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见她说得毫不迟疑,一脸认真,不由将她拉入怀中,抱坐在自己的腿上,叹息道:“你们的心意,我自然明白,可皇阿玛却未必明白……”
晓雪靠在他怀里,乐观道:“我看也不见得!皇阿玛既能对太子长情,这说明他必然还有一颗宽厚的心,只要清然说得妥贴,不激怒皇阿玛,这样一个小小心愿,又有什么可以为难的呢?”
默了一会儿,胤禛颔首道:“你说得不错。也许,这么做是最好也是最简便的方式。起码,从皇阿玛对此事的反应多少可以看出他对胤祥的态度。”
这一刻,晓雪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男人和女人的思维之不同,她看得是情,他重的是事。
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角度,折射出的结论,完全不同。
可是,自小他就生在这样一个事事都要琢磨的家庭,她又何能要求他与她有一样单纯的心思呢!
况且,有这样一班如狼似虎的兄弟,他的单纯何尝不是另一种危【小说下载网站www。3ǔωω。cōm】险,所以,也只有这样心思深密的他,才能够抗击他的政敌,让他永远站在不败之地!
理智上,晓雪是完全明白的,也是可以理解他的,可是不知为何,此刻,她的心底深处还是泛起了一种莫名的失落……
————————————
大殿里。
清然跪直身体,面对着那个有着最高权威的老人,她不是不怕,但是她心中的爱让她战胜了这份恐惧,她对皇上慨然道:“儿臣只求皇阿玛能让媳妇陪着十三阿哥。至于,十三阿哥犯了什么错,皇阿玛要如何罚他,媳妇都不想知道。媳妇只是一个闺阁女子,不懂朝政,只想夫妻团圆,还望皇阿玛能成全儿臣。”
康熙冷冷一哼,“若十三犯的是谋逆大罪,要被流放被砍头,你也一定要陪着他吗?”
清然听这话音,心中不免害怕,但即使此刻,她还是坚信不疑道:“儿媳相信十三阿哥对父皇的忠爱之心,他是绝不会犯谋逆之罪的!”
康熙看着地上的女子,冷然道:“你倒对他有信心,可是他就是做了这不忠不孝的事情!”
听出皇上声音里的那丝气怒,清然的心陡然一震,可是她仍然不相信这是事实,但她知道她的辩驳此刻是多么无力,而她今日来也不是为了爷辩驳的,她求的只是能与他生死相随而已,默了一会儿,她镇定了下自己的情绪,平静道:“皇阿玛气他罚他自然有您的道理,也许十三阿哥有错,但是媳妇仍旧相信他有一片仁爱忠孝之心。若是他真要被流放被枭首,我也愿意跟着他,本来儿媳就在连坐之内,又如何可以推辞和他一起受罚?”
“那好,朕就成全你,你即刻就可以去陪他!”
“儿臣谢皇阿玛,皇阿玛万岁,万万岁。”此一刻,她不是没有听出皇上气恼的语气,但清然仍旧真心感谢皇上的成全。她所求不过如此。她自问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她要的只是能与心爱的人相伴相依,不离不弃就足够了。
清然走后,殿内空空荡荡。康熙看着不知名的远处,心紧缩着,也震颤着。
为了他曾经对胤祥的苦心付诸流水而紧缩着,为了方才那个女子掷地有声的话语,为了她那片至死不悔的痴心而震颤着。
曾几何时,也有这样一个女子为他跪在祖母面前求情,他永远记得那日,她惨白的容颜,她瘦弱的身躯,她苦苦哀求的话语……这份深情,他一直刻在心底,不失不忘!
————————————
得知清然被皇上送去见十三,胤禛心里踏实了许多。皇阿玛既然愿意让清然去陪十三,那就表示对十三还有一片仁爱之心,相比对大哥的终身圈进以及家眷不得探望要好许多。可十三到底做错了什么,使得皇阿玛如此生气呢?对于这一点,胤禛百思不得其解。
若说是帮着太子对皇阿玛不利,那太子既然已经被宽赦,十三就没有道理被圈着了。可若说是对付太子,可看皇阿玛有别于对待大哥和八弟的态度,就知道也并不是这么回事。再以皇阿玛平日里对十三的喜欢和这次他以‘胤祥绝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为由将十三圈禁看,十三必定是做了很严重的事情,但到底是什么事呢?是什么事让皇阿玛给他扣上了不忠不孝如此大的罪名?
作者有话要说:『注1』清然:十三的嫡福晋兆佳氏。『注2』圆圆:康熙四十六年兆佳氏所生的女儿,也是目前为止她和十三唯一的孩子。最近有感觉,RP爆发中……
第89章 暗波涌动
自康熙四十七年四日废皇太子到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九复立胤礽为太子,昭告宗庙,颁诏天下,不过短短半载。
表面上一切如常,事实上却有了许多不同。
大阿哥被囚,八阿哥被斥,十三阿哥被圈,其他阿哥也都人人自危,虽也有不满或暗谋者,但自保总为当要之急。
而胤禛也已接受了戴铎的劝谏:“对皇父要诚孝:适当展露才华。不露才华,英明之父皇瞧不上;过露所长,同样会引起皇父疑忌。对兄弟要友爱:大度包容,和睦相待。对事对人都要平和忍让:能和则和,能结则结,能忍则忍,能容则容。使有才能的人不嫉恨你,没有才能的人把你当作依靠。”
他在暗暗积蓄力量,等待太子第二次落马。
而太子从高位摔落马下,成为阶下之囚,到现在重新站在高位,他经历了人生巨变。
通常这样的人,会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细看从头,幡然自省,大彻大悟,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教训,从此老练豁达,明智通透;还有一种,则是变本加厉,牢牢攥住现在手中拥有的,为了保住现在所有甚至可以不惜铤而走险。
而不幸的是,当然这是对于康熙而言,太子恰巧是后一种人。
对于胤禛和对储位存有心思的人而言,太子如此,正是他们所期待的。
太子被废后,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阿哥胤誐,十二子胤祹,十四阿哥胤禵都被康熙嘉奖了一番,康熙夸奖他们的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他们在太子被废到复立这段特殊的期间内都没有做出不仁不孝之事。
三阿哥的揭发帮助太子脱困,四阿哥在看守太子期间对太子多有回护,五阿哥在康熙意愤举刀要砍十四那刻友爱兄弟,挺身相护,而七阿哥,十阿哥和十二阿哥在此期间经查都没有任何不轨举动。至于十四阿哥虽然做事鲁莽,说话直率,惹恼圣颜,但是友爱兄长之情仍然值得嘉奖。
其实这些理由,简单的说,就是他们在一废期间没有做出对不起太子的事情,相反,他们不是对太子之事有功,就是表现出了对兄弟的友爱之情。而康熙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他们的安分还有他们的友爱之心。
所以这份嘉奖,其实也是在表明他的一种政治态度。
而嘲讽之处也正在于此,三阿哥的揭发其实本意并不是为了太子,他只是不希望大阿哥借机上位而已;至于胤禛,隐忍不发,种种举措,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不是本意;而十阿哥的安分是因为当时他正在兵营带兵,没有收到胤禩他们的指示,所以按兵不动;至于十四阿哥的鲁莽直率之象,也是事后补救做出的态势;七阿哥,十二阿哥却没有争储之心,但有自保之念,安分原因只是如此而已。其中,若真要说是率性而对,真情流露,值得嘉奖的也只有一个五阿哥了。
可康熙此刻对他们有的错估,有的错解。其实这不奇怪,他虽圣明,但乱花迷人眼,他又怎么可能真的火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