茵猛地站起,一字一字地反问:“你真的不在乎没有自己的子嗣吗?”

齐朗的话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他更愿意过继一个孩子到嫡系,而不是纳妾。

齐朗轻笑:“我应该在乎吗?更何况,已经有书莞了!”即使有自己的儿子,齐朗也未必一定会让他继承家门,世族宗主的位置并不是血统尊崇就可以的。

夏茵却笑了,掌心的痛直逼心头,她很温和地道:“不!夫君,妾身还是尽齐氏主母的义务比较好!免得齐氏长老让你休妻,那样会引出更大的麻烦!”

齐朗再次皱眉:“谁告诉你的?”休妻?长老不可能对夏茵说这件事!

夏茵优雅地行礼:“夫君大人,妾身同样有一些很好的朋友!”

“是吗?”齐朗沉吟了一下,却没有再追问。

这件事就此定论。

第十三章 风雨飘荡(上)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十二年五月,燕、易、青三州皆报旱情。

燕、易、青三州承担着北疆七成以上的军粮储备,所以,当年,青州的农事遭受影响时,北疆军费会增加一笔庞大的开支。

那是战时。即使是休战时期,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全,维持边境守军仍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尽管近几年,与古曼交界的边境尚算安全,永宁王削减了一部分兵力,对军费而言,却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崇明九年,夺情起复,出使古曼回国后,齐朗便一直规划北方的直道建设,永宁王的幕僚给他算过帐,若能有更快更好的运输条件,军费可以节约近十分之一。

南方纵横的水道让南疆大军的军资运输十分方便,成本也低廉,北疆却没有这个条件。

永宁王一再敦促北方的官员修路,也是不得不为之的。

想法是没错,期望也是美好的,但是,进展却很缓慢,尤其是燕州出事,大量的人员、辎重向燕州倾斜,直道的建设只能停下。

夏承正的奏表就一句话:“保证军资,稳定军心!”因果一目了然。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去年年尾考绩时,谢清借机清查了各地官仓的储备,至少可以确定,调粮赈灾的问题不大,再加上,北疆原有储备,虽然花费不小,但是,尚可周转。

每逢大灾,御史必弹劾一批官员,或者说,必定有一批官员的不法行径会被发觉,这一次也不例外。

旱情刚露个先兆,夏承正就派了大批亲信去三州清查储备,连云海大营的储备都查了一通。

青州太守是循制之人,才干谈不上出色,但是,有一点——守规矩!加上青州的财源其实在贸易上,粮食储备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易州是夏家的势力范围,上下谁敢乱来?燕州却是麻烦。

权力交接本就混乱,齐朗他们选派的官员再有能力,也是初来乍到,再说,谁愿意把权力交出来?不使绊子都算高风亮节了!夏承思接了转运使的差使,多少原来有一些人脉,却也只能保证一半的储备物资。别人?就不用提!

处理政务的官员施展不开,负责监督的按察御使就有事做了。阳玄颢的案头迅速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参奏与弹劾。

“朕不想追究是继任者能力不足,还是前任贪渎,朕现在只想知道燕州这个缺有多大!”当着三司长官与议政大臣的面,阳玄颢直言不讳,也警告他们收敛一下打击对手的行为,毕竟,谁都不想看到动荡!

这个问题只有谢清能回答:“陛下,初步估算,应该在七百万以上!这是指粮食!至于钱,臣没有让下属急于计算。”

“轻重缓急,理应如此!”阳玄颢淡淡地评价,心中为那个庞大的数字而咋舌,不过,他更清楚,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

“诸位以为呢?永宁王提了个主意——戒严!全面的配给制!”阳玄颢有些犹豫地询问,心中却已经有五成同意了。

燕州的这个空缺太大,说实话,就是难以弥补!既然难以弥补,就只能将影响降到最低,永宁王要考虑的是北疆防线的平稳,提的主意自然是釜底抽薪的那种。

齐朗此时却最不想要“平稳”二字,因此,他直接拒绝了:“在燕州戒严?那只会让燕州民众觉得回到了以前!”

弄了半天,还是以前的样子啊!——民众一旦有这种想法,谁还会想有什么改变?反正,一出事,还是回到以往!

阳玄颢侧着头,问齐朗:“那么,太傅有何良策?”

齐朗极认真地道:“燕州有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