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十来天,远远看到了巍峨壮观的城墙。上京是本朝都城,已经近在咫尺了。进了城后,民声鼎沸,想来应是繁华异常。俞希倒没有急于掀开马车帘向外张望。再繁华能繁华过现代去?她看郑姨娘脸色紧绷,牵起郑姨娘的手轻轻拍着,示意自己胸有成竹。被女儿这样贴心安慰,郑姨娘差点落下泪来。只是顾忌丫鬟在旁,只能强忍着。
马车行径了约莫一柱香的时辰停下了,原本骑马的俞进掀帘笑着言说到了。俞希率先出来,早有小厮将踏凳放好。她下车后赶紧回身去搀扶郑姨娘。
对于三少爷的孝顺,这一路上俞进看在眼里,他觉得虽然三少爷在穷乡僻壤长大,但心性却纯真善良,这点十分难得。
这里是俞府的后巷小门,进去后走过两个庭院,俞进便停步不前,由早已等待的丫鬟领路。又穿过个亭廊和个小花园,便来到一处方正的院落。郑姨娘悄声告诉俞希,这便是主母金氏的住处。郑姨娘的声音压低到极点,可见内心是害怕心虚的。
俞希冲她微微一笑,示意自己并不紧张。
入院来到正房,丫鬟通禀一声,屋内岀来个丫鬟,看上去老实本份,领着人进了屋。
屋正中两把椅子上坐着一男一女,男子颇有儒雅之气,看得出年轻时也算是风流倜傥,这应该就是俞枕。女子的气质颇为华贵,长相周正,满脸严厉之色,一看就知道不好惹,应该是金氏。
郑姨娘拉着俞希赶紧给二人叩首。俞枕此刻倒挺和善,让她们起身,上下打量着俞希。金氏也在反复观察着,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倒有几分像老爷。”
俞枕手捻胡须笑道:“我倒是觉得此子长相最肖我年轻之时的模样。”
“老爷不是一向说二少爷最像您吗?”金氏不阴不阳地说道。
俞枕没有在意,“但从样貌而言,此子更甚于習儿。”他慈爱地看向俞希,“你原名为翕,自从后你就叫俞翕。我已命人将你的名字写入族谱。这些年你在外面也是受苦了。先在府中歇息几日,等熟悉了便去族中的学堂吧。俞进来信说你识点字,但作为俞家子孙,光是识字可不行。族中学堂是供族中子弟启蒙之用,等你涨了学识,便可去外面的书院。”
俞翕跪下了,虽然她痛恨这点,但也知道下跪在古代可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她表情特别恭敬,内心吐槽,她到一趟古代,名字居然也是同音,难道是天意?她给上面两个男女叩首,回道:“爹——”才开口,金氏冷冷道:“要叫老爷。”
“算了,他才回来,哪里知道规矩,慢慢教吧。”俞枕此刻倒有慈父的风范,“郑姨娘虽是你生母,但家族中以嫡为尊,坐为父旁边的是你母亲,你要向她请安,事事以她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