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2)

>天,是他喊我去看看的,上午去,下午就死了,我亲眼看着她死的,才十二岁。我这个医生当得如何——没用得很。可那以后,他一到镇上来,就会看我。后来,我调到凤亭去了,他也看了我几次。你说,这样的忘年交如何?”

明芳在安生讲起他的朋友和往事时,一直在看着安生。安生讲得激动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圈儿,也让明芳看到了,于是乎,她也要难受得掉下眼泪。安生那时情绪激昂,所以没有注意身边的她,而她是始终在注意着安生的,跟着安生一起激动,甚至比安生更加难受——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子,有着一颗高贵的细腻的心,所以她感动,她同情(这是一种不容亵渎的同情)。

这时,明汉已处理完琐事,走了过来,对明芳说道:“你们聊些什么,你听得这么认真。”

安生与明芳的谈话也暂告一段落,递给明汉一支烟,明汉执意要自己给烟安生抽,推让一番之后,两人各把对方的烟接了。

明芳在一旁笑道:“你们倒是都挺客气的。”之后又道:“汉儿哥,你们下下象棋吧?”

明汉便问安生,安生当然很高兴。明汉于是拿出象棋,两人下了起来。明汉的象棋水平果然不低,与安生下了两盘,输赢各一盘。明芳只是在一旁看着,一声不啃,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直到下完第二盘,她才起身说道:“你们倒是一对棋迷,我先准备饭菜去了,你们继续下吧。”

安生说:“我们也去帮你吧?”

明芳笑道:“哪让你动手呢,看你也是个棋迷,几天没下心里就痒痒的,跟我表哥一样。”

这确是实话,说得安生和明汉两人都笑了,就接着摆好象棋下起来。接下来棋越下越精彩,不多时就引来砖瓦厂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来观看。围观的人多了,插话要指点的人也多了,倒是热热闹闹。

这棋直到喊吃饭才散了,安生也尽了棋兴,与明汉也俨然成了朋友。棋如其人,此话自然不会假,明汉棋风老成,沉稳,正如其人;这一方面在于人的天生悟性,另一方面也在于生活的磨炼。

砖瓦厂里都是楚阳人,吃饭也是吃搭伙儿饭。厂里十多个人,吃饭时全都围成一个圈儿,而菜一般就是两三种,一律用脸盆盛着,放在中央。这些本都是楚阳人的习惯,他们又把这习惯带到了南方。楚阳人都有吃完饭喝一碗米汤粥的习惯,他们竟也丝毫不差地照搬过来。为此,他们特地用只大铁锅煮饭,煮饭时多放些水,等水开一会儿就是米汤,把米汤倒出来,待把饭吃完后,剩下锅底下一层黄黄的香香的锅巴饭,再把米汤倒进去,就是楚阳人所喜欢的米汤粥了。

吃饭间,众人都要安生这位第一次来的家乡客人喝上几杯,安生却记得离开楚州前对春云发的誓言,决不在外沾酒一滴,此言自不能失信,就推托不会饮酒。这本是家乡人的情意,明芳开始并没有作声,见安生真的不喝,也就让人不要劝了。众人从一开始就猜疑她与安生有点“意思”,自然并不为之所动,后来明汉也出来说话,这才作罢。——其实,像这种场合,按楚阳风俗,主人有劝好酒的义务,免落失礼之说,自然怪不得众人的强意。安生虽并不是酒桌的常客,礼数还是明的,因此遇到这种情景,他心里只有无限感激。

吃罢饭喝了茶,明汉房里的年轻人便约安生打扑克。安生与明汉作对家,另有两人作另一方,按照家乡人都会玩的一种玩法玩了起来。待明芳和几位女子收拾完碗筷,她也坐在了安生的旁边看牌。安生把牌让给她,她执意不肯。明汉说是歇会儿,让给了她,她也就不再坚持,接过牌与安生作起了同家。

牌玩到喊吃晚饭才散了,安生和明芳吃了晚饭,才与明汉告别,尽兴而归。

回来的路上,天已黑了,一路有初夜的凉风吹着,他们都很开心,说着各自美好的感受。直快到了塑料厂,两人的话才忽然间少了起来——他们又回到了现实当中。明芳明天就要上夜班了,而安生想必还是上白班,那样他们只有上下班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两个故乡人说说话的机会都极其难得了。这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不情愿接受的,也不情愿提起。

分别时,明芳那挂了一天的甜甜的笑脸这时也只剩些不舍。但她似乎在刻意掩饰着,不让安生感觉到,她笑了笑,说:“明天见。”

“明天见,”安生也说道。毕竟,这确是美好的一天。

有诗为证:

其实,阳光一片灿烂,

其实,夜空繁星点点,

这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过去的日子怎没发现?

#

我已听到最美的声音,

我已触到最高贵的心灵,

——是不是,是不是,

不然怎看到如此的美景?

第六章 老友

梓君兄:

想必你看到我的信时,会疑惑不解,不知在广州还有你的朋友。可你看到我的笔迹,想必认得是我,而大吃一惊:这个“愚人”(注:“愚人”是肖多妹给吴安生取的名字)莫不是会飞,前些时还看到他,怎忽然就在广州了呢?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