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手一挥:“走,先上车,找个地方说话。”
周宗想叫我们去外面,经过商量还是决定到校园附近找一地方聊事情,我告诉他们去“川中人家”,这是我一早就想好的,现在去也不用收费,晚上顺便在那里吃饭,大家也没反对。
周宗对华大也不熟,来过几次也不认识路,转了一下我们就来到“川中人家”。
川中人家上次和四川老乡会的会长钱会道他们来过,老板也认识,上次还要了一张名片,对于这些细微之处我是很注意的。
包房里上了茶,大家简短的聊了一会,建平暗示我到外面说几句话,出来后他告诉我有点事情要离开,至于周老板那边来之前就和他说了。我有些奇怪但并没有阻止他,他刻意回避肯定有他的目的,建平做到这一地步已经不容易了。
商业赞助是我们社团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次我们需要的赞助并不少,已经超出了一般赞助商所提供的额度,最后转来转去,还是找建平解决问题。
建平走后,包房就剩两个人,大家相互介绍了一下情况,我们的情况很简单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只是周宗的情况有点让我意外,他的科技公司只是做点代理或者工程,并没有自己的产品或者主导品牌。那么他商业赞助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有点把不准,而他似乎也不愿意多说。
我在冒充“李云涛”之前,在海里泡了几年,甚至还当过小老板过上了小资的生活,只是后来亏了几十万,把老本都亏光了。
我冒充“李云涛”的原因十分复杂,这一条也是一个原因之一,因为有这个经历使我对商业并不陌生。
而招商或者说销售有个关键点,就是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的越清楚越全面越好,他如此这般我很难有针对性。
大家很快进入正题,象他这样的老江湖没必要拐弯,但适当的策略还是必不可少,于是我拿出策划案打印稿说道:“这个您看了吧?”
“恩。”
“您有什么意见吗?”
“觉得还不错,所以有点兴趣,不过我也只是翻了一翻。”
“那这样吧,我再给您讲解一下。”
周宗眼里精光一闪,道:“李先生你不用给我讲计划了,说实话我对你写的计划不是很懂,看了之后是觉得非常好,但我能够来不是因为你的计划写得有多好,再好我都没兴趣,你明白我意思吗?”
他这话意思很复杂,我不敢说完全听明白了。我感觉他是想告诉我,他是个务实的商人。如果他是这个意思,那么他正是我想找的类型,有些务实的商人对一些计划并不感兴趣,这些人往往有魄力,对人际关系有独到的见解,你不能说他眼光短,他们信奉人际关系至上,在看人方面相当厉害。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商业赞助在时间方面非常紧,所以要求尽快拉到赞助。而这个时候,我心里有了点底,周宗这人看上去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也许可以缩短周旋的时间,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就刚才的一瞬间,我已经转了好几个念头,诚恳地道:“周老板真是快言快语,到底是成功的商人。不过您要相信详细的解说是必要的,虽然我知道这很枯燥,但正是我们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况且您也知道我们想寻找长期的商业赞助,所以没有计划肯定是不行的。”
周宗表情有点冷漠,显然他对我刚才的说话没什么兴趣。
【推荐、收藏请给莫铭的第二本书《大危机》,《大危机》应该更加成熟进步,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章 【穷人周宗】
我话锋一转:“如果您想先听我口头上介绍一下那也是可以的,您看呐?”
周宗神色一变,眼光中多了一种温和,他平和地说道:“小李,现在你们大学生的商业赞助太多了,不怕告诉你我也赞助过几次,钱不多,每次就那么几千块,但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你们大学生搞活动有一种通病,刚开始雄心勃勃,到后面不了了之,可以说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过今天就没有必要多讲了,嘿嘿……你先给我简单介绍你们的计划吧。”
周宗前面讲得还是有道理,后面说得很含糊,我明白他是在考我,他是老大,你不服不行,不过我刚才的争锋相对也是必要的,不然很容易让他瞧不起。
“既然周老板也了解一些情况,那么我就从重点的几方面介绍一下。”
接着我口头介绍起来,首先把热点论坛的终极目标提出来,就是办成第一个大学生自己主导的全国性品牌活动,不仅要超越中央电视台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而且要办成一个集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敞开性的娱乐活动,可以称之为“热点模式”。
我注意了一下,周宗眉目一展,锐利的目光深深看了我一眼,我知道有些虚夸的人,喜欢把目标说得很大,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看得出来,他在这方面有深深的顾忌。
我很诚恳的告诉他,虽然有这个目标,但是很难,几乎是做不到,除非是出现奇迹。顺着思路我把目前的困难,商业赞助的必要性,商业赞助的大学生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益,热点论坛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阶段性目标等等简明扼要的讲了出来。最后说道对于困难、风险我们都有一些针对的措施,如果有社会上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热点做大做强。
周宗一直没打断我的讲话,饶有兴趣的听着,这一点稍微有点意外。本来我是不想这么说的,凭我的经验周宗是个很务实的商人,夸夸奇谈反而不会有好效果,为了更好的引起他的注意力就这么说了,感觉效果还不错。
当我讲完,周宗道:“小李,你这个人不错,这个策划书也是你写的吧?”我点了下头,“整体来说想法还是很大胆,也很有创意,思路也有,不过嘛……”
我心口被什么掐了一下,顿时一紧,老套路来了。
周宗提了一箩筐的问题。什么“学生活动没有独立法人如何保证持续发展?”,“广告的到达有效率很高有什么根据?”,“广告述求的核心是大学生,怎么样让社会接受?”,“这种活动容易被模仿怎么保持他的核心优势?”,“以后要和媒体合作,那么商家的利益怎么保证?”,“冠名权的问题是否可以确定?”……
听到这里我的头也成了个实实的箩筐。
一时哑口无言,“穷人”也太能装了,前面口口声声说不懂,真要他说的时候就咄咄逼人比谁还懂,到底是有成就的商人啊,不佩服不行啊。
不过,我前面的说话也是有进有退,给自己留了台阶,现在暂且不回答,我还有个杀手锏——岳玲。倒不是说岳玲是美女就怎么样,她本人就有她自己的人格魅力,况且有些情况她比我更熟悉。
于是,我决定叉开话题,笑道:“周总果然是成功的商人,如果我想经商的话一定拜您为师,这份耐心和深藏不露的本事不是轻易能够学到的,有这一天的话,您一定不要保留。”
周宗笑了,刚才咄咄逼人的一张脸换成了一副善脸。
“小李,别叫我周总,愿意的话就叫周哥吧……你今年多大了?”
“十九。”
“几月的?”
“11月。”这个11月当然是说“李云涛”的出生时间,他出生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七日。
“哦,你看上去比较老练象个23、24岁的小伙子,说话的语气就更加成熟不像是个年轻人,可以说是少年老成,真应了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这周宗倒是眼光老到,我这奔三的老小伙长得脸嫩,看上去比较年轻,这也是我能够冒充“李云涛”的条件之一。
话题说开了我们聊得还不错,快吃饭的时候,周宗作势要走,我当然不会让他这样,他也就留下来。点菜前我装着很随意的样子问道:“周总,我们这次合作有几分希望?”
“这个……很难讲,你这里面有好多问题要解决,而且我还需要更进一步了解。”
周宗这样说是预料中的事情,然而到现在还没进行实质性的问题,多少有点失望,我眼睛有意无意的盯着他,说:“其实我们推销的是一个方案,卖的是一个梦想。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好与不好就看您的眼光,我相信这方面不用我这个学生多费口舌吧。”
“哈哈,小李不要急嘛,先吃饭再说。”
这周宗甚是精明让我生出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无奈给他打了个招呼“失陪”就走了出去。我出去分别给三个人打了个电话,建平叫我继续谈,有什么情况回去商量,岳玲马上就到,陈情说不用她来了,其实我也没打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