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那爷们儿真逗 > 第9部分

第9部分(2 / 2)

老板心里在打鼓,于是准备另辟蹊径,要在西部地区再建一条明档生产线,一来把成本压下去,二来摆脱对广东工厂的依赖。

最近他听说李家口郊区新成立了一个开发区,想让贾七一去李家口探探路,看看有没有投资前景。最后老板神秘地嘱咐道:“便宜啊,听说那儿的工人,每月给二三百块钱就美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贾七一知道,要自己去李家口考察,是老板对自己莫大的信任。二好没说,第二天他就出发了。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发达是一个平均富裕的概念,在方圆几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大家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准都差不多。这么说吧,无锡的收入绝不比上海低,而东莞人的生活水平与广州也差不了多少。于是两个三角洲成了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带动了周边几个省的发展。但其他地区就不成了,顶多是某个城市还可以,出了城就完蛋。按说北京人的收入水平也很高,但北京就像一座大海中的孤岛,周围全是欠发达的苦海,所以北京不具备经济中心的条件。

是啊,不信你就去看看吧,离开北京几十公里,地面上就没法看了,不少农村穷得连厕所都没有。所以早在二十年前,北京就把经济中心的荣誉交给上海了。

李家口就是这种情况,它离北京才二百来公里,但已经是穷得不成样子了。由于离山西的产煤区非常近,街面上暴土扬场的,全是黑末子,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嗓子眼儿里全是黑烟。

贾七一在李家口惟一的三星级宾馆里住了一晚上,就遭到了十四个电话的无情骚扰。最后小姐几乎在电话里哀求他了:“大哥,您就让我上来吧,一切都听您的,你们北京人不会那么保守吧?”

“我是给老板打工的,没钱。”贾七一实在没法打发她们,只得抬出她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

“没钱还住宾馆,谁信呢?”

“报销,花人家的钱。”

“大哥,您就可怜可怜我吧。最近的生意太不好干了,实在不行,您出五十块钱就行。”小姐真在哀求了。

贾七一张口结舌,他真想不到天下还有这么便宜的事,五十块钱!但他转念一想,不对,越便宜的事越有鬼,自己孤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是老实点儿为好,于是硬起心肠道:“五十块钱还便宜?一袋白面才六十多块。五块,五块钱你就上来。”

“你以为我是一只小猪呢?穷疯啦你?臭不要脸的北京人!”小姐嚎叫着把电话摔了。

贾七一终于睡了个好觉,梦里全是满街乱跑的小肥猪。

第二天上午,贾七一来到当地工业局了解情况。工业局的头头听说北京的大老板要来李家口投资,当时哈喇子就流下来了,要不是手下人拼命搀着,当场就会给贾七一跪下了。

他对贾七一是有求必应,投资条件更是优惠得跟吃白饭似的。最后头头拍着胸脯答应他,只要你们公司在李家口投资,外资企业享受什么优惠政策,贾七一的公司同样能享受到。

贾七一有点儿拿不准了,李家口人也太热情了吧?昨天晚上,小姐提供特殊服务只要五十块钱,今天头头们想白给他一个外国国籍,难道自己真有神仙保佑,万事如意吗?

贾七一在商场中打拼了十来年,自然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他马上断定李家口的经济形势不好,当地人一心要套钱。这种模式大多出现在新开发地区,当地人想方设法地拉投资,可一旦投资到位,以前答应的条件就全被大风刮跑了。

他心里有数,表面上却极其大度,总不能让人家领导唱独角戏吧。贾七一装出一副老板派头:“我们公司是北京著名的大企业,拿出几百万来投资根本不是问题。但咱们双方的诚意不光体现在嘴上,我想看看开发区的硬件设施,这是投资的基本条件。至于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咱们回来再谈。”

“没问题,没问题,我现在就把开发区的关区长请来,你们面谈。”头头儿马上打了个电话,然后道:“关区长一会儿就到。他是开发区区长,直接主管投资工作,你们直接谈,想去看场地就让他带您去。”

“听说你们的开发区要投入十个亿的基建投资,资金到位了吗?”贾七一很不经意地问。

头头儿眨眨眼:“早就到啦,就等着你们这些金凤凰来下蛋啦。”

贾七一微微点头,凤凰能不能下蛋他不知道,但鸡肯定是能下蛋的。西部同志说话就是痛快!绝不拐弯抹角,一句话就把贾七一变成凤凰了。

大约十分钟后,有个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他上唇留着小胡子,眼睛也挺好使,一眼就看出贾七一是个外地人。大汉扑过来抱住贾七一的双臂,使劲摇晃着:“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外商盼来啦。好肚子优肚子?(How do you do?)外面啊悠着不让。(where are you from?)”

“什么?您说什么?”由于中年汉子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贾七一根本没听明白。似乎说的是与肚子有关的事,难道这小子饿啦?不对,这或许是什么宗教用语,听说这里的很多人信喇嘛教。

“你是中国人啊?”大汉上下打量他几眼,然后相见恨晚地在他肩膀上捶了一拳。“保证是蒙了不少外国人的钱,用他们的钱来建设祖国啦!真是好样的。这就对啦,花谁的钱也不如花外国人的钱舒服。说说,你是代表哪国公司来的?说说,说说!”

“我们是国内企业,想在西部投资一条生产线。”贾七一老老实实地说。

“国内企业?集体还是国营啊?”中年人脸上闪出一丝不屑。

“民营。”贾七一的脸蛋子已经坠上铅球了,眼角也一个劲往下耷拉。这伙子人白吃火烧还嫌分量轻?民营的怎么了?你们这个李家口市要不是国家的一级政府机关的话,弄几个民营老板攒点儿钱就能把你们买下来。贾七一重重地说:“民营企业就是个体户,是私人老板开的。”

中年人仰面打了个哈欠:“原来是民营啊!局长,要不,你们先谈着,我去旁边的屋子走走。”说着,他起身要走。

工业局的头头腾的站了起来,虎着脸道:“你懂什么呀你,土包子一个!现在是国家的财力有限,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西部开发,人家那叫什么,那叫剩余资本,人家手里的钱富裕!宪法都要修改了,就是为了保护、鼓励私人企业,让他们放开了干。你装哪门子大瓣儿蒜呢?我告诉你,有的民营企业比国营的还厉害呢,人家一出手就是几千万。大同的那家污水处理厂就是上海的私人老板投的资,三个多亿呢!你知道吗你?我告诉你,不管黑驴白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