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总得有人做沙发吧?”
“这对他们不是问题。只要收得到定单,就会有利润。沙发大王并不一定要真的去打沙发,据说这是市场经济的最新发现。”
“可是你为什么不多找几个帮手?”
“夹夹皮包,磨磨嘴皮,玩玩回扣,就可以走上致富路,还有谁愿意在这里捏榔头、流臭汗?所有的师兄弟里,我是最最落魄、最最没用的一个,所以才会在这里整天打沙发。”
“这么说,本城的沙发业真的是靠你一个人在撑着?”
“不,他们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只有第三产业才在繁荣我们的城市,而我只是一个木匠。”
“但如果你生病或罢工了呢?”
“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如果我生病了,沙发的价格就会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按比例上涨。如果我不干了,那倒是蛮头痛的事,全城所有的沙发大王们只好全部干瞪眼了。”
“那么阿根,我的那张沙发……”吴先生最后小心翼翼地问。
阿根翻了翻像字典那样厚的一本定单:“我可以尽量往前挪一下。”
“能不能有个确切一点的日期?”
“这样告诉你吧。今天我做的沙发是王二家的,当年他是为自己的婚房预定的,现在他的女儿快要出嫁了,他刚刚来电话,希望能赶在她的婚礼前做好。”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泡沫经济了吗?
让乘客们什么都知道(1)
有一天,吴先生出门坐飞机。他搭乘的这家航空公司正在尝试一项新的服务,那就是让所有的乘客都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
就在吴先生刚刚系好安全带,准备一次长途飞行的时候,扩音器里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声音,“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本次班机的机长,现在我们的飞行高度是三万五千英尺,在我们左边的是闻名中外的长城。”
吴先生向窗外注视,满眼是飘渺的云彩。
“我要抱歉的是,今天的能见度不高。”机长的声音平缓得象一条没有任何起伏的跑道。“不过那确实是世界上最壮观的人造工程。”
机长的介绍让全机舱里的乘客跟长城有了一种奇妙的亲近感,其实,它长得怎么样谁都知道,看不看得清楚倒真的无所谓。就在吴先生刚刚想闭上眼睛休息一下的时候,那个声音又响起了,“各位旅客,我们现在正飞越承德避暑山庄。这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后花园,每当酷暑来临之际,皇帝和他的妃子们……”吴先生马上想起了小燕子和那个正惹上绯闻的皇阿玛,没想到乘飞机居然能顺带上一堂历史娱乐课,这实在是太划算了。
过了十五分钟,不知疲倦的机长又讲话了,“现在我们脚下的城市就是著名的西安,它古称长安,是盛唐文化的见证者,在我们的左边有一个大土包,它就是秦王陵,它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被发现的。”
机舱里传来一阵惊叫声,很多乘客拿出了照相机,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刚满月的孩子问吴先生,能不能换个座位让她的儿子看一眼老祖宗的伟大遗产。这时候,机长又有新的发布,“现在,我建议大家看看飞机右边,那一派广袤的土地便是抚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冲击平原,我们正在飞越的便是泰山。”接下来,他又诲人不倦地讲述了一堆泰山的绚丽典故。
一位拿照相机的老外比划着让吴先生替他与泰山拍一张合照,吴先生让他的脑袋贴着机舱的玻璃,然后把焦距放到最大,猛按了几张。
“你到底拍得好不好?”吴太太小心翼翼地问吴先生。
“我怎么知道。”吴先生只好实话实说,“如果飞机里有一张泰山的海报那就容易多了。”
机长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说着。他告诉乘客,飞机不久要飞越美丽的青岛,那里的百步银沙是全中国最好的,你可以想象自己正赤脚走在温软的沙滩上,夏日的骄阳让海面泛出碎银般的波澜。他没有具体地介绍长江的起源,却向乘客解释了当年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的几个有成效的战略。他还告诉乘客这架飞机最近换了引擎,所以马达的声音听起来跟以往不一样了。随后他说,刚才飞机飞高了五千英尺,躲过了一场暴风雨,“你知道如果飞机遭遇暴风雨会有什么后果吗?”机长详细地对乘客们做了很有专业水平的解说。二十五分钟后,他说一个来自东海的台风正逼近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那里正全民动员开展抗台工作,不过因为飞机将不飞越那里,所以用不着担心。
以后有三十多分钟,机舱里没有再传来机长的声音,吴先生心里开始不安起来。他叫来空中小姐,问她,“是不是驾驶员出什么问题了?”
她很有礼貌地让吴先生等一会儿,然后就急急地跑进驾驶舱去。出来的时候,她告诉吴先生答案,“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飞越的地方没有一个是国家级风景区,也没有一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因此,没有让大家一起来观赏。”这样的解释似乎很难让人信服,一股不安的气氛渐渐在机舱里弥漫开来。
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扩音器里突然适时地传来了机长那熟悉而沉稳的声音,“各位观众,请看机舱的左边,我们正飞临莫干山,那是江南著名的避暑胜地。”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有的人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说实在的,全机舱的乘客连一点山的影子都没见到,可是这都不再重要了。
让乘客们什么都知道(2)
吴先生现在想起来,到底喜不喜欢那次搭机的经历呢?这实在不好说清楚。(完)
《你为什么不骚扰我》第八回
应聘百万年薪
有一天,北方一家制药企业来本城招聘一位总经理,年薪百万。那天吴先生偶尔瞥到了广告,便向科长请一个小时假,前去应聘。
“学历?”
“初中毕业,读过两年夜大。”吴先生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就来个下马威。
“特长?”
“没有。”
“有没有从事市场营销的经历?”
“没有。”
“对制药业了解多少?”
“好像……SMZ是消炎的。”
“到过我们企业所在的城市吗?或者,有没有亲戚之类的在北方?”
“一个也没有。”吴先生觉得他应该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了。
主考官们好一阵嘀咕,然后有一位站了起来:“吴先生,我们很荣幸地通知您,在一千七百八十八个应聘者中,您入选了。”
“这么说……”呈先生想,一定是自己的生辰八字太好了。
一大叠材料已推到了鼻尖下。“这是你在下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稿,你必须背得像顺口溜一样。从下月初开始,你将到全省十大城市的商场站柜台,现场解答消费的疑问。”
“可我什么也不懂……”
“你不需要懂,所有的回答都已准备好了。另外,你的学历得改动一下,我们已为你购买到了欧洲某国的博士学位证书。此外,我们还为你报名参加某大学的高级经济师函授,三个月后你就毕业了。”
“但是,我得知道……”
“现在你是自己人了,我们可以给你透个底:‘百万年薪大招聘’是一次大胆的企业策划活动。”
吴先生觉得自己还是云里雾里。
“策划,你懂吗?我们通过这样的招聘活动,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使消费者觉得我们是个有实力、有诚意、有远见的现代企业,这样将大大有利于药品的促销。同时,在北方,通过这一新闻的炒作,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引进南方的高级人才,这在我们那里将是一个轰动性的大新闻。”
“那么,在应聘之后,我的工作将是什么?”
“我们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首先,你将作为一个引进人才在北方一些城市进巡回演讲,我们的产品促销活动将与之配套进行。然后,你将平均每两个月推出一项改革措施,比如一种独特的工作法、将你年薪中的20%拿出来奖励科技开发、将美国的实物期权理念引入中国企业等等,所有这些,我们都已经着手准备。我们希望这次策划能产生长久的、连锁性的市场效应。”
“那百万年薪的事?”吴先生知道不应该,但还是提了出来。
“你应该明白,这整个儿是个策划。”对方声音有点不耐烦起来,“当然,我们将同您签订一份合同,您的收入将以出场费的形式支付。如果在一年的聘期内,通过这次策划使企业走出困境,我们将继续聘用您,同时再策划一个‘引进百万年薪人才,创造千万效益奇迹’的主题活动,届时我们将力争把你推荐为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