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唐听的童贯如此“诚挚”,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勉为其难地说道:“既然小童你如此说,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童贯把头点得像是抽风了一般,不住地说道:“应当的,应当的!”
随即,童贯又说道:“李公,那我请问一下,那个蒙面人那里——”
李唐毫不在意地说道:“没关系,他想要知道什么,就让他知道什么好了!反正他也不知道小皇子的存在,不是吗?”
童贯吓了一跳,随即,他“恍然大悟”,明白了李唐是在试探他,连忙剖白自己的心迹,道:“李公说哪里话,洒家虽然是寺人,却不是那等无信无义之辈。李公的行迹不但关系着陛下的龙体健康,还关系着我大宋的江山社稷,洒家岂能透露给不相干的人知道?”这句表忠心的话,他说铿锵有力,只是因为他此时正低着头不方便,否则他会把他自己的胸口拍得砰砰响的。
令他颇为意外的是,李唐却十分认真地说道:“没关系,他想知道什么,你就告诉他什么就是。我想你也不会愚蠢到把小皇子存在的消息告诉他,对不对?只要他们不知道这个消息,其他的不论知道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也看见了,那人是十分神通广大的,就连你在宫中的所作所为,他都能探听得到,你若是对他扯谎,他岂不是很容易发觉?要知道,他想要取你的性命,是十分容易的!”
童贯听得吓了一跳,一边连连点头,一边下意识地抹了抹自己的脑袋。他心下却想道:“那人确实是神通广大,但你却比他还要神通广大很多。他只能通过我来探听你的言行,你却早已知道了他的言行。对他扯谎固然是很危险,对你扯谎,岂不是更危险?”
想到这里,他暗暗下定决心,不论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李唐,不论欺骗谁,也不能欺骗李唐。
李唐见童贯听话得不能再听话了,丝毫没有一点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样子,心下十分满意。
对李唐来说,宫外的势力,通过“潜龙阁”这么多年的培养,已经是十分的强劲了。虽然未必比得上明教,但却比明教要隐秘得多。至少,赵煦就不知道“潜龙阁”的存在。这样,受到来自官府的压力就比明教小了很多。
但在禁中大内,“潜龙阁”却几乎没有任何势力。当初唯一随着皇后一起进入了进宫的刘家那个小妮子,如今却也随着孟皇后一起被逐出了宫外,成为了一名小道姑。这样,“潜龙阁”就越发需要在宫内找到一双眼睛。
童贯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李唐在这方面的渴求。童贯这个人虽然人品并不靠谱,但他足够聪明。李唐只消对他显示出足够的威慑力,他就会选择毫不反抗地服从。如今的童贯简直就差点把李唐当做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那样的神人,哪里还敢生出一丝反抗的念头。
李唐缓缓地站起身来,说道:“其实,你不找我,我也是要找你的,我要说的,就是方才那番话。既然咱们都把话说清楚了,那就各自回去吧!咱们一个中官、一个外臣在一起时间太长了,就算皇上不起疑心,那起子言官也难免会说三道四的!”
童贯却弓着腰伸手拦住李唐的去路。李唐吃了一惊,尽管他算定童贯和自己拼命的可能性不大。但童贯也不是完全就不可能杀自己灭口的。所以,李唐之前说话,一直都在制造神秘,让童贯不敢轻易下手。只是——
待得李唐看见童贯的表情,才放下心事。童贯此时脸上,仍是一脸的笑意,笑得十分的肉麻,样子很是欠揍。李唐知道,凡是这样表情的人,绝不会出手杀人的。
“你还有什么事吗?”李唐故意摆出一副不悦的样子,问道。
童贯脸上的笑意更加盛了,他低声地说道:“李公,咱们现在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我是十分相信你合作的诚意的,那个蒙面人——你老人家能不能告诉我是谁,还有,我该怎么向他回话?”
李唐蓦然想起这倒是忘记交代清楚了,便说道:“你告诉他,就说官家的龙体的状况,和预想的差不多。如今还没有好起来,但也没有坏下去的迹象。至于他是谁,我想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童贯惯性地问了一句:“为什么?”
李唐淡淡一笑,道:“你真的想知道?”
童贯看见李唐和蔼得无害的笑容,心下阵阵发寒,他很想回答“想知道”,但话到嘴边,却是不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他只好呐呐地说道:“不,不——想知道!”
李唐点头道:“这不就是了!说实在的,知道得太多,往往危险。就比如书我吧,你什么事情都知道,方才你还不是差一点就把我杀了?”
童贯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他心下真是悔恨之极,方才他确实对李唐生出了杀心,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不想却被李唐发现了。他不由想道,若是李唐因为此事而在心中留下疙瘩,就太冤枉了。
李唐安慰地拍了拍童贯的肩膀,道:“小童不必紧张。你那样的反应,我是一点也不介意。若是你我易地而处,我想我也一样会生出杀心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你以后好好地跟随我,跟随官家,为咱们共同的目标努力,我是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嫉恨与你的!”
童贯虽然心中苦涩,也只好连忙谢道:“多谢李公,多谢李公!”
李唐洒然一笑,率先迈步走上了御街,回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童贯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半晌,直到李唐的身影在人群中消失了好一阵子,他才回过神来,看看西边太阳已经完全落下,连忙起身往皇城行去。
而李唐走出御街,在一个分岔路口停了下来,发现自己也是一身的冷汗。
第126章 比武风波
李唐回到家中。却见范晓璐和胡清儿正坐在院子里纳凉。范晓璐最近肚子渐渐隆起来了,性子也是越来越懒,原来多动的她,现在文静得像一只小猫一般。
恰好,胡秀儿也在。李唐已经颇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见她了,听说她被她父亲留在身边学着看账查账,而且是不学成就不给自由那种。如今见到她,李唐是很欣慰的,这说明她必然是已经掌握了这项技能。
院子里其实是有三张椅子的,三女可以一人一张坐着。但胡秀儿此时却是站在胡清儿椅子的背后,把自己挂在胡清儿身上的。三个女人此时都是一脸的兴奋,因为在他们不远处,两个小孩子正在笔试武艺。
这比试的两个人,自然是胡多和吴和了。事实上,和胡多比起来,目前的吴和着实是要差一点的,他虽然比胡多要用功得多,但毕竟年纪要比胡多小几岁。而且,胡多是随胡清儿这样一个武林高手学艺的,而吴和的师父高师傅虽然武艺也算高强,但和胡清儿这样的顶尖高手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况且,高师傅对于吴和这个徒弟也是很有几分忌惮,未必把自己压箱底的功夫都拿出来传授给吴和,而胡清儿是胡多的亲姐,知道这个弟弟的理想就是长大之后上战场,为了弟弟他日的生命安全,岂能不倾囊相授?
只是,胡多到底年纪大些,好胜心没有那么强烈,出手之时,也是留有余地的,所以这两个人才战成了平手。
吴和和胡多手上所持的,都是木剑,两个人武艺虽然在现阶段还不算怎么厉害,但你来我往,打得也还算十分的热闹。不仅范晓璐和胡秀儿这两个不会武功的看得紧张不已,一脸大汗,就连胡清儿也是看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