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2)

刘良捧起金黄饱满的玉米种子,笑得嘴角差点裂到耳后根:“捡到宝了!下官在农事司当差十多年,从没见过如此饱满的玉米种子。”

不,他见过,就在前不久,在那个后院。

刘良又捧起一些,感觉种子库破旧的房屋都被色泽金黄的玉米,映出了蓬荜生辉的感觉。

“这些种子都是雾隐山田庄种出来的?”刘良忍不住问。

四阿哥已然禀报过皇上,自然没有隐瞒的必要:“一共两万斤粮种,都是那边的。”

本来还想让刘良看一下是否能做种子用,结果对方一开口就说是种子,倒也省了口舌。

果然猜对了,刘良又问:“不知种了多少亩地?”

“二十亩大田。”四阿哥替他计算,“亩产一千斤。”

其实不止,小丫头还自留了两千斤呢。

尽管有心理准备,刘良还是怔了一下,玉米,大田,灾年,亩产千斤,籽粒饱满都能做种子?

怕不是在做梦吧!

农事司收到两万斤玉米良种的消息很快传到宫中,飞进南书房。

康熙拍着四阿哥的肩膀说:“老四,干得不错!”

谁能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四阿哥,才被派到农事司行走就搞出这么大一个政绩来。

两万斤粮食都不算小数目,更不要说两万斤良种了。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两万斤良种不是小麦的种子,也不是水稻的种子,而是玉米种子。

玉米是舶来品,听说在番邦产量很高,但传到大清明显水土不服。

产量低也就算了,口感还差。

当时农事司还在户部,户部尚书没少被玉米荼毒,于是他第一个发问,苦大仇深地问亩产。

难吃都能忍,毕竟玉米再难吃也是粮食,总比树皮和野菜好些。

穷苦百姓只为活着,填饱肚子,并不追求口感。

奈何农事司试种玉米那些年,户部尚书年年被皇上指着鼻子骂无能。

理由很简单,玉米在番邦是灾年救命的粮食,怎么到大清就不行了。

大清差在哪里!

好容易把农事司甩到工部,没想到工部又作死试种玉米,不是上赶着步后尘吗?

话虽这样说,户部尚书也理解。玉米抗寒抗旱能力都很突出,就眼下这个年景,工部不死心想要再试一回,很正常。

但农事司多年的试种结果摆在那里,最高亩产不会超过二百斤。

而皇上的要求极高,非要让玉米和御稻比产量。御稻最高亩产八百斤,神仙来了也追不上啊。

为了证明种玉米这事谁来了也不好使,洗刷多年屈辱,户部尚书越过工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问亩产。

亩产达不到皇上的要求,粮种再多也没用。

康熙早问过亩产,这会儿见户部尚书问起,也看向四阿哥。

只见四阿哥不卑不亢回答:“精耕细作亩产一千三百五十斤,大田亩产一千斤。”

最新小说: 快穿之我靠养崽封神 天灾前崽崽上交了种植空间 她是耽美文校花女配 重生后从网红到娱乐圈神豪 大乾废太子,皇帝跪求别造反 掌事女官[清穿] 咸鱼答应冷宫养崽日常[清穿] 荣宠手札[清]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我的英雄学院原女奏响和平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