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人吃惊的神色,於慎满意了,才继续慢悠悠的说,“他们基本上跟国内的媒体没有过任何接触,专注的又是新闻行业,你没怎麽听说也正常。”
那人愣了半会儿才说,“我只是不知道何虹有儿子。”
於慎没再说了,何桓一出生那户口就挂在的褚光名下,又加上他妈跟外公外婆都是归国华侨,除了特定的少部分人,其他的真没人知道何桓是何虹儿子。就算是这些年和他们有关的一些事情,在处理的也一直是褚光,褚光一死接手的是威尔,何桓是从来都没关注过。
於慎倒想去关注了,没机会不说,也担心何桓会觉得他这人对何家别有用心。当初何桓他妈死的时候,何桓那些话可够毒的。
那人一看著自己学生那神色就开始头疼了,他不知道跟何桓怎麽建立交流关系,何桓那人太冷。其实人都是这样,一个人好的地方记住它的不多,坏的地方记得比谁都清楚。
何桓以前那麽多年的好脾气,跟这後两三年里的冷酷专横一比,後者给人的印象更深。都觉得何桓这人不怎麽好相处,沟通困难。
其实也没多难,只是前两年,何桓在那家外来媒体拥有决策权的时候,这边大学新闻学院的有邀请过何桓去开个讲座,何桓没空所以没答应而已。
於慎还知道那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说的是何桓这人功利心太强,完全是把新闻当作完完全全的盈利单位在做。
这里面的那些坑坑拐拐,於慎也知道怎麽回事,也不外乎是那院长在找点场子而已。
那种说法何桓都不在乎,於慎更不可能去在乎了。新闻学院培养的是新闻专业人才,是记者。而管理人才是另外一回事,有哪家媒体敢说他们没把新闻当作盈利单位来做。不是党报,不盈利政府又不负担亏损。
作家的话:
继续求票票,肉不会远滴……
七年之後Ⅱ 31
後来於慎听说,那学生自己跑到汤氏去找何桓。
何桓倒也没给他脸色看,只是可能那脸这两年冷习惯了,有些彻底恢复不了以前的柔和。所以那学生在何桓面前更是语不成调,最後只蹦出了一句,“你是什麽时候开始学摄影的?”
何桓随口就说了句五岁,然後那学生一脸羞愧的跑了。
等人跑了,何桓才在中午寻著空的时候跟於慎打电话说这事儿。
於慎在电话这头也实在是不好说点什麽,只能笑了两声,觉得那学生有些好玩儿。
於慎当然知道何桓无法理解那学生拘谨跟反应激烈的原因,何桓这辈子一不追星,二不会过於崇拜他人,所以对见者什麽偶像似得心情是无法理解的。
何桓晚上回来的时候跟於慎说这事儿,跟於慎讲,“就那点眼界,估计以後也只会是个稍微出名点的专业摄影师而已。想想走出国界,成为国际知名大师估计不一般的难。”
这一点於慎倒也清楚,过於崇拜他人只会对自己的风格造成过多的影响,而且局限自己的眼界。要是把那些大师当成一般人来看,去理解他们拍的东西,反而能看出更真实的东西。
摄影师跟评鉴者,说委婉一点就是从来都不在那麽一条线上。过於崇拜一些人,最後也只能当一个摄影作品评鉴师,对自己的摄影之路就没一点好处。
就像何桓跟他妈和外公外婆的摄影风格完全就不一样,因为他从来都只是把那些照片当做一般的照片来看而已。不过何桓这要成为国际知名大师也难,要是一开始就选择的是摄影专业说不定还有点可能。不是技术不过关,实在是错过了太多的机遇。
於慎笑著跟何桓说,“国内偶像崇拜成风,你又不是不知道。每个行业就算是没有也要意淫出一个出来,他这还算是理智的了。跟那些明星的粉丝一比,那完全就不够看。”
何桓听了不屑,“就这点追求,有时间追星还不如把自己变成明星。”
从来不追星自然也不怎麽看娱乐新闻的何桓对那些过於激奋的追星事件还真没什麽好理解的,明星也是人要吃要喝要睡的,跟普通人又能有什麽不同。至於把他们当成比自己父母都还关注的存在麽,何况何桓连自己父母都不是那麽关心。
不过有句话於慎没说,要是何桓见到他一直欣赏的那个摄影师,说不定比那跑掉的学生还要激动。
自从从北疆回来,於慎在家的时候一直笑得比较多,因为他无意中发现只要他笑著何桓对他要亲近许多。
就好像现在,何桓看见他笑总会不自觉的盯著他看,说什麽都会对著他的眼睛说。这是代表对一个人的重视跟尊重,这一点於慎还是极为清楚。
於慎其实也自己琢磨过,要知道何桓那麽喜欢他笑,他当初就天天跟何桓笑,说不定他亲近何桓就不用那麽辛苦。
只是於慎也不得不承认,到现在他要笑得畅快一点真正开心一点是不怎麽可能了。比起年少时候的笑,现在的笑不管怎麽样都是少了一些纯粹的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有时候看见何桓看著他的笑眼里有点淡淡的失望,於慎也没觉得有什麽好伤心。他现在是尽可能的让自己笑得开心笑得心无旁鹫,只要能吸引到何桓不管什麽方法他都愿意尝试一下。
何桓在第二天下午五点的时候接到两个孩子所读幼儿园的老师的电话,说两个孩子找老师哭著要他去接。
这麽一算,何桓也发现是有好久没跟两个孩子亲近了。
何桓把剩下的工作交给了汤文浩之後,就自己开车去接两个孩子,也顺便跟汤文浩说了一声。
汤文浩拿过何桓交给他的文件,也没看何桓就应了一声。
等何桓去幼儿园接了两个哭成一团的孩子之後才知道头天晚上汤文浩跟郎臣打架了,吵得太过厉害把半夜里醒来自己上完厕所决定玩躲猫猫的两个孩子给惊动了一直担惊受怕到现在。
把两个孩子给安抚好,何桓开著车回了家。
何桓这几年对外面的人冷脸,可对著两个孩子一向是好脾气。所以两个孩子被吵得极为厉害的两个大人吓住之後,就只能想到一向不凶他们的何桓。
郎臣跟汤文浩之间爱吵架这何桓当然知道,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就是三五天一小吵,八九天一大吵。只是他没想到两个人现在吵得那麽没个概念,把两个孩子给吓著了。
那两个人现在的事情何桓没准备插手,又不是跟他吵架他去参合个什麽劲。最关键的是,他不想让郎臣觉得他在他们之间有什麽动作。
何桓敢对天发誓,他现在对汤文浩没了半点不该有的情分在,他嫌累。要不是当初答应汤文浩他爷爷的话,他根本不想再跟汤文浩有任何关系。
於慎下班回来听说了这事就跟何桓说,“还是把孩子带回来吧,他们那个吵法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不得不说於慎跟何桓都是比较温和的人,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两个人就算是当初闹得那麽凶,也绝对没有吵得跟郎臣他们那像菜市场似得。
对於孩子的教育,何桓没什麽经验,但於慎的经验就要多得多。
何桓本身有点犹豫,孩子不止是他一个的。其实就算是到了现在,他还是有些顾及著郎臣的感受。毕竟这孩子的问题,牵扯出的大人之间的关系太过於复杂。他不想郎臣那醋桶会有感觉说,说他何桓在用孩子挑拨点什麽。
於慎自然知道何桓心里的想法,就跟他说,“他们现在可能在磨合期,等过了磨合期不会轻而易举的吵架之後再把孩子送他们身边也行。只是现下这个环境,还是让他们自己先理清楚再说。”
电话是於慎跟郎臣打的,把孩子的事情说了一下。
两个孩子被吓得只敢在幼儿园抱著老师哭,哭著要自己爸爸去接。这算得上在孩子心里留下了重大阴影,把孩子放在於家至少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於慎也没问郎臣跟汤文浩吵的什麽,何桓已经在他身边了,他就对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