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此言差异,既是大唐子民,应当知道皇命难违,这可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下官也见过此人,倒也并非是愚笨之人,按我朝律例,本应当斩,念其救过圣上与公主,可免一死,但活罪难逃。”张谨从旁冷冷说道。
“你,你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徐旋破口大骂,群臣们都愣住了,老太监吓得退到皇帝身后,断然不敢妄言,李煜正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看着,臣子们的争吵已经让他习惯了,懒得去管。
“老丞相何必动怒?下官也是依照律法办事,更不会对哪个人有所偏见,倒是丞相大人好像对这个穆剑特别上心,是不是有着其它意思?下官就不得而知了,哈,哈,”张谨笑了起来。
张谨一针刺中徐旋的心窝,这位老丞相本想直接当众挑明梁樱的身份,辗转反思片刻,心想如果这个时候说出来,平白无故多出一个公主,皇帝肯定一下子无法接受,二来有可能对梁樱和穆剑带来巨大灾难,想到这里,他不再说话,生怕自己一时激动说漏了嘴。
站在徐旋身后一直沉默的王新终于忍不住了,只见他走出来对张谨说道:“张大人,老丞相说得很对,眼下不是追究哪个的责任,治哪个的罪,如果每遇到这样的事都去追究,岂不是搞得举国上下鸡犬不宁?百姓哪有安生之地?上次曹彬一事,闹得人心惶惶,张大人莫非又想再来一次?本官不以为然,当务之急,身为同僚,应当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为国谋略,为百姓祈福。”
王新一番话让李煜由衷地佩服,脸上泛出喜悦之情,这也正是他想说的,皇帝准备开口……。
“王新,这里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本官,说得头头是道,本官看你是故意离间我们君臣关系,你好阴险!”张谨气得脸色发青、两手发抖并指着王新骂道。
“好了,都别吵了,这是朝堂,你们让朕耳根清静一下行不行?”李煜大拍桌子说道。
看到皇帝动怒,二人不得不停了下来,彼此狠狠瞪了一眼,心中已在暗暗较劲,突然只听殿外传来一声:“边关急报!边关急报!”声音很大,笼罩着整个宫殿。
李煜及群臣都为之悍颜,很快,只见一名传令兵匆匆赶到大殿,跪下,道:“启禀皇上,边关危急,请皇上速速发兵增援。”
“什么?”李煜走下龙椅委身来到士兵身边,亲手将他扶起,道:“慢慢说!”但见那传令兵二十多岁,已是满头大汗,身上盔甲有些凌乱且都是泥巴。
“启禀皇上,宋兵出而反尔,昨夜越过池江,连夺我三座城池。”传令兵说道。
“战况如何?快快道来!”李煜急切地问。
“大将军萧勇阵亡,副将袁康、张起变节投敌,宋军已逼近南口,请皇上火速发兵增援,否则南口不保,京城危机,”李煜听后两腿一软,整个人摊在地上,南口是金陵的最后一道防线。
“皇上,皇上。”徐旋叫道,文武百官都紧张起来……
本书由www炫87book书com网提供下载
第三十四章 曹彬归来
更新时间:2009…10…11 23:32:07 字数:3253
南口是金陵的南大门,也是南唐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说这里一旦失守,宋兵将直接兵临金陵城下,这李家坐拥江南的日子也该到头了,也难怪李煜情绪会如此激动。
太监搀扶他回到龙椅上,李煜慢慢地苏醒过来,拖着疲惫的眼神看着下面,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些大臣身上。
“众爱卿都听到了吧,宋兵越池江夺三城,我军主将阵亡,副将降宋,眼下前方战事吃紧,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李煜说道。
李煜身边的这些王公大臣,大部分都是些庸俗之辈,平日里为了一点私利喜欢争来争去,一到关键时刻个个躲在角落里一声不吭,皇帝只能摇头叹息。
丞相徐旋走了出来说:“皇上,唯今之计只有背水一战,朝廷应当立即派出重兵奔赴前线增援。”
“丞相说得对,朕也是这么想,不过该派谁去好呢?”李煜的眼睛在底下扫了一圈。
“老臣不才,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徐旋话一出,李煜激动地站起来,他很佩服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丞相,这时,张谨在边上故意讥讽道:“老丞相,这说得容易,带兵打战不是儿戏,您虽是状元出身,试问自古哪有文人上战场的?再说您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在家度过余生,安享晚年吧!”
“是啊,老丞相,朕知道你一片赤诚,只要您有这份心就足够了,上阵杀敌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吧。”李煜笑着说道。
徐旋见皇帝不准,只好退到了一边,紧接着,只见王新走了出来,在大殿中央而立,道:“皇上,臣对兵法略知一二,故臣愿意担此重任,奔赴前线扫驱宋军,请皇上恩准。”
李煜见王新主动请缨出征,心中不甚欢喜,道:“如此甚好,王爱卿出战再合适不过,好,朕……”
“回皇上,王大人挂帅出战倒是合适,然而刑部也不能少了铁判官,外忧的同时必须要防止内患!”张谨边说边斜视着王新。
“对呀,朕怎么就没想到呢?王爱卿,你还是留在京城处理你的案子吧,”李煜说道。
“皇上,这……,”王新勉强地退到后面,张谨有意支走徐、王二人,此时他见时机成熟,便从旁边闪了出来,说道:“皇上,微臣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噢,快快说来!”李煜笑着说道。
“就是小侄张彪,虽断去一臂,但武艺也不会输给一般人,由他挂帅出征,相信不会让皇上失望。”
李煜听到张谨这么一说,脸上顿时露出愉悦的笑容,道:“朕差点忘了还有个张彪,上次比武点将,朕看得很清楚,此人武艺无人可及,可是一名虎将,好,朕就封他为护唐大将军,不过这主帅的位置还是由爱卿你来当任吧。”
“谢皇上,老臣一定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谨大喜,赶紧趴在地上谢恩,徐旋扭过头去,他不想看到张谨那副丑恶的嘴脸,王新愁云满面,他的心中始终悬着一块大石头,在那里不停地来回摆着。
散朝后,传令兵跟随张谨回府,准备次日一同前往南口。
领兵出征是张谨蓄谋已久的阴谋,自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皇袍加身,之后各路诸候许多人跟着效仿,张谨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罢了。
他回到府中,先给传令兵作了一番安排,而后便召集张彪等人过来研讨计划,张谨叔侄及心腹正在密室策划着方案,那名传令兵一时好奇,在府中来回逛着,不知不觉走到密室门口,只听到屋内张谨大笑,说:“哈哈,真是天助我也,这次一定要让李煜交出皇位。”外面的传令兵吓出一身冷汗。
“叔父,咱们的好日子就要到了。”张彪笑着说。
“大人,属下一切听从您的调遣,只要您一声令下,我等万死不辞。”心腹几人异口同声的说。
“快了,几日后行动,他日待老夫登上帝位,尔等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哈哈哈!”张谨大笑起来。
传令兵按奈不住了,一脚踹开房门,愤怒地指着张谨责骂道:“奸贼,皇上待你不薄,想不到你如此丧尽天良,企图谋反。”
张谨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那张彪二话没说,冲过去一手掐着传令兵的脖子,使劲一拧,只听关节“咔嗒”一声,可怜的传令最终没能躲过这一劫,倒地而亡。
“彪儿为何杀了他?”张谨走到传令兵身边,发觉已经断气。
“不杀他,我们就得暴露,谁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