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从听到这句消息,自始至终一语未发。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正视向众人,“皇上不来,本宫身为中宫,理应前去探望如嫔,贺她有孕之喜。”
“你们若是谁想去,便随本宫一同前往罢。”
“皇后,”諴妃抢先跟上了她,耳语道:“如嫔眼下有了身孕,是男是女还未可知,咱们总也不能宽心啊。”
“若是个女儿,那也便罢了,若是个儿子,依着她今时今日的得宠,宫中储君唯恐有变数。”
皇后转过目光,对她勉为其难地笑笑,“应该……不至于。本宫记得你不是说过,咱们皇上,只有嫡出儿子的命,嫔妃们要生,也只会是个女儿。从前简嫔如此,逊嫔如此,华妃也是如此。”
“想来,如嫔的这一胎,八成也是个女儿。”
“话虽如此,但若不下定论,娘娘与臣妾到底也不能完全宽心。还是求一个心安理得的好。一会儿见到圣上,皇后务必跟臣妾言辞一致,请皇上允准将当年的神郎中请回来,给如嫔好好的看看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皇子还是公主。”
皇后边叹便道:“到了那且看罢。”
远远的,轿撵还在永寿门外未停稳妥,便听得里面阵阵笑声传出来。
皇后在轿撵上静静坐着许久,还是諴妃忍不住唤她,用眼神瞧了瞧后边跟着的六宫嫔妃们,她才恍惚回过神,搭着双兰的手下了轿撵。
笑声越来越近,她的印象中,皇上许久都没这样笑过了,就连逗四阿哥的时候,也是带着帝王那高高在上已久的威仪。
“皇后,你来了。”皇上在上位,他对绣玥招招手,“还不快给皇后让出位置。”
绣玥原本在右侧坐着,她放下手中的果盘,像皇后施了一礼:“嫔妾给皇后娘娘请安,给諴妃娘娘请安。”
“快别拘着了,”皇上笑着弯腰去拉她的衣袖,“还不快过来。”
说话间,便将人扯过去挨着自己身边坐下了。
皇后冷眼瞧着那个给‘皇后’留出来的空荡荡的位置,又瞧瞧被皇上捧在手心里的人,她费力地弯起嘴角,声音有些飘忽,“如嫔,本宫该恭喜你,时隔五年,还能再为皇上诞下子嗣。”
“皇后,朕原本还想晚些去你那里,正敲,你就先过来了,就请皇后晓谕六宫,朕要晋绣玥为妃,今日起,她便是朕的如妃。”
作者有话要说:嘉庆在历史上确实曾有易储的打算,所以才会有历史上著名的那一段,孝和睿皇后下旨立二阿哥为皇帝。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苏沐橙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4章
“如妃?”諴妃止不住瞄着皇后;吉嫔和淳嫔在后宫熬了多年;她一个最晚进宫的;哪里担得妃位的位份?
五年前那噩梦一般的日子仿佛又回来了;皇后迎上皇帝的目光;“皇上;如嫔眼下也只是刚有喜而已,匆匆晋封,会不会过于草率。还是等她顺利生下龙子的那一日;再晋封不迟啊。”
“皇后,自从你诞下四阿哥,宫中已经许多年未有子嗣降生;朕已决意要给绣玥妃位;风风光光地为她举行册封礼,諴妃的岁数也大了;皇后你要照管着四阿哥,这事儿就交给吉嫔和淳嫔去办。”
“皇上。。。。。。”皇后还要开口;被諴妃拦下,她笑笑;“皇上;如嫔腹中的孩子还未知男女;臣妾从前请入宫中的老郎中;如今已经证实确实是杏林妙手,不妨让老者进宫,再给如嫔瞧瞧;皇上再下定夺也不迟啊。”
“諴妃说的是阿,皇上。”皇后道。
“无妨。朕有三个儿子,自从十年前朕的庄静和庄敬陆续远嫁蒙古,宫中已许久没有一个公主在朕身边,能够承欢膝下。朕和绣玥,都更希望是个小公主。”
“至于諴妃所言,朕倒是和她想到一处去了。朕还没有来得及跟皇后说,前几日直隶总督上了一道折子,说这几日有一位云游的得道高僧将路过京郊,朕想,为如妃这一胎平安顺利,朕会亲自下旨将高僧迎入宫中,让大师给绣玥好好的看看,趋吉避凶。”
“皇后,你是后宫之主,将高僧迎进宫中的事宜,就让内务府和礼部商量着办。这是天赐的良机,既迎了大师入宫,皇后也不妨带着六宫嫔妃们一同前往。”
皇帝笑了一声,玩笑道:“就当是你们借如妃的光了。”
淳嫔跟着笑笑,吉嫔勉强弯了弯嘴角,就连諴妃不动声色扯了扯皇后的衣裳,皇后如何也是笑不出来。
出来的时候,諴妃在永寿门跟上去,“皇后不高兴?”
“如何能高兴得起来。”皇后转过头去看她:“諴妃,你还能笑得出来?”
“臣妾都年过半百的人了,哪还有心思在这些情情爱爱上,倒是皇后娘娘,”諴妃颇有兴致道:“皇上说的那位高僧,日前在景仁宫也有所耳闻,确实是一位有道行的得道高僧。”
“臣妾呀,都到了知天命的岁数,现在即便是为了儿女,也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妨就让高僧瞧瞧,若命中有劫数,不妨请大师给消灾解难呢。”
皇后摇了摇头,由双兰扶着上了轿撵,现在也只能盼着,如嫔的这一胎是个女儿,她也才能够安生。
否则照着这个势头,以后还有的晋升呢。
两日后,奉圣上之命,由当今皇后的阿玛、礼部尚书恭阿拉亲自将高僧迎入宫中。
六宫俱在,谁都不想错失能承蒙得道的高僧指点一二的机缘。
绣玥在右下方为首的位置,宝燕在她身后,眼瞧着皇后和諴妃寒暄着将大师迎入殿内落座,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小姐,这原本是皇上为小姐请入宫的高僧,她们才是沾光的,怎的本末倒置,将小姐凉在一旁,倒是皇后和諴妃说个不停。”
绣玥忙示意她噤声,“皇后是中宫,六宫都有份儿,早晚都会轮到咱们说话的,你又何必争这一时的口舌之快。”
“你瞧信贵人,这样的场面也都没有放在心上前来,多学学人家的豁达罢。”
绣玥和宝燕在右侧说着悄悄话,这厢大师的笑声在大殿上响起,“皇后娘娘,您这一生,荣华富贵,后福无穷,依贫僧所见,这大清朝的历代皇后,您统领后宫的日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諴妃在一旁咯咯地笑出声,“皇后娘娘就是好福气,咱们都望尘莫及呀。”
“只是有一点,贫僧多言一句,皇后娘娘,您虽身为后宫之主,若干年后,您的一个抉择,可能会影响大清一生的国运,还望皇后娘娘……切莫一念之差。”
“这是何意思啊,大师?”
高僧笑笑,意味深长道:“佛曰,不可说。”
“既然如此,本宫也不做勉强。”皇后笑笑,瞧着下方急不可耐的諴妃:“大师,諴妃她是妃嫔之首,劳烦您给諴妃算一算罢。”
諴妃高兴地笑出一声,忍不住捂着嘴道:“皇后娘娘您可真是体恤臣妾的心呢,说实话,臣妾都快等不及了。”
“諴妃娘娘,”高僧瞧着她道:“贫僧方才也留意了娘娘,您这一辈子,儿女缘分浅薄了些,寿数虽高,却也导致晚景有些凄凉,但諴妃娘娘的命格,贫僧看过,可是皇贵妃的命。”
皇贵妃?
此言一出,店内哗然,諴妃也不由得看了一眼皇后的脸色,大清祖制,只有中宫皇后不在,才会从后宫中提拔一位嫔妃为皇贵妃,代掌皇后凤印,数百年来大清只有顺治爷,在中宫皇后尚在的时候,力排众议强立了董鄂氏为皇贵妃,且顺治爷后来废了皇后,所以皇贵妃是极大冲撞了皇后的颜面。
她年长皇后足足十五岁,大师这样说,岂非咒皇后早亡?
这时候,就连諴妃都笑不出了,殿内鸦雀无声。
还是皇后和煦地先笑了笑,她面色平和地瞧向諴妃:“论资历,諴妃你服侍皇上身边最久,又一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