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尹朔的支持,因此,更不能少了他的存在,免得人心浮动。
谢清点头,思忖之后,却又追问道:“那么他的意思是……?”
齐朗苦笑:“应该是转移视线吧?”应该是看出紫苏打算借方守望的事发难,所以先扔出这个建议,转移所有人的视线,就算尹朔没看出紫苏的打算,赵全也会明白的。
谢清立刻明白了,却笑道:“既然如此,太后娘娘还要让尹家的姑娘入宫,是示好吗?”
紫苏不由苦笑道:“当时没有这个打算,现在也可以这么说。”
“臣倒是有个建议。”谢清沉吟着道,一个计划在心中渐渐成形。
“说来听听。”紫苏看着他,很有兴趣。
谢清已经想清楚了,笑道:“太后娘娘本就想让赵全对抗尹相,臣以为,不如将赵人摆到明处,断绝两人联手的可能性。”现在最麻烦的还是,尹朔有赵全在支持,解决了这一点,也就不可怕了。
紫苏失笑:“景瀚也是这么说的。”他们的想法还真是相似。
“……”谢清只能与齐朗对视一眼,随后笑而不语。
“可是,赵全是内官,内官不入外朝是祖制,怎么让他到明处?”紫苏不太想破例。
“无须给官位,只要明文给权就行了。”齐朗进言,“只要让所有人明确知道,他拥有怎么样的权力,就足够了。”
紫苏点头:“好的。”
商量过件事,谢清与齐朗便离开了中和殿。
“随阳,听说,你这次是用一个丫环打开局面的,是不是真的?”齐朗笑着问他。
谢清失笑:“流言的速度可怕才是真的。”
“不是吗?”齐朗看向他,谢清只能点头。
“人呢?你不会把人带回了吧?”齐朗难得有机会调侃他,自然不放过。
谢清没好气地道:“胡说什么呢?她一心为孙海静祈福,在承州的伽兰寺带发修行。”
“知道得蛮详细的嘛?”齐朗是什么人,谢清只好不理他。
走在皇宫里,这种轻松的时候并不多,谢清也不是真的恼,不一会儿,两人就到了朝房,敛了敛神色,两人才走进议政厅。
第九章 风云变幻(下)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四年十一月十三,仁宣太后降旨命赵全督察京畿官员行止,朝野俱惊,三司上书谏言不止,百官聚于长清门,奏请太后收回成命。二十,仁宣太后通谕群臣:“内官不理朝政,祖制也,未亡人岂敢违矣?然值非常之时,非常之举亦出无奈,帝少威轻,非议难断,人心叵测,为全祖业,哀家方行此举,待归政退离,各安其位,哀家自当跪入太庙,请罪于先祖皇帝灵前。”百官方无言。
这是紫苏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说出归政一词,但是,后世多认为此举只是为了转移朝臣的视线,使所有人默认赵全的权力,也使得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皇帝亲政这一事上。
在皇帝十岁不到的时候便提及归政,仁宣太后是第一个,按照元宁的惯例,幼主登基,摄政的后妃第一次提到归政,便意味着大婚的临近。
皇帝大婚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可是,朝野上下唯一关心的一件事是,太后选定皇后了吗?
一时间,尹家成了倍受关注的焦点。
“老爷,韫欢真的会入后宫吗?”尹夫人疼爱孙女,自然也关切此事,但是,她并没有昏头,无论如何,尹家都是寒族,历来寒族只有王氏能出皇后。
尹朔刚下朝,正在更衣,听到夫人的问话,笑着点头:“应该是的。皇帝见过韫欢了,很喜欢她呢!”因此,他近来很高兴。
尹夫人理着丈夫的衣襟,闻言,手不由一顿,更关心地问他:“那么,皇后会是谁家的女孩?”
尹朔也不由皱眉,道:“应该是杜家或者谢家的女孩吧!永宁王妃近来一直在见娘家的女孩,谢清的夫人也没闲着。——这些不是你说的吗?”女人自然有女人的消息来源。
尹夫点头:“妾身很担心,不知道未来的皇后是什么样啊!”
尹朔却不担心,他看得比妻子明白:“这个不需要担心,看太后娘娘的样子,就知道,未来的皇后首要就是温良恭顺,才情倒在其次,你也要教教韫欢,什么才是妇道?那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倔强,平常看不出,到要紧事上认死理,她会吃亏的。”自己的孙女自己清楚,那孩子平常一副好说话的温和模样,但认定的事情却从不回头。
“从小就教了,可是,韫欢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当着你的面,点头答应,回头却是我行我素。”尹夫人好笑地回他。
尹朔无奈地点头。
另一边,谢清也在与妻子商量这件事。
“这些天可有看中的女孩?”谢清叫住来送夜宵的倩仪,直接问道。
倩仪看了一眼旁边的齐朗,见谢清摆手示意无妨,才笑道:“谢家的人可不少,这些天,京中的传言又那么多,我们家的门槛都要踩断,不过,我倒没有一个看中的。”
谢清皱着眉叹了口气,齐朗却笑道:“表姐考虑得周到,自然不可能看中几个。”
倩仪一愣,随即也笑了:“你是聪明,有好主意吗?”
谢清却是不解,倩仪解释:“谢家的女孩好的自然有,可是,多是远房,我总不能给自己的儿子设绊吧?”
“这个,我倒是忘了!”谢清一凛,点头,“慢慢来,也不急。”
倩仪摇头:“不是急不急的事,太后虽说允了七分,可是,若找不到一个合适女孩,只怕你的打算要落空的。”随即看向齐朗,认真地道:“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人选。”
倩仪与齐朗谈不上十分熟悉,不过,到底自小玩在一些,若不是有办法,齐朗是不会插这个口的,这一点,她还是知道。
齐朗点头:“是有一个人选,是你们谢家的人,也是内人的邻居。”
谢清仔细想了一会儿,还是想不出来,也看向齐朗。
“女孩今年十岁,有一个七岁的弟弟,家境清苦,不过,论起血缘,却是你的亲侄女。”齐朗还是不明言,倩仪掌理家事也几年了,但是,听他这么说,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谢清却想起来了。
“啊!”
“是他们家!”
齐朗点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