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七五]青天侠义传by烟水晶 > [七五]青天侠义传by烟水晶第17部分

[七五]青天侠义传by烟水晶第17部分(2 / 2)

“死了?”这下子展昭到底没忍住,他吃惊地叫了出来,“怎么一个大活人莫名其妙就死了?”

“公孙大哥!这是他说的,洗碗算他一个,你可不要算上我!”白玉堂愁眉苦脸地瞪了一眼展昭,然后郁闷地对公孙策讨饶。

公孙策微微冷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白少侠,你的义气呢?”

“他又不是我兄弟,我朋友,我凭什么跟他同当啊!何况跟他在一起怎么会享福,倒霉还差不多!”

“喂!白玉堂!刚才在厨房是谁分酥肉给你吃的?你吃的肚子溜溜圆,现在不认账了?!”

“好了!”公孙策不胜其烦的挥了挥手,恨声道,“你们两个小鬼闭嘴!再多说一句就不让你们继续听,现在就滚去厨房洗碗!”

不顾白玉堂还在狠瞪他求吵架,展昭立刻闭嘴,他宁可待会儿去乖乖洗碗,也不打算被剥夺听故事的权力。他还想知道那个可怜的宫女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那宫人是死于玉辰宫的大火。”事情终于说到了点子上,包拯微微皱眉,说道,“玉辰宫在八贤王回京前夕,突然起火。宫苑失火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刘太后大怒,命令首领太监郭槐彻查。

后来经过查实,那场大火是一场意外,并非人为纵火。宫内当时只有李宫女一人,被当场烧死。刘太后得知此事,心中不忍,恩准李宫女的家人将她的尸首领回安葬,并且赏赐了大笔金银,抚恤她的家人。”

“这事——”公孙策皱了皱眉,“着实蹊跷。”

包拯点了点头,“宫苑失火,并不蹊跷。宫女被烧死,也不蹊跷。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发生在八贤王回宫的前夕,时间上有些太凑巧。”

公孙策点了点头,“那么,八贤王当时就没有任何怀疑吗?”

包拯道,“八贤王倒没有怀疑,他只是向太妃询问为何没有接李宫人到南清宫。虽然心中略有埋怨,但是毕竟人已经死了,也不能因为一个宫女对自己的母亲有什么微词。

禁宫之中死一个宫女,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八贤王知道了,也只是唏嘘一阵就过去了。虽然这些年经常会想起那件事,每次想起都会在心中感叹难过一番,但是毕竟这是宫廷秘辛,根本无人知晓,八贤王自然不会说出来给自己的政敌递上把柄。”

“可惜那个宫女就这样枉死。”公孙策微微皱眉,“怪不得心中怨气深重,玉辰宫里要闹鬼了。”

“咦?”展昭努力了半天也没憋住,忍不住问道,“公孙大哥,你不是不信鬼神吗?为何要说李宫人怨气深重才让玉辰宫闹鬼呢?”

白玉堂这次已经彻底放弃了,他知道自己难逃洗碗的命运,便也跟着展昭一起,好奇地看着公孙策。

公孙策微微一叹,“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我不信真的有鬼,只是觉得,那李宫人若是真有冤情,这一冤便是二十年,可谓冤沉海底了。若没有这闹鬼之事,这闹鬼之事,倒像是真的为了给她伸冤才发生的一样。冥冥之中,天道循环,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公孙策一番话,说的另外三个人都有些动容。最终还是包拯打破了沉默,淡淡地道,“阿策说的不错。八贤王得知玉辰宫闹鬼之事以后,也产生了类似的想法。他先是觉得李宫人之死绝不像他当年所想的那么简单,无论这些装神弄鬼的人是什么人,一定有着更加深沉的心思。

再来,他这些年来本就对李宫女之死耿耿于怀,觉得自己愧对于她。既然现在有人非要旧事重提,那么他便打算干脆趁此机会彻底将当年的事情查清。”

“旧事重提?”公孙策微微一皱眉,“你的意思是,有人想要利用此事,打击八贤王?”

包拯赞赏地看了公孙策一眼,点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当年宫中老人剩下的已经不多。但是仅有的这些人却都清楚,玉辰宫当时烧死了一个李宫女。如果说硬要给宫殿闹鬼安一个原因,大家自然会想到李宫女身负莫大冤情,死后怨气深重这一点。

可是李宫女会有什么冤情呢?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从未与人结怨,她的死看上去也只是一个悲惨的意外。而唯一跟这个宫女有联系的人,就是八贤王。”

“可是,这件事当时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太妃娘娘也已过世多年,八贤王以为李宫女死了,自然也不会对别人讲起往事。莫非,李宫女生前曾经跟别人说起过她跟八贤王之间的私情,最后也因此被害?”公孙策皱眉问道。

包拯摇了摇头,“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如果这件事的幕后之人想要借此机会打击八贤王,李宫女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棋子。因此,八贤王怀疑,当年的事情可能并不是一个秘密,肯定还有人知情。至于那人究竟想要做什么,就只能进一步详查之后才能明白了。”

“所以,他找到了你。”公孙策微微皱了皱眉,心道,不知道八贤王当初初见包拯是个什么情形。他肯在这种秘辛大事上信任包拯,可见包拯这人,绝不简单。

☆、第3章 。秘辛(4)

八贤王将包拯带入南清宫之后,便将当年自己与李宫女之间的往事和盘托出,之后,又对包拯道明了自己的怀疑。这件事在包拯看来也是疑点重重。他跟八贤王商讨过后,一致认为此时玉辰宫闹鬼一事背后一定有人主使,而这个主使之人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八贤王。

自先帝驾崩之后,大宋的政治格局一直是太后与八贤王平分秋色。当今皇帝虽然已经亲政,手中的权力却一直被刘太后把持,难以放手施展才能。而刘太后虽然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然而从她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对于权力的渴望已经远远超越了他对皇帝的亲情。在这对天家第一母子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提防的微妙关系。

由于跟先帝之间多年的兄弟之情以及对大宋朝的忠诚,八贤王自然是心向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与太后之间便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虽然两个人表面上依然虚与委蛇,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的较量从未停止过。

这个案子,表面上是深宫秘辛,怪力乱神,但实际上却杀机四伏,危机重重。八贤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包拯又何尝不是如此。两人在南清宫商议良久,最终定下一个行动方向。当天晚上,八贤王将包拯乔装成懂得降妖捉鬼的道士法师,并亲自送他进宫。

包拯先是以捉鬼法师的名义面见了皇帝和太后,之后便被小太监带入了玉辰宫。包拯在玉辰宫内装模作样地做法捉鬼,折腾了大半夜之后,便偃旗息鼓,声称鬼已经被降服,但为免他走了以后鬼怪再出来附在别人身上捣乱,他需要在玉辰宫居住一天一夜,继续作法。

“你还会捉鬼?”公孙策听包拯讲述他如何装模作样地作法捉鬼,忍不住勾唇微笑,“一定很有趣,我还挺想看看的。”

包拯看到公孙策笑了,立刻也笑嘻嘻地说道,“若是阿策你想看,改日我表演一次又何妨?”

公孙策听到包拯这么说,却突然抿着嘴瞪了他一眼,“黑炭头,你说实话,你要求留在玉辰宫,莫非就是想要把那些装神弄鬼的人找出来?”

包拯微微一笑,“那是自然。”

“你是怎么做的?”公孙策盯着包正的眼睛,问道。

包拯嘴角微勾,颇有些得意地道,“俗话说,做贼必然心虚。在皇宫里装神弄鬼,这小贼也必定是皇宫里的人。身在皇宫,会被外人买通或者命令去做这种事的,通常地位不会太高。那么,我怀疑的对象就只有三类人,宫女,太监,侍卫。玉辰宫是一个废弃的宫殿,没有侍卫把守。因此在此地伺候的宫女太监就更加可疑。

我做法之后,便借口需要帮忙伺候,将所有跟这件事有过牵连的宫女太监都留下来。那时候天已然漆黑一片,玉辰宫里只点着几根蜡烛,那些宫女太监被我留在这间闹鬼的房子里,都十分害怕。于是我装着为了给他们壮胆,就跟他们闲聊。当然,聊天的内容是我早就想好的。

我跟他聊起了玉辰宫的传说,又聊起了当初的李宫女。开始的时候他们很紧张,但是聊着聊着就放松了下来。这一聊我才发现,原来深宫之中的太监宫女,每一个心中都有无数的八卦可以挖掘。没过多久,我就了解到关于那位李宫女生前身后的很多传说。虽然时间过去的太久,这些人大多数也是道听途说,而且很多是神神鬼鬼的无稽之谈,但是有一些却非常有价值。?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