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女主江山 > 第122部分

第122部分(1 / 2)

>    “哇!哇!”

那孩子吓坏了,手脚乱蹬。属下们不知楼主要做什么,忽然看到叶枞把那孩子的脚提起来一抖。

“噗”,一根被啃了大半的烧鸡腿,从孩子的怀里掉下来。

“小子……”

银制面具后的声音,也带着金属的冷硬质感。

“你到厨房偷鸡腿吃?”

“呜……我……呜呜呜……”

这四五岁的小孩子吓得瘫在地上,哭花了脸。他的教官脸上挂不住了,一个箭步上来就想抽他,却被叶枞拦住了。

“为什么要偷东西吃?”

“我,我饿……”

“鸡腿是我偷的!”

忽然间,孩子堆里一个比那孩子大一两岁的小男孩站了出来,颤抖着仰起了脖子。

“我弟弟……我弟弟饿了,昨晚我……我就……”

“你们是兄弟?”不知是不是错觉?属下们好像看到楼主勾起了嘴角?一定是他们看错了!

倔强的小男孩,脖子扬的高高的,两腿却一直在发抖。

“亲兄弟?”

“……不是……但是我们比亲兄弟还亲!”

“呜呜,哥,我怕……”

先前被叶枞抓出来的孩子,一把抱住大男孩的脚,满脸都是眼泪和鼻涕。

“比亲兄弟还亲啊……”

叶枞忽然伸手,摸了摸大男孩的头。

“你叫,什么名字?”

“……阿,阿狗。”

大男孩抖得更厉害了。这个戴着面具的人,好像是很厉害很厉害的头头,其他人都好怕他……

“真难听。”

叶枞毫不客气地说,阿狗倒是没什么想法,周围的属下们早就吓疯了。

楼主今天没失心疯吧?他什么时候会干这种……“闲话家常”的事?

难道楼主今天又心情不爽,要杀几个小孩子来泄愤?不至于啊,楼主好像不是这种嗜杀的人,呃……

天啊,楼主居然笑了!对两个小子在笑!

所有属下都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祈祷楼主最好只拿这些小子发火,别迁怒到他们身上。

“不要叫阿狗了。”

“那,那我叫什么……”大男孩傻傻的,他觉得这个面具人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和他说话还是蛮亲切的嘛……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怕他?

“叫,白夜吧。”

叶枞忽然间两手快速地在大男孩浑身捏了一遍,似乎很满意。“资质不错。你,还有……唔,你。”他指了指地上哭泣着的小男孩。

“这两个,以后就跟我练。你们先教。等我回来检查。”

闹了半天,原来楼主是欣赏这两个小子?

上司的心意真是难懂啊……

改名叫“白夜”的男孩,懵懵懂懂地和他的小兄弟,被人单独带走了。他们还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他们长大以后……会像当年的你我一样吗?”

叶枞单人匹马离开听雨楼,一路朝北而行。

在遥远的北方,白夜的墓永远在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风从耳边呼呼掠过,带来浓浓的秋意。叶枞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那年那天,白夜躺在床上喃喃地问他,你知不知道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我当然知道。

只是,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我的心了吧,白夜。

萧索的身影,逐渐融入夕阳的余晖中……

番外二 云耀

明光二十年正月,京城。

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硫磺烟味,大街小巷里满地的红衣碎屑,穿着新棉衣嬉笑着追逐打闹的孩童……无论高门抑或贫户,在过年的美好日子里,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儿是元宵节,还没天黑,御街上就扎满了密密麻麻的彩棚。摊主们忙得热火朝天,有点炉子准备原料,晚上要做小吃的;有手脚麻利不停扎着花灯水灯,预备晚上卖的;还有那捏泥人、卖面具、耍杂耍的,都在为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而忙碌着。

今夜,注定又是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皇宫里,也是同样是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太监宫娥们各司其事,扎彩带、挂花灯、摆桌椅,个个脚底走油,忙得喝口水歇歇气的功夫都没有。

宫里两年都没开元宵灯会了,今年好容易皇后娘娘说服了皇上,要重开灯会,把京里的皇亲国戚们都请来乐呵乐呵。据说,连一直在清华宫里修佛的段太妃,都会来和小辈们一道凑凑热闹呢。

自从那位长公主离京后,宫里可有日子没这么热闹了。

天刚擦黑,御花园中便已满园灯火。琳琅的花灯如天空繁星般,将御花园照耀得璀璨辉煌,好似神宫仙殿。去年皇后娘娘才让人翻整过御花园,重新栽了花木,改了布置,如今稍加装扮就已足够奢华。

反正现在内库不差钱,把宫里修整得漂亮点也是应该的。

明光帝在位的二十年,是大庆朝三百年来最繁华富裕的二十年,早已是朝野公认的事实。尤其是最近几年,连年丰收,海内昌平,新开设的几个口岸也开始有了盈利。在前几朝空虚得可以饿死老鼠的国库,渐渐有了余钱,民间百姓的生活也好过了起来。

这一切,大家自然都归功到他们英明睿智、圣德无比的陛下身上了。要不是陛下曾经严厉斥责过一些企图献上“祥瑞”,或是写文章阿谀奉承走捷径的官员,遏制了朝野间将他神化的献媚风气,现在肯定已出现了林林总总的所谓盛世祥瑞了。

当然,朝廷的重臣们,都清楚这大好局面,是“那位”辛苦多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只是如今大家都有默契,人前人后都尽量少提起“那位”的名字。天子已亲政,而且做得很好,过去的事……就不好再提了吧。

晚膳时辰将到,被邀请的宗亲贵族们,陆续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御花园。在屏风的另一边,盛装的女眷们也都一一入席,在喜乐融融的气氛下含蓄地争奇斗艳。

只要有女人在的地方,就永远免不了比衣裳、首饰、妆容、发型,乃至谁家新娶了媳妇,谁家又添了儿孙,谁家的产业又赚钱了……都是竞争话题。

不过,毕竟是在宫里,大家的态度还算收敛。况且这会儿也没法专心投入地聊天,那几位正主儿还没出来呢!

宾客到齐不久,便看到一队严妆宫娥提着花灯,分花拂柳而来。众人都不由得伸长了脖子,知道是后宫贵人要出来了。

果然听得司礼太监扬声唱道“太妃娘娘、皇后娘娘、贵妃娘娘驾到”,众人忙都起身迎接。

现如今宫里被称为“太妃”的其实也有几位,那都是前两位先帝的妃嫔们,但都没人关心,她们也不出来走动,都老老实实地住在自己的小宫殿里。元启帝时期的老人没剩下几位了,永嘉帝的后宫本来人就不多,况且又都没孩子。

能够时常被大家所关注的“太妃娘娘”,只有那一位:皇上的先祖父,元启帝的皇贵妃,段太妃。

在先帝永嘉还在世时,就十分尊敬段太妃,完全像侍奉亲生母亲一样侍奉她老人家。人人都说,段太妃太有福气。虽说自己没有儿女,当初却是慧眼识珠,在先帝还是个不受宠的王爷时就很支持他,和先帝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才得了这般善果。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