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忙时也会嘴瓢,直到隔天女方家挨家挨户的借糯米借谷壳回去酿酒,一路借到荒屋时人才知道。
昨天定亲的时候本应该说的是明年的今天订婚。
徐春娇做主的时候说劈叉了,整成了明天这个时候订婚....。
其实谁都听出来是说错了,但女方也只是抬了下眼皮子。
男方看女方不更正也就没说话,当天晚上回去把周围亲戚打算过年用的腊肉都全拿来下聘咯。
女方社员还笑呵呵的叫老太太别往心里头去,一家子都觉得老太太嘴里说出来的话吉利,不打算改了。
要不是因为变电厂的人来了一趟以后,先锋生产队就开始为安电忙活起来顾不了其他,徐老太嘴一瓢造就生产队最迅速订婚史的事,能说小半个月
拉电是大事,队干部都把章程给贴出来了,再大广播循环放一放。
一开口就是电表的事儿,要么就是缴二十块钱安装电表,暂时装不起电表的可以包月。
家家户户其实就是照明用电。
从丰俭由人来看,如果家里就一个15W数的灯泡,电费是一毛八分钱一度。一个月撑死一块钱吧....。
两个灯泡的话就这么往上推演,差不了多少!
要是结合生活水平,其实这年头的用电还算是贵的!
公家还有防偷电政策,如果没有买电表,家里头只能用15W及以下的灯,灯泡大了要查火查住,逮住了得罚款。
社员们听得可仔细了,谁都在家门口跟周围邻居一起盘算。
之前已经有用沼气灯的经验,一家用电多少其实能预估。
有些社员不仅算自家的,还爱算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