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儿接受了宋老拐的忠告,闭上嘴巴不吭气。
仙圣子见其不说话,于是将目光投向了秋波老妪:“施主,贫道是否应该改口称您为‘寂静’师太?师太既然是陈圆圆,可知这三百年来太和宫一直都崇敬着您和吴三桂,金殿之中始终珍藏着将军身经百战的木柄长刀和‘伏魔制怪’的真武七星剑。喏,此剑今天贫道正巧带来了,请师太过目。”
说罢恭恭敬敬的双手奉上这把硕大的宝剑,眼角余光则瞥向了她手中的风后骷髅头。
这把真武七星剑一人多长,足足有六十余斤重,常人腕力根本承受不住,仙圣子也是想试探一下秋波老妪的功力深浅。
“‘慧剑高悬,常伏魔而制怪’,果然是吴郎当年携身佩剑,岁月冉冉,物是人非啊。。。。。。”秋波老妪伸出一只纤纤玉手,轻轻的拿起了宝剑,就如同抓根筷子般的轻盈。
这老太婆腕力竟然如此之大,仙灵子心中骇然,自己自恃膂力冠绝太和宫,但也要运足真气后方可灵活舞动,想不到人家竟然毫不在意的就抓起了宝剑。
秋波老妪目光瞥向了仙灵子,叹息道:“仙灵子,老妪四十年前曾听你说过此剑乃是太和宫‘镇观之宝’,先王的佩剑实不该落入奸人之手,老妪这就将其送给你吧。”说罢,将真武七星剑递给了他。
“多谢老妪。。。。。。师太。。。。。。陈圆圆前辈。”仙灵子双手接剑,手腕一沉,几乎拿捏不住,赶紧一运气才捧在了手里。
“以后就叫老妪‘寂静’师太吧。”秋波老妪幽幽说道。
“是,师太。”仙灵子恭敬答道。
仙圣子在一旁傻了眼,赶紧说:“师太,这剑乃是太和宫掌门人信物,怎可胡乱送与他人。”
秋波老妪哼了声,嗔道:“此剑乃是先夫之物,老妪自可随意处置,又与你何干?”
仙圣子一听急了:“真武七星剑是国家级文物,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邢书记在一旁冷笑道:“既然是国家级文物,你虽为太和宫观主,对此剑也只有看护之责,未经过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同意,怎可擅自偷偷将其携带到僰王山来?本书记看你是属于监守自盗,才应该要负法律责任呢。”
“你。。。。。。”仙圣子平日里在观中颐指气使惯了,遇到激辩能力极高的邢书记,一时间噎得他说不出话来。
邢书记目光望向了仙灵子:“道长,你方才说仙圣子跟你师父逼死了何师妹,那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仙灵子长叹一声,眼圈发红,缓缓说道:“四十多年前,贫道当时和仙圣子、何师妹同为太和宫弟子,师从上善道人修行。在所有的道士中,就属贫道的资质最差,又有一些不良嗜好,因此为师父所厌恶,众师兄弟都敬而远之。”
“道长有何不良嗜好?”可儿好奇的问。
“唉,不就是喜欢吃点喝点嘛,”仙灵子尴尬的一笑,接着说道,“只有何师妹不嫌弃贫道,因此谈得来,经常在一起聊家常,原来她是僰人后裔,先祖曾为僰族的大洛莫。”
“大洛莫?”邢书记吃了一惊,忙问,“那她与四川阆中县政协的何哲人是亲戚了?”
“这贫道就不清楚了,”仙灵子摇了摇头,“后来何师妹日渐憔悴,神情恍惚,仿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似的,问她又不肯说。终于有一天,何师妹偷偷告诉贫道,师父上善道人与大师兄仙圣子两人一直在强逼她透露一个僰族隐匿了千年的秘密,但其始终不肯说。”
“秘密?是僰王山飞雾洞的大洛莫机关么?”邢书记问。
“正是,”仙灵子点点头,“何师妹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就在她悬梁自尽的前一天晚上,她将此秘密告诉了贫道。师妹的死令贫道心寒,彻底断了在太和宫继续修行的念头,试想想,德高望重的师父上善道人和资质最高的大师兄仙圣子,竟然都是如此奸佞贪利之人,贫道还修行个卵啊。于是数日后的一个风雨之夜,贫道便偷偷带着师妹的骨灰不辞而别,徒行千里的来到了这僰王山将其安葬,然后独自隐居在这儿修行。”
“何师妹好可怜啊,”可儿眼中噙满了泪水,“你为何不带着师妹一起逃走呢?”
仙灵子闻言竟“呜呜”的哭起来了,抽泣着说:“贫道当时就同她讲了,可师妹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怎好背弃师门呢?其实。。。。。。师妹也只知道机关是在川南僰王山的飞雾洞中,开启密匙藏匿于失踪了一千五百年的大洛莫身上。”
石洞内无人说话,只有仙灵子悲伤的呜咽声。
秋波老妪忿忿的说道:“太和宫中竟然出了上善道人和仙圣子这样人面兽心的败类,真是令人不齿。”
仙灵子实在忍不住了,咧开了大嘴恸哭起来:“四十年了,师妹,真的好想你。。。。。。”
第三十五章 乔老爷之死
僰王山飞雾洞前,刺楠树下,站着个老和尚、两道士和一装束古怪的矮个老太婆,他们正是星夜兼程一路赶来的无欲老僧等人。
“这大概就是方才樵夫所说的飞雾洞了。”无欲老僧抬头望着两山之间的狭缝,止住了脚步。
“师叔应该已经在里面了,我们进去吧。”玄机子说道,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他与玄真子率先进入了洞中,中间是客家嬷嬷,无欲老僧则走在最后面,这个古怪的老太婆身份可疑,因而不得不防。
众人小心翼翼的沿着布满青苔的石阶前行,来到了下落水石洞。
石洞角落里打坐着一位秃顶着灰布长衫的老者,耳朵贴在石壁上正在聆听着什么,见有人入洞急忙转过身来,目光炯炯的望着他们。
“贫道玄机子,请问您是。。。。。。”走在前面的玄机子拱手施礼,能够在这等艰苦环境下修行的人,必定不一般。
“老夫无灯教授,你们来这飞雾洞做什么?”无灯教授心中有些凛然,这几个人都身怀武功,尤其是那个不起眼儿的老太婆和其身后的老和尚,功力似乎不弱。
“贫道向您打听个人,可曾见过一位蓄长须的老道长来过?”玄机子态度很是恭敬。
“哦,倒是来过一位鸣凤山太和宫的老道士,不过老夫瞧此人身上戾气太重,有失道家无为之髓。”
玄机子闻言愣了下,面色微微不悦道:“先生这是何意?贫道听不明白。”
“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道士携利刃来到僰王山,若无所图,何故耶?”无灯教授引经据典,学究气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