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2)

“已经有孙猴子会一百零八变了,我就没必要也会了。”

“那你会什么,你会讲笑话吗?”

“插科打诨,取悦领导,小错不断,大错不犯,这是猪八戒的事。”

“那么是你的脚力特点好,适合走长途?”

“挑担背包,任劳任怨,这是沙和尚的特长,我也比不过他。”

“那我为什么要选你?”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做不了的,就是我能干的。”

“喔,请举一例。”

“比如,现在的三个徒儿都长得千奇百怪,你应该有一个气宇轩昂的部下。到了那些蛮荒之地,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天朝来的,果然不凡。”

“有点道理。”

“再比如,到西天取经肯定要路过很多地方,有很多妖精鬼神要对付。”

“这些嘛,我这三个徒儿个个本事高强……”

“但是,照他们的办法无非是莽莽撞撞地打将过去,一来消精耗神,二来弄得师父您叫苦连天。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打通一些关节,就可以过去了的。”

“这倒是的。”

“要去办这样的事,孙悟空太刁蛮,猪八戒太愚蠢,沙和尚太老实,您老人家亲自去办又太丢份儿。这时就得有个头脑灵活的徒弟了。”

玄奘点头不已。

“还有,师父取经,一路上趣味全无也不行。有空的时候也可以跳跳土著舞,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另外,也应该与各处的首领们打打‘梭哈’什么的,这种事是不是也得有个徒儿去安排?”

一席话说得玄奘心里暖烘烘的。

“哪怕到了西天,也得在佛爷们面前做总结报告。有些动人的事迹,您老人家亲口讲就不太妥当了,叫孙悟空他们讲又会变样。如果这时有一个伶牙俐齿的徒儿绘声绘色地讲一番,效果是否会特别佳?”

玄奘这时才恍然大悟,“呵,看来我最缺少的是一个好秘书。”

“而且,这个秘书最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能办事不说话。要他做事的时候,他随时出现,不要他的时候,就好像没这个人儿似的。”

玄奘惊喜地盯着他这个新的、也是第四个徒儿,发现他才是西游途中最最得力的助手。

于是第二天,在孙悟空的帮助下,吴先生变成一匹白马,与唐僧他们一起上路了。

新编《隆中对》(1)

有一天,刚刚从水泊梁山回来的吴先生突然在MBN上遇到了著名的诸葛亮先生。

“你快点来吧。我们这里要搞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如果你不来参加一把实在是太可惜了。”诸葛亮对吴先生说。

原来,自打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出山扶汉以来,南阳县卧龙岗镇隆中村的诸葛茅庐便成了全天下的策划大师争相隐居的宝地。这一年,三国公司决定有偿出让诸葛茅庐的所有权。一时间争者如云,热闹非常。为了避免纠纷,物归明主,三国公司决定关闭一切“后门”,以智力竞答的形式决定最合适的所有者。

“除了我以外,再也没有人比你更适合拥有这座茅庐了。”诸葛亮在MBN上诚恳地说。

于是,在诸葛亮的怂恿下,吴先生报名参加了角逐。在过了三轮残酷的淘汰后,吴先生侥幸进入了最后的决赛。

决赛在当年诸葛亮午睡过的客厅中进行。考官是四个人:诸葛亮、刘备、孙权和曹操。

第一轮是抢答题。

第一问:“诸葛亮出山前在隆中村担任什么职务?”

吴先生不假思索地按下答键:“村长。”

“为什么?”

“如果不是村长,村里的儿童凭什么见到陌生人就要唱他编的山歌?”

答对了。

第二问:“诸葛亮是怎么知晓天下大势的?”

“有人每天给他送信息。”错。

“他是妖怪会掐指算命。”错。

“他是从互联网上知道的。”错。

“滴——”还是吴先生:“他是瞎蒙的。”

“为什么?”

“全天下的策划大师有一个最突出的共性,那就是不懂装懂。之所以会与以后的发展巧合,那都是罗贯中包装出来的,不是有一句俗语叫‘事后诸葛亮’嘛。”

鼓掌,答对了。

第三问:“诸葛亮既然那么能干,为什么不自己出山当老大?”

吴先生:“所有搞策划的人,都是一些不爱负责任的、喜欢拿人家的生命或金钱去玩游戏的人,诸葛亮孔不例外。”

三位考官齐齐地盯住正在摇鹅毛扇的诸葛亮,只见他脸上红一块青一块。看来又答对了。

接下去是一道选择题:

“如果当年刘备、孙权和曹操同时三顾茅庐,诸葛亮会选中谁?”

请看吴先生的从容对答:“绝对不会选孙权,因为孔明的哥哥正在东吴当官,他肯定要避免裙带关系的嫌疑。也不会是曹操,因为曹操才高人傲,为人又太过明白,在他下面当官吃力不讨好。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孙权和曹操,刘备的条件最最好。”

话音未落,四位考官都大摇其头。吴先生不慌不忙地接着说:

“首先,刘备是皇叔,根正苗红,高干中的高干,到处都有七姑八姨在当大官,万事容易搞定,哪怕逃起命来,去的地方也多一点。第二,刘备有黑社会的鼎力扶持。”

“兀那吴先生,竟敢当众造谣……”刘备急得抓起一只草鞋就扔了过来。

“如果你的义弟关云长不是江湖中人,日后的帮会、洪门为什么都会拜他为祖师爷?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啊!原来皇叔有红道、黑道做后盾,怪不得顺风顺水得天下。”被蒙蔽了一千多年的孙权和曹操难免气不打一处来了。

“好说,好说。”刘备满头大汗地四处作揖。诸葛亮急忙出了最后一道题,这是一道必答题:

“一旦你拥有诸葛茅庐,你打算做些什么?”

“我打算每天睡觉,空的时候教教村里小孩唱山歌,然后专等刘皇叔请我出山。”

“我想建造一座诸葛亮纪念馆,有人替我算过了,十年的门票就可以收回投资。”

“我决定开一间诸葛旅馆,开发隆中村的旅游资源……”

不满意,不满意,不满意,还是听听吴先生的。

“我决定把茅庐拆了。”吴先生缓缓一言,就惊住了四下人群。

新编《隆中对》(2)

“拆下来的每一根茅草、木柱,每一件器具,都将作为古懂在全世界出售。这次活动将被命名为‘拥有一份中国智慧’或‘沾光诸葛亮’。预计,这次活动起码可筹得资金一亿元。”

“然后,我将注册‘卧龙’、‘隆中’和‘茅庐’系列商标,出售白酒、服装、医药、家具等各类商品,预计这几项商标出让及股份分红又可以套利一亿元……”

“那你打算在这块空地上干些什么?”

“策划大师从来只是想,而不干什么。”

“你到底打算把这块空地怎么办?”

“种水稻,还田于农。如果没有诸葛亮,这块地还不就是一块亩产不上千斤的黄土地嘛。”

新龙门客栈(1)

有一天,吴先生又在梦中远行,他穿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