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结婚,欧美国家就是18岁是结婚最低法定年龄,我们第二次婚姻法的修订从18岁推到20岁,从20岁推到22岁,而且男女有2年婚龄差,这在世界上也是没有的。这么晚结婚,计划生育还要求我们晚婚晚育,22岁不符合晚婚的条件,还要推后到25岁。物质的压力、住房的压力、事业的压力需求等等,许多青年人选择先成家后立业,这样就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从我们传统的一贯的要求是把性统一在婚姻生活里面去,就是到新婚之夜才可以有性,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困难,就是青少年12、13岁就有了性成熟,男孩、女孩都有性生殖,而且还有欲望和冲动,怎么解决欲望和冲动,要到结婚的时候才能解决。性待业期达到10年,最少也得8、9年,这样一个时间里面怎么去帮助孩子安全、健康,不出问题,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挑战性,这是我们前辈人没有的,而且由于这样一个时间里面,孩子们需要多少帮助,多少关怀,多少指导,多少教育,他们才能够平静地到达他将来结婚,或者是到达他有固定的性伴侣,我们在中国性伴侣一般都视为婚姻伴侣,要走这么长的路。
我想邓老师书里面就写的待业期孩子怎么去走这个路,现在怎么走的都有。这个期间需要这么多指导、关怀、教育、帮助,谁来帮助?我觉得最好的是家长。但是今天进入青春期的家长们不曾受过青春期教育,他们生活很简单,而且都能够从上到下垂直传递,种种条件使得他们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今天的压力,他们很难做。学校里面性教育扭扭捏捏,我们一直推导性教育,以及全部性专家的关心,但是仍然是非常艰难,步履艰难,这一方面由于学校的应试教育目前基本上没有改变,而且由于观念上,特别是教育行政领导的观念没有改变,迟迟青春期教育不能进入学校正规课堂。大家想青少年最多大量就处在学校学习当中,家长教育不了,学校又得不到,社会就得到很多。适合孩子们的性知识得不到教育,邪门歪道就很多,我不能说全部都是邪门歪道,但是扭曲不真实性教育,或者是黄色的,或者是不科学的地下出版物占领青少年的市场,于是才听到这么多不该发生的故事,青少年怀孕打胎,现在青少年怀孕打胎也是越来越低龄化,而且在孩子还没有到达成熟年龄就做了一次、两次打胎,我们青苹果指导专家也写了一本《涩果》。至少说到现在处在待业期的少男少女他们有多少困恼,他们有多少心理的问题需要向成年人倾诉,家长、老师、社会工作者,我想这至少著作都反映了这样的现实,而且做为一个心理医生,心理指导者,多多少少还在回答着青少年们,努力尽自己的责任回答青少年们的烦恼,他们应该怎么样来保护自己,至少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是想说今天青春期教育到达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不认为解决了,还在争论。
瑞典是最早做性教育,大概在瑞典没有什么争论,比较开放,但是在美国性教育也有两个极端的争论,一个是纯粹的唯一的贞节教育,另外就是安全性教育。对于外遇的经验,我们中国人不是身临其境很难评判是非,但是中国怎么教育很难解决。尽管我们出了很多书,性教育协会也出了很多的书,但是性的问题既是隐私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弄不好的结果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个人、家庭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我希望我们媒体能够更多来关注目前非常少的一些有关的专业人士,包括我们的邓老师写的这本书。书中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使我们进一步更深入去思考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到底走哪条路,性健康当然包括生理、心理、行为的健康,行为的安全,所以我觉得在刚才这样一个时期来出版这样的书,吸引社会来关注青少年的问题,我认为不能不说是我们专业人士对青少年的待业期的健康和安全一大关心,至少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主观的愿望,但是并不是说我们这本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怎么来进行教育,中国的国情怎么样,东方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是肯定存在的,怎么样能够来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能够适应国际青少年整个生活改变的一个大的趋势,使我们的性教育既能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又能做到有效,这不是说我们想教给青少年什么,而是青少年究竟需要什么。
前言新闻发布会记要(6)
从邓老师书里面看到很多案例,我们也在案例讨论当中邓老师拿出她的案例讨论,青少年已经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还需要知道什么我们真的不是很了解,因此我们在家庭里面家长说的那一套以及我们现在学校、老师大概给孩子灌输那一套没有什么效果,如果是有效的话我们不会在报纸上读到这么多,在书中读到这么多惊人的故事,少说我们性教育也探索了近10年,但是效果怎么样?我认为不是非常有效。所以我们现在真的要去探索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性教育,我觉得不仅是包括知识的层面,真的还应该包括价值伦理的层面,我个人毫不隐讳地说是这一点,我们今天性教育是知识的教育,关于生理的知识一个小时要不了,打开所有小学、中学、大学的生理教育都是生理的解剖,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够了,但是与性成熟、性行为上的表现,这些心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个体,他们的心理的表现跟家庭条件,跟现在接触媒体刺激多少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认为用心理咨询的手段来对孩子进行性指导,目前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好的方法。为什么?因为它既有个性化又注重隐私性。所以我个人的想法就是说今天的性教育应该在学校里面开展,但是学校里面又对ABC的常识就像孩子们需要了解数学、化学运算一样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体常识,心理、生理的常识都应该知道,但是孩子的心理安全、心理健康都需要隐私,是不是通过心理个别辅导更好,特别是家长,我记得我们性学会的专家潘老师也谈过,说青少年的性教育家长应该唱主角,这样我们青苹果的项目最近两年就集中到给家长扫盲的知识,如果家长能够承担相当一部分对孩子行为安全,在学校普及性科学的基础上,因为学校毕竟是一个传播科学的地方,学校做不到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学校的班主任也好,校医也好,心理辅导员也好不可能对孩子隐私性的东西做到完全的指导,这样的问题第一要落在家长的身上,第二孩子如果有特别需要的问题,应该去到适合孩子们去的地方,就像少男少女门诊,因为我们少男少女门诊受过训练,解答的问题和医院门诊解答的问题不一样。所以希望回答的技巧方法,以及态度以及对孩子的关爱应该渗透在书里面,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们是不是就会少出现一些,我不能说不出现,就能少出现一些报纸上所说到的不该发生的故事以及书里面这20个孩子出现的问题,所以今天性教育还是在探索的一个过程中,但是由于有像邓军老师,还有像北京出版社等等其他几个出版青少年教育的书,毕竟有专家们的手记能够见于公众可以提醒家长、老师,随着这本书的出版也能够更进一步推动我们做为专业社会工作团体,中国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我来负责这个专业委员会,将来就会有更多的志士仁人加入到我们这个团队里来,把我们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我自己不是一个专家,在中国大家知道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现在全国有20多个学校在培训心理系的毕业生,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开设了性教育的专业课,所以目前性教育之所以开不到学校的课本里面,当然有学校行政教育的认识,但是也有实际的问题就是缺少老师,缺少教材,我想大量的案例可能给我们编写出一本真正适合中国青少年性教育教材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料,做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在两、三年内能够看到用于不同年龄大学、中学、小学的教材,目前我们也在进行教材的项目,我代表少男少女门诊谢谢邓军老师以及我们的专家,能够传播出来向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读者和家长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韩敬群:谢谢陈老师,我们也希望将来陈老师他们从事编写全国性不同层次年龄教材,我们能够有机会继续合作。刚才徐老师和陈老师都提到关于性教育三适问题,邓军老师《青涩时光》这本书是从今年9月29日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北京青年报做连载,最初大家可能注意到书名不是这个书名,而是送你一座玫瑰园,大概是从前不久改成现在这个书名,自从他在北青报连载,我有一次接到从深圳打来的电话,其实电话共同的特点都是非常着急,这些家长非常着急,他们着急什么?他们看到连载内容以后着急找到邓老师,要少男少女门诊的电话,我们责任编辑就专门做了这么一个东西,北京青年报连载原名送你一座玫瑰园,现名《青涩时光》,邓军咨询门诊电话,我们现在有四间屋子,一间屋子发一个,随时随地都有电话打来,不可能说转过去,我们一个屋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告诉他邓老师电话是多少,我自己接过不下十几次电话,每一次接电话如果这个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我觉得很幸运他们都是有足够的耐心,虽然内心很着急,我问过他们报纸上的连载,因为看过都是连载不是书,我说邓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有她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认不认可,我非常高兴这也算是第一手材料,我非常高兴看到我们几乎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是非常认可的,首先认为20个案例,其实刚才陈老师说是惊人的案例,起码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些家长认为这20个案例反映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他认为还是相当普遍存在,就是在我们目前这个情况;第二个问题就是邓老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都还是认为非常切实可行的。我觉得我们也很安慰,就是说我们做了这么一个产品,能够对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实在的帮助,这也算一个小小的插曲。下面欢迎邓老师所在的第二医院李素琴老师给我们讲话。
前言新闻发布会记要(7)
李素琴: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刚才以上我听了几位专家的发言,使我非常有感触,感觉到我们性健康、性教育在我们国家目前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是2002年3月份开始在中国性协会,今天陈老师也来了,在陈老师的帮助下,还有美国福特基金会大力支持下,与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科教研室共同开展少男少女门诊,受到全国各地的关注,特别是媒体的关注,新闻发布会上去了很多的媒体,而且对于首家少男少女门诊给予报导,后来还有很多连续的报道,这项工作得到全市的关注。
青少年是我们的祖国未来,他们能不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人口的质量,所以我们这个门诊开展以来,我们连续接待了大批的少男少女和未婚的青年,他们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惑,确实每一个家长和儿童来到门诊都非常着急,有各种各样学习的,心理的,人际关系等等各个方面的,但是我们感到特别突出的一个就是性知识的匮乏问题,表现得特别突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实践当中邓老师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她以一颗非常真诚的心,而且非常耐心,对于工作执着的追求,对这份事业负责的心情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以上几位专家都比较了解邓老师的工作,他们平时接触也比较多,做为我们医院就更了解她,所以这本书写的20个案例,基本上平时都在工作当中听说过,而且这20个案例虽然写了这么一段,但是在她的工作当中有的时候连续做工作做了很长时间,而且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青少年,我们很多未婚青年在这方面知识非常匮乏,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很多家长痛哭流涕,家长比孩子有的时候更急,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接到全国各地电话、咨询,以及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住着旅馆到北京来,到我们的门诊部来进行咨询,所以这方面邓老师确确实实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她执着地追求着这份事业,很多利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比如她有的时候是在门诊,有的时候有一些少男少女不愿意来到我们门诊,有时候甚至利用自己的星期日、甚至下班的时间来到咖啡厅,有的时候为了解决少男少女实际问题,和外地的家长取得联系,还有长途电话,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有时候跑医院,有时候跑学校,有时候跑图书馆,为了少男少女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因此和我们很多孩子的家长,和很多的孩子结下深厚的友情。由于解决了自己的困惑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解除自己的困惑能够直面面对自己的人生,能够比较健康的成长,所以也有很多孩子、家长给我们写来表扬信或者是打来电话,给邓军老师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确实她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为广大的青少年以及我们的家长来答疑解惑,传播知识,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一点我们医院非常清楚,给予邓军的工作高度的评价。所以邓军同志为了使更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来解除疑惑,仅仅靠门诊是有限的,所以他以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感,总结实际案例编辑成书,在她的努力下《青涩时光》今天跟我们见面了,阐述了一些自己在性教育当中的感悟,同时把倡导新的理念结合起来,其中很多个案的描写真实向我们描绘社会真实的一面,这些例子可以说大部分我都听说过,而且都知道,所以确实反映了我们生活,我们青少年目前当中所存在的实际情况,很多时候也发人深省,因此它从另外一方面也深切提醒我们广大家长和我们的社会工作者,尤其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从事青少年工作的老师,要更多了解这一阶段的孩子,要更多的给他们以关爱,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要尊重、理解、宽容、引导和勇不放弃的精神来做好我们青少年的工作,使他们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最后,我还要代表北京市第二医院再一次感谢我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给了邓军老师这次机会,谢谢大家!
韩敬群:谢谢李老师,不是我们给了邓老师机会,而是邓老师给我们机会。下面我们请赵颖教授讲话。
赵颖:我在人民大学搞心理学研究,所以我和邓军老师也有过同学的关系,我们在2002年中瑞性教育项目,我们在一起搞了一个项目活动,随后我在这个项目当中搞了一个大学生教育。性教育在大学里面,刚才说到教学里面很难插进去,教育这一块其实是很空白,很欠缺,可以说是零,前面几个知名专家也呼吁,其实这方面家长非常重要,老师非常重要,孩子们的事情如果要是提前家长第一任老师做好,学校有很胜任的老师来教育,可能不会发生青涩的事情,也许可能会有,但是不会发生这么幼稚的事情,这样代价太高,对于人的一生都是损失。这一块如果要是呼吁的话,教育部门,如果要在大学里面想加这个课非常难。说到人的教育,包括性教育都立法了,但是刚才陈一筠老师也说是非常欠缺的,这不是性教育的问题,性教育是非常容易炒作的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一个主题,爱情、性,好莱坞的电影必须有这个内容,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