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世民这位明君此次愿意派出与他一向都有些不对地罗通出去,还真是有些意外,他们这对干父子,不是已经有近五年没有当面说过话语了吗?
“还有,”不待柳一条言语,李世民又接声言道:“柳张氏还有柳致远他们母子二人,这段时间就且安住在立政殿内,有皇后还有豫章公主她们陪着,当也是不会有什么意外。待半月之后。罗通带着柳老实他们三人回来,你们一家可暂且安落在罗将军府里。”
“至于柳先生,”抬眼打量了柳一条一下,李世民轻声言道:“柳先生地一身武艺,在我大唐已是少有人敌。就无需朕再多管闲事了吧?”
“一些防身的庄稼把式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皇上言重了。”见李世民按排得这般周详。柳一条也不能没有一点表示,拱手谦虚客套了一阵之后。柳一条直从椅上站起身形,拱手向李世民请示,道:“救人如救火,小民这就先去瞧看一下三位大人吧?”
现在知道救人如救火了?怎么方才大倒苦水地时候,没有见你提起分毫?在心里面很很地鄙视了这个奸商一番之后,李世民温笑摆手,道:“卢国公他们那里,有太医在旁照料,虽不能让他们即时醒来痊愈,法这一时之间却也不会让他们有什么意外,柳先生晚一刻再去也是无妨。”
摆手示意柳一条再次坐下,李世民着李然为柳一条续添了一碗茶水,道:“近几天里,长安城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事端,柳先生可有耳闻?”
来了!
柳一条心里一突,小心谨慎地拱手回言:“回皇上,在乡下时,小民多少也有一些听闻。不过具体地一些事宜,小民就不太清楚了。”
“对于齐王之事,先生有何见解?”李世民显是没有要轻易放过柳一条地打算,对于柳一条的含糊应答不于理会,直接开声向他问道。
“回皇上,一条只是一介草民,像是这般军国之事,小民哪敢妄言?”柳一条低头默然,对李世民试探性地问话三咸其口,祸从口出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哦?是吗?”李世民的眉头轻挑了挑,端起茶碗小押了一口,目光在柳一条的面上扫过,不过可惜的是,他并没有从柳一条的表情上看出个所以然来。
“权万纪在齐地边界意外身亡之后,不到三日,在当地报信地差役快马加鞭地赶到长安之前,朕就已经事前得了消息,先生知道,向朕说起这则消息的是谁吗?”放弃了想要从柳一条地表情上看出些什么的打算,李世民将目光收回,淡声开言向柳一条问了一句不太相干的话语。
“是朕膝下的第八子,一向都窝在府里读书,少有露面,且成年都难得入宫一趟的越王李贞。”在柳一条回话之前,李世民自部自答。
“很出人意料,不是吗?”再次扫了柳一条一眼,李世民接着说道:“一向都不为人所重的书呆老八,竟先于他的几位皇兄之前,就得了远在万里之遥,权万纪遇害的消息。”
“……”接着低头,接着不语,柳一条大致已经猜到李世民下面要说的话语了。原本有些紧张地心绪,一下就变得安定了下来,这种时候,不能乱了自己地阵脚。
“这几个月来,柳先生与越王相处地似颇为娴熟,”扯了半天,终于扯到了重点,李世民双目直视地看着柳一条,道:“前几日听越王提起,他似也曾拜在了先生地门下,可是真有此事?”
“皇上说笑了,小民之前的身份只是一寻常的教书先生而已,与越王殿下虽有过几次接触,不过也都只是一些正常礼节上的来往,断是没有发生过什么拜师这般无稽的事情。皇上若是不信,小民愿与越王殿下当面对质。”
没有一点心虚地抬头与李世民对视,柳一条神色坦然,他不相信李贞那小子会傻到把所有地事情都告知于皇上知晓,李世民今天玩地这一手儿,明显是想诈糊,想从自己这里,套出一些东西出来。
“哦?是吗?”李世民的目光一直在柳一条地脸上打转,眼神犀利地逼视着柳一条问道:“那你让越王着人去监看齐王与权万纪的事情,又该当作何解释?难不成在此之前,你就已经知道权万纪会枉死于齐地?”
终于,李世民问到了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有些迷惑不解,甚至是有些猜忌地问题
第643章 承认
权万纪的死与柳一条有没有关系?老五李佑起兵造反,是不是柳一条从中作则,暗地里给他下的套套儿?
这些才是李世民现在最为关心,最想知道的事情。'3Z中文。null3z中文'
毕竟,柳一条与老五多有仇隙,依着老五冲动胡来的性子,柳一条若是想要给他布一个死局,并不是很难,李世民一点也不怀疑,柳一条有这种能耐。
“这个问题,小民想,皇上心里当是已经有了答案。”没有一点怯懦,柳一条一直挺直着腰身,坦荡率然地昂头与李世民对视。
这种时候,千万不能怯场,不然一个皇帝的猜忌,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很要人命的。
而且,李世民在着李然去三原诏自己回来的时候,用的是请,而不是绑,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所以,柳一条知道,面对李世民这位明君现在所有的出言试探,诡诈诱导,他所要做的,只是须极力地保持淡定就够了。
“齐王性子暴戾,行事无度,心中且又少有法纪。”见柳一条不说,李世民无语地轻点了点头,长叹了一声说道:“而权爱卿,性子刚直,严守四礼,是那种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子之人,他们两个在一起,会起一些摩擦,也是在所难免,只是朕万没有想到,事情竟会发展到如斯地步。”
低头深看了柳一条一眼,李世民还有一句话语没有说出,那就是,朕也万万没有想到,在所有的事情都还没有发生之前,你柳一条就已经预见到了今日的这般结果,并指点着李贞,给了他若大的一个功劳。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柳一条躬身开口接道:“齐王殿下心中若是直有君臣之道,父子之情。没有起过一丝一毫想要造反的意思,便是犯下再大的罪过,也绝不会走到现今的地步。”
稍顿了一下。柳一条弯身拱手劝慰:“所以,在小民看来,权大人的死,只是一个引子,一个让齐王殿下提前拥兵叛逆的意外,皇上不必自责。”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眼中闪现出一丝亮色,李世民抬头向柳一条看来。随声感叹,道:“柳先生的意思,朕已然明白。不过正如先生所书之《三字经》,子不教,父之过,朕身为人父,却没有教好自己地儿子,责任终是不可推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亲生儿子这般对待,李世民这位明君不免又想起了当年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