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青涩时光 > 第28部分

第28部分(1 / 2)

>    我对凌子父亲的建议是:

第一,作为一个成年男人,凌子父亲有性需要是正常的,但从女儿身上获取满足是绝对不能被社会道德允许的。虽然是女儿主动提出,但这更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出现了偏差,需要调整。父亲坚定的拒绝是关键,虽然短时间内会使女儿的情绪低落,甚至怨恨父亲,但绝不能姑息纵容。

第二,父亲通过对凌子进行健康的性教育,重新确定亲子关系。凌子已经有自慰的经历,所以在性教育中要告诉她如何掌握自慰的尺度,着重强调性伦理意识。父亲不要因为与女儿谈性色变,就不敢开口。凌子已经把父亲当作性对象了,父亲对女儿进行性教育反而能使凌子在性心理上疏远父亲。这样做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第三,父亲鼓励女儿多与同龄人接触,多参加年轻人的社交活动。有恋父情结的女孩子,虽然一般认为同龄的男孩子比不上父亲,但大多数都认为男性是值得尊敬和爱的,并不拒绝与男孩子接触。凌子的父亲要着重培养女儿的自信心,多一点赏识,少一点溺爱。试想,女儿从成年人的赏识中获得的成就感和从向爸爸撒娇中得到的满足感,哪个对她更有帮助?哪个能带给她更多的快乐?

第四,培养凌子的兴趣爱好,或引导她多参加体育运动。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赏识凌子的理由,另一方面也起到疏泄凌子性冲动的作用,还能自然地淡化家庭和父亲对她性心理的影响力。

第五,凌子已经长大了,凌子的父亲也要多考虑一下自己的生活,逐渐转变以凌子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这样首先是有助于凌子的自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其次是可以减缓凌子对父亲的补偿心理。

最后,我对凌子的爸爸说:“女儿对父亲有依恋,甚至是把父亲想像成自己的情人,这并不可怕,说明您是一位很负责很优秀的父亲。您现在要做的只是用适当的方法调整女儿的心理,使她走出自卑的阴影,走出父亲羽翼的呵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独立面对生活。”

父爱的牵绊后记

女孩正在梳着一头秀发,女孩的父亲在一旁入神地看着女儿。女孩被爸爸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解地问:“爸爸,您干吗这么看着我?”

“我的女儿长大喽!”父亲喃喃地说,“转眼就要结婚生孩子了!等你有了孩子,爸爸帮你带。”

“爸!瞧您说的都是什么呀!”女孩害羞地娇嗔父亲。

过了一会儿,女孩放下梳子,平静地看着父亲说:“爸爸,我将来要找一个像您一样的男人。我要好好对他,把我妈妈欠你的,都还到他身上。”

父亲愣住了……

这是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青衣》里的一段我认为很经典的情节,或许对每个像凌子一样的少女如何正常转嫁对父亲的依恋,都有很好的启发。

关键词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强调子女的身心成长受到父母道德修养、处事态度的影响;子女成长到不同阶段,也相应影响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方式。

父母若能一边言传身教,一边把握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调整与孩子的关系和教育方式,就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亲子关系呈良性循环发展;反之,家长自己不能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成不变,甚至是简单粗暴,孩子就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对父母敌对、仇视,亲子关系就会破裂。

亲子关系有很多种,诸如强权型、放任型。我们倡导的是民主型的亲子关系,也就是家长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如何做人的道理传递给孩子,自然地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榜样形象,在与孩子平等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引导、鼓励孩子,树立家长威信,达到“不怒自威”的效果。

“玻璃”女友导读

“同性恋”:指男子和男子或女子和女子之间发生的恋爱关系,是一种心理变态。也说同性恋爱。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说是一本在解释汉语词语方面非常权威的工具书,但朋友们从以上文字中不难看出,“权威”对“同性恋”的定义存在着偏见和含糊。

我在此无意妄图纠正什么,拿这件事举例只是因为曾经有一个17岁的男孩打电话来称自己是变态,很痛苦,常想到死……问他有何具体的“异常行为”?答因为喜欢上了班里的另一个男生。问他怎么知道自己是同性恋?答词典上这么写的!

我想当初编写词典的专家们也没有想到,一个词的释义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心理发育吧。

我在此绝无意指责谁,只是以我们身边的例子反映大众对“同性恋”的一种态度,对“同性恋”的肤浅认识。

好在上文中提及的男孩子,最终明白了什么是“同性恋”,也没再有过轻生的念头。朋友们,试想假如他一旦发生意外,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否应负一定责任呢?

当然,我们心理医生——特别是搞青少年心理的工作者首先难辞其咎。

谈及同性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性变态”。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同性恋现象,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一直持回避、否认的态度,一旦发现,绝对是批判、指责,甚至是厌恶的。因为“有同性恋行为的人就不是好人”已经成了我们的思维定式。

事实上,据国内调查,在大学生中约有14%具有同性恋倾向。而《对南方师范类高校对同性恋的认识和态度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10月第18卷第10期,作者严由伟、刘建国、徐永珍)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六百余名文、理、工专业,年龄在20~24岁的本科学生中,80%的人认为同性恋属于性变态行为,在态度上支持容纳者占131%,歧视打击者占329%,其余为各种温和态度者。文章结论:在我国需要接受科学的有关同性恋的健康教育的大学生队伍依然庞大,在师范院校这样的“教师摇篮”里开展有关健康教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我在以下两个案例的相关知识中介绍了一些关于同性恋的基本知识,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我们对同性恋的逐渐认识,能给这部分特殊人群以尊重、理解和宽容,同时给以适当的引导和性健康教育。

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少男少女,我们要提醒他(她):同性恋首先不是有关性的事,而是一个对你是与谁感受情感和爱的选择的决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