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是张牙婆带来的,也不知是哪的?”店家见问,也就答话,与客人闲聊也是摆摊的一点乐趣。。
“卖女娃儿的倒是没见过?”。
“可不是!”店家的话头被肖卿挑了起来,说的也就多了,“按说女娃儿是没人卖的,家里再穷也要供着不是?可这娃儿卖了两个牙婆了,前阵子张牙婆连人也不要就走了,丢下她在这里要饭过活好几个月了。”。
“张牙婆这次亏了,把那娃儿一顿好打才扔了出来,啧啧……打的狠呐!”旁桌的客人也插话进来。。
“不打她能咽得下这口气?自从花钱买了来,张牙婆就一路病,上吐下泻的,到家时人都快不行了,吃了药也一直不好,后来请神婆看了,说是女娃儿的问题,又给了一剂符水喝了才好点,刚能下床就把女娃儿赶出来了。”。
“张牙婆算好运气的了,我听说那娃儿生下来才一个月,就把她爹克死了,不到一年,家里就死了好几个,请神婆算过,说那娃儿是恶灵转世。毕竟是女孩,家里不舍得,就一直养着,只是不让见人。后来村里闹瘟疫,死了不少人,村长这才找到她家要人,她娘又得了女儿,再者被逼得没办法也就卖了。结果女娃儿一走,瘟疫就止了,你们说怪不怪!”。
“后来卖到谁家了?”。
“旁的县的人,不认识。不过听说是大户,三、四岁的女娃谁不要?给了不少钱,结果没半年就又让张牙婆带走了。”。
“怎么回事?不会是那大户家也死人了吧?”。
“对了!又死了两个,关键是那家的小姐,一病不起!”。
“啊,那张牙婆还敢要?”。
“要不怎么说她是自找呢!想着别人不知道,再卖个好价钱,没成想差点把命搭上……”
“你们都不知道关键!人家村里闹瘟疫,凭什么说是那娃儿的事?关键在那只眼睛,那头发挡着的可是邪着呢!”。
“是怎么?”。
“那眼珠是蓝绿色的,晚上是全绿的,可渗人了!我听张牙婆说过,开始还不信,结果有天晚上遇到那娃儿了,正好头发给风吹开,被我的灯笼一照,可把我吓的……”。
“啊,还有这事……”。
“怪不得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用肖卿问话,就七七八八的交流起信息来,把这女娃儿的事倒是弄了个彻底。肖卿不信那些鬼啊神啊的,但一只眼睛是蓝绿色的倒真奇了,除非遗传,不过这块大陆上有那样的人种吗?。
秦瑶儿越听越心疼,不管她是不是恶灵,可毕竟只是个四岁的孩子啊!他拿出二两银子递给店家,说道:“还烦店家每日给那孩子一顿吃的,不要让她挨饿才好。”。
秦瑶儿这一举动倒让肖卿没想到,她本以为秦瑶儿一定会带那女娃儿回萧院,不想却只是给些银子。。
店家听了连连摆手:“这使不得,再说那孩子也不一定天天来,有时也不在我们村里。”
“那就烦店家给买两身好衣服,这大冬天的也暖和些,她来了就给她。”
“哎……”店家叹口气:“按说那孩子每天吃不了多少东西,我勺子抖一抖就够她的了,不用姑爷给银子,实在是不想和她扯上联系,这才恨心赶她……”。
肖卿出言安抚店家:“银子是我给的,有牵扯的也是我肖卿,店家只管安心收了银子,帮了我夫郎这个忙,拜托了。”。
店家想想也是,毕竟银子是人家的,自己不过跑个腿,有什么也轮不上自己,遂又好意提醒了肖卿一遍这才收了银子。。
秦瑶儿听了这话心里就一沉,若真报应到妻主身上怎么办?他拉了肖卿的手,眼里满是担忧:“银子是瑶儿给的,有什么也是瑶儿担着……”。
肖卿这才知道秦瑶儿忍着心疼也不带那女娃儿回去的原因,是怕她沾上晦气吧。肖卿笑着摸摸他的脸:“傻瑶儿,你真信这些?我可不信!生病死人的原因有很多,但与克不克的绝没有关系,恶灵什么的更是无稽之谈。”。
“那她的眼睛……”。
肖卿想了想才答道:“应该是血统的关系,就像父亲的头发是卷的,小孩的头发也是卷的一样。”。
“有那样眼睛的人吗?”秦瑶儿不禁怀疑。。
“这可说不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嘛!”。
赵康爽朗的笑道:“萧夫人真是特别,换了谁也不会这样想。”。
“我也是不信这些才这么想,若是信了,想法自然的就往信的那边靠,人都是如此。”
赵康也点点头,又不确定似的问道:“萧夫人真不信这些?”。
肖卿笑着摇摇头:“按说我一出生母亲父亲就身体不好,最后父亲也去了,难道是我克的不成?”。
“不是的!不关妻主的事!”秦瑶儿急忙否定,抓着肖卿的手也不觉使了劲。
赵康也否认:“这事也是自然规律,确是与萧夫人无关。”。
肖卿安抚的拍拍秦瑶儿的手背,笑道:“所以你看,关键是人们怎么想,怎么说。客观事实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我不信这些。”。
几人吃过午饭就坐了马车继续往落羽城走,路程没有多远了,肖卿吩咐车妇慢些赶,遂拥着秦瑶儿小睡。。
秦瑶儿一直在想女娃儿的事,心里矛盾的很,若不是那些传言,他真想带她回萧院,可又怕那些恐怖的事落在肖卿身上,终是没开口。肖卿说她不信那些,说的那些话就更让秦瑶儿动摇了,现在想起那清澈乌亮的眼睛,他心里就疼,就后悔。。
对于秦瑶儿的心思肖卿一清二楚,可再回去找也不实际,她搂着秦瑶儿在他背心轻轻拍抚:“别想了,瑶儿若和她有缘分,就一定会再见面的。”秦瑶儿点点头,这才在肖卿的安慰和马车的轻微摇晃中慢慢睡去。
第 章 从送女庙拜完回来,天气越发的冷了,下了几场雪后,到处白皑皑一片,到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喜庆的气氛就开始蔓延,丝毫没受天气的影响,反而更显得火热了,家家户户都开始计划,也对,“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穿过来的第一个年,让肖卿很兴奋,更因为她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过年了,秦瑶儿开始忙起来,院里该安排的安排,该准备的准备,肖卿看着他忙忙碌碌的,心里就觉得这果然是自己家了。
二十四过小年,知味楼请所有伙计吃饭,还可以带家人来。大家伙儿都很高兴,这事儿长脸,家里有在知味楼里做事的,旁的人都要羡慕。秦瑶儿早做好了灶糖,小年这天肖卿嘴馋,吃了不少。
祭灶这事得肖卿出面,俗语有“女不拜月,男不祭灶”的说法,据说灶王奶奶是个俏丫头,怕男的祭灶,有“男女之嫌”。肖卿恭恭敬敬的祭过灶,院里就开始里里外外的大扫除了,肖卿帮不上忙,就跟着秦瑶儿身后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