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可怎么张家村有这么大一片竹林?”。
她的脸色变了变,随手捡起片落叶,痴痴地凝视着这片落叶,说道:“这竹林有个传说”。
“什么传说?”,我好奇地看着她手中落叶,问道。
她的脸色忽然变得很奇异,眼中充满异样的痴情,就连声音都变得痴痴的,像是猛地掉进了一段美妙的故事中去。
她幽幽开口,说道:“传说在一千四百四十年前……”
江南小镇,
小镇在江南,因为小镇外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而得名竹林镇。
在一个月圆之夜,镇内柳元年之妻产下一子,听说那婴孩降生之时天降异象,那一夜从天上洋洋洒洒飘下来无数柳条,柳条如丝线一般,缠缠绕绕,令整个小镇都变得春意盎然,
那婴孩粉嘟嘟的小脸,生下来却不哭反笑,周身笼罩着一股子氤氲之气,柳元年夫妇老来得子,一番欣喜自不用提,因为婴孩降下之时漫天柳丝飘舞,柳元年就给这孩子取名为柳丝。
本是件大喜事,谁知第二日就有个跛道士上门来讨要这个婴孩,说是这婴孩本是九天神帝衣袖上的一段丝线,如今要带着这婴孩上山教他修行之法,也好让这婴孩长大了能从何处来回何处去,柳元年夫妇自是不信,于是这跛道士就讲了一段故事,
话说那日本是天界三千年一次的蟠桃宴,因与众神众仙同乐,天帝不免多喝了几杯,趁着酒劲,就要在众神众仙面前显摆一下自己上任以后对天界所做的成绩。
于是率领一众神仙腾云的腾云,驾雾的驾雾,说是要巡视一下这偌大的天界。
那阵势真真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众神仙们也是个展所能,紧跟着天帝的金銮驾,一时间只见漫天祥云笼罩,遍野雾气蒸腾,祥乐声声,广袖飞舞,恐怕是要看花了眼,听痴了耳呢!
这一路三千里云腾雾绕,六万丈七彩霞光,看着自己统辖的天界一片祥和之气,天帝不由大喜,途经柳园时猛瞥见满园春色,不由得停下脚步,率众神仙降临这小小柳园。
柳园内桃红柳绿,四季常春,本是一处佳境,更何况这里有与人界相通的飞升井,想要自在快活的得个清净,柳园还真就是个好去处。
可这里也是整个天界最寂寞的地方,整个柳园里只有一个守园仙,名唤紫柳,因为地位低微,天界的大小宴会都不得参加,更何况因为要负责引领从人界飞升上来的修行之人,更是片刻不得离开柳园。
这责任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怜了这守护柳园的守园仙,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整日里对着这些哑巴树,透过飞升井看一回人界悲喜,再看一回满眼的桃红柳绿,不由长吁短叹,愿自己命不如人,只能在这柳园中孤独的渡过千千万万年。
如今天帝突然降临何止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紫柳自是不肯放过,于是在天帝面前大送殷勤,并借着机会把这些年所修炼的法术一股脑的展示出来,想要博得天帝一笑,也好早日脱离苦海,这紫柳倒是真有几分能耐,竟哄得天帝笑逐颜开,众神仙见天帝龙颜大悦,不由恭维的恭维,举荐的举荐,眼看着紫柳就要凭着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平步青云。
可俗话说乐极生悲,这紫柳不免有点得意忘形,说是要向众神仙与天帝展示飞剑之术,放出一品神剑。
要知道凭紫柳目前的法力,还不能很好的控制一品神器。
这神剑本是大有来头,要不是与紫柳的一段渊源,神剑原来的主人也不会把这一品神器赠与只是个小小守园仙的紫柳,如今紫柳也是心切了些,否则放在平日,怎么会头脑冲动的放出这一品神器?
神器一出风起云涌,只见剑气如虹,那把神器如蛟龙腾空,剑啸龙吟中在半空中圈圈点点,愣是刻出了八个大字。
佑我天界,永世昌隆。
天帝大喜,这八个字正中心意,再加上刚才紫柳一番施展才华,早已觉得让这紫柳做个守园仙的确是有些委屈,心道这紫柳也许可以去一处更适合施展才华的地方,可还没等天帝开口,只见正控制飞剑的紫柳忽露颓势,手上一个不稳,准头一偏,神器带着风声竟直奔了一株新抽出枝叶的嫩柳。
113
113、 卷二 第三十四章 意外 。。。
可怜了这株嫩柳,生生被神器斩断,天界本是祥和之地,九天神帝最看不得这些血刃之事,如今眼看着一株嫩柳在剑下夭折,怎能不气恼?!
天帝大怒,拂袖而去之时袖口刮住一株横生枝节的柳枝,愣是被扯破了,遗落下一段丝线来,
众神仙一见天帝大怒也就全都噤了声,看一眼这倒霉蛋,摇头叹气着无一人敢替紫柳求个情递个话,都匆匆随着天帝离开柳园,本是一场欢喜的巡视,也就这样不欢而散。
那紫柳见大势已去,不由悲上心来,可大错铸成,苦于回天乏术,只能等着天帝降旨把他贬下凡尘。
紫柳越发消沉,每日里以酒度日,醉眼朦胧,常常是一醉就七八日,本就冷清的柳园越发凄凉起来,只剩下当初天帝遗落的那一段丝线静静躺在角落里,
就这样日复一日,那丝线竟沾染了柳园天然之气混沌初开,每日里趁着紫柳大醉,那丝线偷偷透过井口,偷看人界痴男怨女,不由凡心大动,也想要下界来谱一段恋曲。
于是在一个月圆之夜,趁着紫柳大醉偷降凡尘,带着柳园八百柳条,投胎到柳氏夫妇膝下,取名柳丝。
可他凡心已动,注定是要经历红尘悲喜,俗世离合,凡是与这祸害接触之人必定突遭横祸,如今这柳丝投胎至此,也就是把大祸带来此镇,柳元年你们夫妇二人要是想避祸,就要把这祸害送与贫道,也好躲过此劫。
那跛道士讲得唾沫横飞,绘声绘色,末了一声长叹,面色郑重,柳元年夫妇本就崇道,如今不得不信,可有心送与这道者又实在心有不舍,不送又怕真的如这道者所言大祸临头,就这样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竟毫无主意。
跛道士见柳元年夫妇不忍送出柳丝,于是晒然笑道:“就先留他七年,贫道也知道你们本无子嗣,如今老来得子自是不忍离别,罢罢罢,就让你们享受这虚无的绕膝之乐七年,七年后贫道来接他上山,如果到时你们还不愿把他送走,大祸临头祸及无辜,可休要后悔”。语毕一阵青烟,早已不见道者踪影,事已至此柳元年夫妇也只能将信将疑,觉得七年尙远,还是过一日算一日罢了。
跛道士讲的故事虽然如此耸人听闻,可柳元年看着怀里的孩子,那柳丝粉嘟嘟的小脸,亮晶晶的眼睛,心下起疑,暗道这柳丝怎么能是个祸害呢?
虽说有这番横生枝节,可柳元年夫妇还是对柳丝倾注了全部心血,小柳丝也聪明伶俐,着实可爱,只是每每想到七年之约,柳元年夫妇就要偷偷哭一场,哭过后越发对柳丝疼爱起来,镇人只道是这家子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哪知道内里乾坤,可每到月圆,柳元年就会独自哀叹,不知这孩子将来命运如何。
光阴荏茬,岁月如梭,一晃眼功夫当年的婴孩柳丝已经长到了七岁,也就到了跛道士与柳元年夫妇约好的接柳丝上山学艺之日。
正午时跛道士如约而至,二话不说牵起柳丝的手就往镇外走,柳元年夫妇一路追来,这人心本是肉长,七年的日夜相伴,七年的投注心思,怎么能说分离就分离?跛道士牵着柳丝的手渐行渐远,那柳元年夫妇哭得是肝肠寸断,柳丝也是张着小手,抹着眼泪,拼命挣扎着,口口声声呼着“亲娘”,哭得泪人一般。
跛道士见此情形不忍做那生分之事,于是长叹一声,大呼道:“罢罢罢,此番本是命定,就随你们去吧”。
跛道士松开牵着柳丝的手,那小柳丝一路呼着“爹娘”,跌跌撞撞奔向柳元年夫妇,父子母子三人抱头痛哭,真真是人间惨景。
跛道士心生不忍,觉得自己修行一世,不该眼睁睁看着天降大祸到这些无辜镇人身上,于是一咬牙,愣是逆天而行,用了半天的时间,终于在月儿初升之时,于镇外竹林之中钉下七七四十九枚破气钉,布出一道翻天阵,阵内设一烛台,台上立一红烛,想要为这小镇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