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来到宁心殿见礼已毕。长孙无忌递上信件与账册。李治闷声不响地看完,有些悲伤,很疲累地靠在椅子上低声道“难道联就真的那么不服众望吗?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人?联的皇叔、联的姑丈、还有联的两个姐夫和姐姐。联自打上位以来轻继役、减赋税、明法制与民修养,在贞观的大框架里勤于政务,他们还想要联怎么样?”
底下的两人各有心事,谁都没接李治的话茬。长孙无忌正在想着怎么用这件驯情把政敌一网打尽。
麦仲肥其实也挺替李治抱不平。这小李同志虽然有些懦弱,但确实如他所说那样勤于政务,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他自己没有一样拿得出来的实际例子,可以说他现在就是在守成。贞观的影响力太大了,如果把李世民比作一颗大树,那李治只是在这大树阴影下的小树苗,根本显不出它来。
如果想要显出他来,就要在李世民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上打主意。原本东征李世民没净全功。在李治这里完成。可因为自己的出现,东征高句丽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北部边乱也被自己给彻底断了根。现在周边只剩了西突厥一块还没平定,要不鼓动李治先拿它开刀?
, 柑万
李治感慨完发现底下俩人都没搭理自己。一看这俩人耷眉顺眼地各自在想各自的心事,这把李治气的,大喝道“两位都是联的脑骨心腹重臣。此事该如何处置,联在等着听你们的回答!”
李治这一喊两人才各自从自己的思想里出来,一起躬身道“臣等听陛乍吩咐。”
李治看着这一老一少良久后才说道“明日就由你二人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此案,阿舅你为主审。仲肥你与刑部尚书裴行检、大理寺承来济一同为副审,务必将此事调查清楚来奏联知晓。”
“臣等领旨!”两人躬身答道。
“好了,你们去准备一下吧。”李治无力地靠在宽大的椅子后背上挥了挥手说道。
“臣等告退!”俩人从宁心殿里出来,只见一身宫装,发髻上攒着一朵盛开的粉红大牡丹花,雍容华贵的武昭仪正站在宁心殿外。
这武媚一进宫后,李治的心思全放到她身上,后宫里所有嫔妃都靠边站了,包括当初得宠的萧淑妃。这王皇后到无所谓,反正独守空房惯了,但萧淑妃的感觉却不是那么好了。最近萧淑妃开始试着与王皇后修复关系,想拉着王皇后一起来整治这个武媚。
武媚进宫本就是王皇后一手操办,看到萧淑妃也和自己一样独守空房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王皇后心里那个乐啊,等萧淑妃来找她修复关系的时候,王皇后经常摆出六宫之主的派头,拿话语挤兑萧淑妃,大有报了一箭之仇的快感。
见到长孙无忌与麦仲肥俩人出来,武昭仪款款给二人道了万福。二人回礼后。武昭仪这才走进宁心殿。
看着长裙拽地走进宁心殿的武昭仪背影。长孙无忌眼里冷色森然。把一切看在眼里的麦仲肥心里暗笑一声。说实话,麦仲肥挺佩服长孙无忌的。此人城府之深,涵养功夫的到家都令麦仲肥钦敬不以。明明对武昭仪进宫这事他是最大的反对派,却绝不自己出头,而是让别人出头。对待武昭仪的态度也中规中矩,外表上绝对看不出此人对武昭仪十分反感。
长孙无忌实际上比那个,中书舍人号称“人猫”的李义府更可怕。长孙无忌此人除了权势以外没有任何的喜好。而且还是深通律法的模范。想捉他的把柄相当艰难,更何况他还是皇帝的舅舅,除非皇帝想除掉他,其他人想动他那是门也没有。
想起李义府麦仲肥心里一动,自己一直在朝里没有一个枪手。李义府此人也是东宫老人,在李治还当太子时他就是太子詹事。等李治上位后。重用太子府里的老人,这个李义府也水涨船高,成了中书舍人。李义府此人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福忌著于心,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偏偏李治对此人的文采十分欣赏,所以一般也没人去招惹此人。此人也是寒门出身。且能言善道。文采很不错,弱点就是贪婪,对金钱、美色、权利没有他不喜欢的,此人或可利用一下,让他做自己的出头鸟、挡箭牌。金钱、美色、权利这些东西麦仲肥现在一样都不缺,就怕他没弱点,只要有弱点就可以利用,当然这个人也要有利用价值。
“仲肥,我们就此别过,明日一早就在刑部大堂开审吧!”长孙无忌背着手面对方仲肥说道。
“好!仲肥送太尉大人!”麦仲肥躬身相送长孙无忌。
麦仲肥回到府里,赫然看到李恪正在正厅里饮茶,陪他的正是黄巢,见到麦仲肥回来,黄巢急忙迎上去道“义父!吴王殿下等待多时了。”
麦仲肥冲黄巢点点头,过去给李恪见礼毕,弓着李恪进了书房。俩人落座后,李恪对黄巢赞不绝口。麦仲肥正好应着李恪的话音道“此子可堪大造,殿下想办法给他在京畿十六卫里补个职衔。”
李恪笑道“此事你找你义父啊!或春你义兄都可以,怎么找我来办?”
麦仲肥笑道“义父他老人家现在一门修道,根本没有了这方面的心思。找我义兄的话,他没准会给黄巢弄个清闲的高级职司,这可不是我想要的。这孩子年轻气盛,没有磨练难堪大任,所以我想让你出面给他补个卫尉的职司,我打算把他放到外任上去磨练磨练。”
“哦,行!我和阿史那杜尔说一声,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卫尉职司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我这次来主要是想知道高阳他们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李恪痛快地答应后话锋一转问道。
“恐…子们与薛万彻的书信以及与柴令武的书信都落制丫飞讣无忌手里,那里面确实想把小治赶下去让李元景当皇上。明天在刑部三堂会审。长孙太尉主审,我与刑部尚书裴行检、大理寺承来济为副审。”麦仲肥一脸严肃地说道。
听完麦仲肥的话,李恪心里挺不是滋味。一边是自己的弟弟,一边是自己的妹妹与妹夫,而且正主审又是长孙无忌,这可就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不由地叹道“这恐怕又是一次党同伐异的机会。长孙老狐狸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麦仲肥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就是不知道这次会牵连什么人进去。”
“哼!一家独大未必是什么好事情!既然你是副审,我觉得能保住一个算一个吧。”李恪一脸愤然地说道。
“我尽力而为吧。”麦仲肥不置可否地回道。
“还有,你不要再打听这事情了小心把你也牵进去,谋逆大案可非同儿戏,我可不想因此而失去你这样一个朋友。”麦仲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李恪站起来,拍了拍麦仲肥的肩膀一笑道“你放心!如此我也就告辞了。”
“留再乞了饭在走?”
“不用了,没心情,也没胃口!”李恪说完转身出了书房。麦仲肥也没起身相送,他和李恪之间已经用不着这样的虚礼了。
就在李恪转身走后不久,黑强匆匆前来禀报道“主人,海外来人了。”
“快叫进来。”麦仲肥心里也着实牵挂麦鸟那里情况。麦鸟与巴图一走已经一年半多时间了,他们到底发展的如何,是不是站稳脚跟了这些麦仲肥都很想知道。
黑强不一会带着一个精瘦机灵的年轻人进来,这今年轻人一进来立玄躬身施礼道“弟子见过教主。”
麦仲肥冲年轻人点点头,示意他坐下说话。这今年轻人是麦鸟带走的五十若特战兵中的一员。
“你们那里现在怎么样了?”等那今年轻人坐下后,麦仲肥才问道。
“回教主,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这是鸟圭友大名和巴口冬大名相给您的书信。”年轻人重新站起来恭敬地回话后,从贴身衣袋里掏出一封书信递与麦仲肥。
“鸟圭友?巴口冬?”麦仲肥一听这两个名字一愣后不由地乐了。他当初给麦鸟和巴图下的命令是不能暴露自己唐人的身份,这两人就把自己的名字拆开用了,别说还挺像日本人的名字。
看过书信后,麦仲肥彻底放心了,也不由的感到好笑,原来古代日本的鸟取国竟然是自己弟子创建的。
年轻人看到麦仲肥看完书信把书信放到扛几上后才开口道“大名和大名相让弟子回来想请教教主,今后该如何发展?”
麦仲肥闭着眼睛想了一想后道“你休息几天,之后还要尽快返回去,回去后告诉鸟儿他们尽量向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