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权臣娇娘 > 第110部分

第110部分(2 / 2)

勋哥儿也是察觉到了这一点,道,“爹,孩儿觉得,这雪情上报的委实太缓慢了些,等到赈灾粮赈灾款拨下去,也不知能不能及时帮到百姓。”

然而这种推诿,自古以来便是有的。雪灾本就不是好事,下头自然谨慎又谨慎,伤亡也是越写越小,还要费笔墨写自己多么亲力亲为救灾,就差明着推卸责任了。

但是这种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亦是无法短时间内改变这种情况。反倒是雪灾,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蓁蓁见父子俩愁眉不展,面色严肃,想了想,便道,“我方才瞧了一眼那折子,实在是太长了,想必写起来,也要费上不少时间。这就如咱们府上,先前采购的小吕虽然识字,但每每将采购的单子回给账房的时候,都要迟上好几日。嬷嬷原以为他躲懒,后来一问,又看了他交给账房的单子,才晓得他是把时间都花在列明目上头了。因着采购时候来不及写,只能简单记下情况,等到有时间了,才又慢慢回忆,不免就有出错要更改的地方,那便更费时间了。”

覃九寒已然明白蓁蓁的意思,但却没打断她的话,还是让她继续说,还示意勋哥儿也好好听。

蓁蓁被父子俩一本正经盯着,略有些不好意思,但想着若是能帮上忙,于家于民,都是好事。便又继续道,“后来,我便想了个法子,让小吕每月采购前,便将明目早早列好,后头画上三个格子,等到采购粮米的时候,便在后头写上买价、斤两和费的银钱,这般,他省了写单子的时间,账房那边记账也不用拖上好几日了。”

“娘亲好聪慧!”勋哥儿眼睛一亮,便又在爹爹示意之下,将这法子推延到雪灾的事情上,道,“爹爹可以同娘亲这般,列上一张单子,分别将受灾人数,倒塌房屋数量,伤亡人数和所需赈灾粮分列明目。但凡哪个村子受灾了,便让他交一张表上来,旁的什么都不要。”

覃九寒肯定地看了一眼长子,勋哥儿虽然想的还略显稚嫩,但比起同龄人甚至比他还大些的,算得上是有想法的。

但,他一开口,先夸的却是孩儿他娘,“夫人说的有道理。”

蓁蓁嘴角微微一抽,待看到旁边满脸期待的勋哥儿的时候,愈发对相公的行为无奈了,“我也不懂这些事情,只是提一提我的看法,还是你们商量吧。汤也喝完了,我先回去了。今晚不许那般迟了,勋哥儿还小,熬夜会长不高的。”

说罢,蓁蓁便将书房又留给父子俩,独自出去了。

蓁蓁一走,父子俩倒是认认真真开始商量正事了。

你一言我一语的,等到用晚膳的时候,制好的单子,已经分发到苏州城内外的各个官吏手中,还附上覃九寒的官印。

有了这雪灾单,苏州城内内外外的雪灾雪情,基本用不了半日,便能汇总到总督府,覃九寒再从中权衡。

那些受灾严重,无法自救的,自然要及时派人带着粮食去营救。那些情况还算好的,便只发下赈灾粮。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虽然天灾不比人祸,乃是无法避免的,但还是靠着人力,尽可能的将影响和损失降到了最低,至少伤亡比起以往,少了一大半。

作为苏州赈灾的负责人,覃九寒及时而得当的救助,让这一回受灾的百姓,十分感恩。

就连杨嬷嬷都笑言,她如今去菜贩子那走一趟,旁人都知道她是总督府的人,硬是说,摊上的东西由着她挑。

当然,杨嬷嬷也并非那种贪小的人,自然是不会要的。

但因着杨嬷嬷这一句笑谈,倒是让蓁蓁警惕了起来,还特意将府中的奴仆们聚到了一起,好生嘱咐了一回。

他们家在苏州城的好名声,乃是相公不分昼夜辛劳而来的,若是贪小,即便只是哪个下人拿了一针一线,真要论起来,那也是他们不占理的。

下人们原本都还不当一回事,此时听了主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原本还有些贪小心思的人,也都老老实实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又过了几日,洋洋洒洒下了十来日的雪,在无数百姓的乞求之下,总算是停了。

冬日天色亮的早,玉满一起来,便看屋内屋外都是亮堂堂的,急急忙忙去厨房端热水去了。

厨房的人自是对她嘘寒问暖的,她如今是夫人身边除开杨嬷嬷和玉腰,最受看重的丫鬟了,玉腰又是早就到了出嫁的年纪,日后丫鬟里头谁领头,那是很明显的事情。

“玉满姑娘来了。可是来取夫人的热水的?这天寒地冻的,姑娘也不好端,我让阿桂给姑娘提过去吧。”厨房昨日守夜的大娘笑得殷勤。

玉满皱皱眉,她力气最大了,怎么会搬不动,便道,“不用了,我力气大,不会摔的,你把水给我就行了。”

那说话的大娘,和阿桂也不敢同玉满作对,便老老实实去将水给她了,等玉满走远了,那大娘才满脸不屑抱怨道,“这玉满,年纪不大,心机倒是不少。还知道守着主子不让旁人接近。阿桂啊,那后院难进,你还是老老实实跟大娘在厨房吧。”

阿桂也低下了头,低低的应了一句。

厨房的这些小事,便又传不到蓁蓁耳朵里了,她用手掬了水,净了面,又用花露和脂膏,在脸上细细抹了一层,才在梳妆镜前坐下。

玉腰替她绾发,她的心思却不在这上头,正投过窗棂,看着窗外。

昨日雪便已经停了,今日的天气则更加好,一大早的,日头便已经升起来了,墙角堆的厚厚的雪,开始化了。

比起落雪的时候,融雪时候显然更冷了,冰的刺骨。

玉腰便有一搭没一搭说着闲话,“这雪停的真是时候。再不停,大人这个年便没法过了。听嬷嬷说,她打算趁这几日天气好,将年货给办了。这还是咋们在苏州的第一个年,可不能随随便便……”

蓁蓁听的心不在焉的,托腮道,“雪是停了,但那些灾民的屋子,却是一时半会儿修不好的。”

玉腰倒是不想她那么操心,但还是想了想,道,“夫人若是担心,不若给他们捐些银钱吧。”

在她看来,内宅的妇人,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个了,除了这个,那便只剩下拜佛了。

蓁蓁也是没什么法子,她说到底是个内宅妇人,连出门都不多,又没有什么治世之才。

她又叹了口气,随即便让玉腰去账房支些银钱,换了好些陈米和饴糖来。陈米价低,但味道不比新米差不多,价格却是差了一倍都不止。选了陈米,反倒比打肿脸充胖子来的划算。

覃九寒知道她买米的事情,便把杨辉派过来帮忙,杨辉对雪灾情况还算了解,分派起粮来也是得心应手。

好几车的米糖被送往此次受灾的村落,杨辉原以为米定然是更受欢迎,结果,到了一处,往往都是饴糖先被分完。

雪灾一来,受苦的不光是大人,更适应不了的,是那些平日里被父母宠着护着的孩子们。此时一见有饴糖这稀罕物,大部分家长都宁愿放弃一部分米,也要分到一块饴糖,给自家孩子甜甜嘴。

杨辉看得心酸,便又自己掏了十来两,让跟他来分粮的下人,回城内再买些饴糖。

第177章 。。。

江南商业乃是极发达的; 富商数不胜数,单单一个苏州城,富商便有百户都不止。

蓁蓁捐粮的事情; 并未做什么遮掩; 她虽然并非为了求名; 但没必要遮遮掩掩的。再者,那一车车的粮食,也没法子遮掩。

在她和府中上上下下眼里,乃是她善心之举。但放到外头人眼里,便不是这般简单了。

如今都讲究一个上行下效; 虽然那些富商不是下官; 但在揣测官心的时候; 还要更敏锐几分; 甚至可以说是无端脑补也要脑补出些来。

在他们看来,这哪里只是一个后院妇人的善行,或者说远不仅仅如此,这分明是暗示他们这些富商也跟着行善举。

他们倒是丝毫不吝啬那些银钱; 毕竟; 对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但若是能靠着这笔不多的银钱; 得了总督府的青睐; 那便是再划算不过的了。

更何况,似他们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