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女主江山 > 第40部分

第40部分(1 / 2)

>    而靖王侧妃产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元启帝其实并不太常召开朝会,平时官员们就在各自的衙门里上班,有事要上折子就送到内阁里,经过几位阁老处理后再送皇帝呈阅。

二月只开了两次朝会,但两次会上,都有人专门提出了请求皇帝将靖王立为太子的议题。

皇帝既没同意也没反对,只说要先把舒王谋反与天命教作乱的事情先抓好,再议太子之事。

舒王谋反的事情牵连甚广。一大批与他交往密切的宗室自然倒霉,那些除夕时进宫的更是首当其冲。云若辰为了隐藏实力,没有说出成晖郡王送上来的香木里藏有摄魂香,但成晖郡王等人依然逃不脱被削去爵位贬为平民的下场。

元启帝一直想做的压制地方宗室势力、削减宗室待遇之事,可算找到了正当理由来推行。

为这事,朝中忙了两三个月。直到靖王之子云耀出生满了百日,又有人再当朝提起立太子的事情时,元启帝终于松口了。

“老四年纪也不小了,该来替朕搭把手,管管事了。让他先到户部来观政吧。”

这道旨意一下,事实上也就默认了靖王皇嗣的地位。

然后就是宫中与朝廷上的各种操作。

当靖王开始在户部上班当实习生的时候,内外宫几大部门都忙开了。册立太子,是国之大事,决不可马虎啊!

华夏自古是礼仪之邦。而从周朝起,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各种规矩被记载在史书上流传下来,卷峡浩繁,可谓汗牛充栋,没几个帝王不烦这些超繁琐的宫廷规矩。有些比较随性的,每遇到规矩麻烦的大事时甚至为了逃避规矩,连正事都丢掉了。

比如某朝就有个皇帝因为大婚规矩太烦,直拖了好多年都不肯娶皇后……这也是皇帝中的奇葩了。

帝王们虽然厌烦繁缉的礼仪,但唯独在册立太子上却都十分认真,因为册立的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是一国之储君。

历代宫廷册立太子的仪式都十分隆重。册立太子历来是朝廷的重大事件,宫廷要为此早早地准备和忙碌,使臣要四出祭告诸神;朝臣要写表庆贺,井熟悉礼制。

“好麻烦啊……”

云若辰躺在罗汉床上,手边一堆史书。因为靖王要册立太子的事,王府里也是忙得要疯,就算鸿胪寺和宫里派了好些人来帮忙,黄侧妃也已出来主事,云若辰也清闲不得。

趁着晚上稍微有空,她把史书翻出来印证下,才发现大庆册立太子是最繁冗的。要命!

例如在汉代,册立太子就隆重而简单。册立的这一天,朝廷百官身穿朝服,齐集在宫中大殿。专司宫中礼仪引导的渴者郑重地引皇太子到皇帝的龙椅御座前,北向对御座。三公之一、相当于宰相的司空站在太子的西北,向东侍立,宣读皇帝册立太子的策书。

宜读完毕后,皇帝近侍官中常侍手持太子玺缓,神情庄重地交给太子,太子再拜三稽首,接受太子玺缓。遇者高声喊道:皇太子臣某。另一位赞札官中谒者应声道:可。册立太子的仪式进入高潮。三公正步升阶,上殿恭贺,齐呼皇帝万岁。皇帝宣布大赦天下。册立太子的仪式结束。

看看,两个时辰内就能解决!可庆朝呢?

云若辰又看向自己另一边,那堆快有半人高的、由鸿胪寺官员誊抄的庆朝册立太子仪式流程和诸多注意事项,索性痛苦地捂着头倒下睡了。

五月末,钦天监开始算吉日,朝中逐渐进入亢奋状态。

凡是身上有任务的官员都开始失眠,因为每一项仪式都必须执行得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遭到纠仪官弹骇,有可能因此而丢掉乌纱帽,甚至有性命之忧。

这期间,皇帝又生了一次重病。靖王、华容郡主入宫侍疾,近十天后皇帝的病情才稍有好转。

也因为这样,元启帝在钦天监选好的七月、九月、十二月三个日子里,勾了七月初九。

吉日定,所有的流程就开始被无数双手推动着前进。

册立的前一天,内监张元奉旨在皇宫正殿和泰殿陈设御座香案,并在御座前的大殿正中安放好宫中特制的诏书案、册案、宝案。丹陛东边,临时设立册宝亭一座。一应参与册立太子典礼的赞礼官员、百官和所有有关人员都要在册立的前一天排演册立礼仪。

“春晚都要彩排几十趟,册立太子才彩排一趟,正常……”

这时的云若辰已经彻底忙晕头了,只能如此安慰自己,然后将紧张得已经失眠好多天的包子老爹塞进了马车送进宫。

虽然他是主角,不过有那么多导演、场记、配角帮忙,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吧……唉唉……

云若辰回想起流程表上写的什么:某某宝官站在皇太子东边、某某内使站在皇太子西边,各种赞礼官啊、知班啊、纠仪御史啊……文武百官啊……使臣、僧道、奢老巴拉巴拉一大堆……

她就无比的同情亲爱的老爹,并希望他的体力能支撑到彩排结束。因为明天才是正式演出呢!

次日天还未亮,靖王府从靖王到刚出生的小云耀就都打扮停当,浩浩荡荡地进宫了。

在宫外下车时,云若辰看见禁卫宫廷的宫廷卫队金吾卫威风凛凛地排列在午门外东西两侧.而胜天门外旌旗猎猎,仪仗森严。

还未进宫,就已感受到庆典的气息。

云若辰与黄侧妃这些女眷是不能在外头观礼的,目送靖王被内侍们簇拥引走后,她们便朝段贵妃的清华宫而去。

云耀躺在奶娘怀里睡得正香甜,一根小手指还含在口中啧啧吮吸不止,丝毫没有被宫中凝重而喜庆的气氛影响。

“星儿真淡定。”云若辰爱怜地看着她的小弟弟,四个月大的小婴儿水灵粉嫩,想不到黄侧妃那样平庸的姿色还能生出这么个水婴儿。

段贵妃一看云耀就喜欢上了,竟也亲自来抱了好久。各宫娘娘们都借着看孩子的名义过来和她们说话。想想几个月前,她们还得逐一到各宫去拜见,如今形势已完全不同。

张淑妃却不在此列。

段贵妃淡淡的说:“淑妃娘娘病了,你们下回进宫若是得空,去看看她也好。”

张淑妃的病,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皇帝下旨册立已择吉日册立靖王为太子,同时也下了让诚王到藩地就藩的旨意。

诚王的藩地在西南,并不是肥膏之地。加上如今朝廷大幅削减宗室开支,诚王正赶在这关口去就藩,所得待遇可想而知。

云若辰却想,诚王这已是最好结局。以靖王的心慈手软,对他这相当于被发配出京的哥哥不会刻意刁难,更不会寻隙将他们一家赶尽杀绝。但若将靖王诚王眼下的处境交换,诚王会放过他们家吗?

不会的。

可惜诚王并不认为自己算得了善终,整日在家里酗酒,打骂下人。据说他正妃章氏不堪折磨已卧病不起,而侧妃童氏不知为何也被打成重伤,连一双儿女都挨打了。

唉……何必这么看不开?

输就输了,好歹要输得漂亮些,别让人看笑话。如今诚王这做派,也难怪张淑妃要托病不出来见人。

正午吉时到,元启帝身穿最庄严、尊贵的礼服衰冕从内宫行出。靖王同样一身盛装,冕服侍立于胜天门外。

云若辰见不到这辉煌隆重的场面了,她只能在清华宫里,听着外宫鼓乐齐鸣,礼赞声声,感受着那一阵阵澎湃的龙气不断涌起。

父王终于是太子了。

她肩上的重担像是卸下了许多。日后,父王的身边会有很多大臣和智囊来襄助他的帝皇功业,她……可以暂时歇歇了吧?

云若辰有些开心地想着。

日后回想起这一刻的放松,她只想送自己一句话——

少女,你太天真了。

宫廷争斗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

第七十五章:宫中小住(一)

熙华宫。

两名小太监捧着红漆食盒从烟雨湖边的蜿蜒小径疾步走出。迎面碰上同伴,笑问他们往何处去。

“我们是去湖心亭给华容郡主送小食的。”

捧着食盒的小太监边说着边不自觉地挺了挺胸,很自豪的样子。

同伴顿时欣羡不已。“是嘛,你们调拨到清华宫去伺候华容郡主了?真是好福气!”

“没有没有,都是当差……”

两名小太监谦逊了几句,表情却依然得意。

如今在宫里,能够在华容郡主身边当差,那是大大的体面呢!

刚刚下过一场雨,初秋的烟雨湖上凉意渐生。微风拂过湖面,吹动了湖心亭上的两幅帷幔,也吹乱了亭中少女的发丝。

“郡主,天凉了,您怎么还老爱坐在这湖里看书?咱们回宫里看可不更好嘛。”

曾嬷嬷一面唠叨着,一面给云若辰披上薄披风。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