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末世绝响[君臣] > 末世绝响[君臣]第31部分

末世绝响[君臣]第31部分(2 / 2)

我想求的,已经被你写上了呀。

那日萧云朔挂上的红符从此便留在树顶,因为再没有人能上去把它摘下来。冬去春来,神木长出了新芽,片片嫩叶将红符护住,仿佛在为它遮风挡雨一般。

据说,直到虞武帝殒命落云城的那日,那挂了红符的枝条才突然折断,掉了下来。路人惊讶围上去看,发现那红纸黑字竟还如刚写上去的一般。

第六十三回

转眼三春,乃是神秀十一年。大虞武帝萧云朔年方二十二,却已雄踞东南,名冠天下,各国智士名将纷纷投至阙下,一时人才云集,贤者济济,各国颇不自安,或引颈奉印,求为藩属,或秣马厉兵,坚壁清野。大虞上下也是摩拳擦掌,人心浮动,大家心里都明白:时机已到,北伐雪耻的日子终于不远了!

一日,虞武帝召集群臣商议道:“自古攘外者必先安内。如今内政已定,粮马富足,朕有意北伐,收复中原,不知众爱卿以为如何?”

秦行师进曰:“中原本是我汉家故地,当日七胡乱华,夺我江山,历代君主日夜咨嗟,皆以不能复国为恨。今陛下年少英武,威震万邦,此时北伐,正合天时民意。”

虞武帝又道:“北方孤竹、吐壁二国势大地广,如果联合一个以图另一个,虽然费力持久,成效却大;西南群小或附或敌,甚是纷乱,以我今日之兵攻之,可计日而得,但是人少地薄,收效甚微。众卿家以为,朕该先攻哪一个?”

沈文远回曰:“西南藩国虽然利小,却是大虞后方。如果不先稳住他们,一旦陛下北上,西南骚乱,我们腹背受敌,必受其害。”

于是群臣议定,先以吞并西南诸邦为计。

“我西南兵马一动,两国必有反应,到底先灭哪国,结交哪国,还该早做计划。不然待两国结盟,合力对我,到时候被灭的恐怕就是我们了。”虞武帝又问道。

秦行师看了看身侧的楚如悔,心下猜测,不知道他会怎么说。按说自己虽是被吐壁大汗棍棒赶出来的,可到底是生活多年的旧邦,亲友故旧皆在,总不希望他们先做炮灰。同样的,孤竹也是楚如悔的旧邦,而且他还是孤竹的太子——如果灭了孤竹,他的父兄姐妹无论如何都必死无疑,而他也会成为全国人民的罪人,再是一世英名也必然会背负万世唾骂。

皇帝又跟他有断袖之好,看来这次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秦行师叹了口气,正想说“先打吐壁吧”,却不料身边一个清贵声音如萧管响起,便是不看,也知是丞相楚如悔。

“孤竹高莫,年老昏聩,太子离去后,诸弟纷争,内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若陛下兴义师而去,以拥立太子为名,必可得百姓开城相迎,不战而胜。吐壁宇文硕虽废长立幼,引得十六部各自为主,可据说四子宇文克已经收伏了十一部,幽仪夫人和她的小儿子以及废太子宇文雍也都被他杀了,足见是个难敌的对手,其势正猛,不可硬挡。况且吐壁与西南诸邦接境,若欲攻吐壁,恐怕他联合西南与我作难,到时孤竹反戈,大虞必危矣。”

虞武帝听罢点头,群臣也纷纷悦服。于是北伐孤竹之计乃定,诸文臣武将各各领命,有的去筹备与吐壁结盟事宜,有的去清点攻打西南的粮草。

“秦开府,您老怎么不走啊?”人将散尽,秦行师还独独立在原地,几个将官见了,便过去叫他。

“钟仪公子,与孤竹可是有仇?”秦行师抬头问向一个文官。

“哪儿能呢?公子可是孤竹的太子啊,而且那高莫已经把传位诏书都给了公子了,只要他一死,公子就是孤竹名正言顺的大汗~”那文官笑道。

“既然如此,为何公子不保孤竹?那可是他的故国啊!”秦行师不懂。

“公子不是说了么?因为这样对陛下有利啊!只要是对陛下和大虞有利的事,便是舍命去死,公子也会做的。”文官的语气里忽然带了敬重。

“之前公子也是为了陛下拒绝了孤竹的聘书,因为这还差点儿被高莫打死呢!要不是文远公子医术好,公子那回恐怕命都没了。”一个将军叹息道。

“还有‘双煞’的时候啊,你们不知道,公子可是把保护自己的军队调走了,那次要不是陛下赶得及时,恐怕公子就……”

“咦?秦开府,您怎么了?”文官见秦行师神色不对,赶紧去扶他。

谁知一扶起来,秦行师竟是老泪纵横,一边捶着自己的胸,一边痛声道:“公子啊公子,老儿对不起你!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都对你说了些什么啊!”

于是在秦行师晚年的回忆录《告诸子书》中,他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世人道因情误国,红颜祸水,吾向以为真。然时至今日,吾始知,所谓误国者,人也,非情也。若彼以天下为心,社稷为念,二人同心,岂不比孤家寡人而贤乎哉?然千年以来,吾所知者,惟大虞武帝与钟仪公子能行此,后世帝王君子,当以此为鉴。”

三春刚过,冬雪既融,趁着西南瘴气未起,大虞军队车马辚辚,在虞武帝和一干将领谋臣的带领下向南蜀国进发。

这南蜀国本是西南某代族支派的盘踞点,后来趁着诸族立国的潮流自己也立了个国号叫“蜀”,其实与刘备诸葛亮没半点关系。这南蜀国的国主姓慕容,单名一个范,乃是篡了自己侄子的位,又娶了他的母亲。此人平日最好佞幸,养了群小官围在身边整日歌功颂德,为首的叫公孙五楼,最是得慕容范喜欢,整日车同辇眠同榻,渐渐赏罚专权,朝政荒废。这一日,慕容范闲得无聊,忽然说起大虞的钟仪公子弹得一手好琵琶,于是耳痒,写了封大言不惭的信便叫五楼送去,说是想听钟仪公子弹琵琶,愿聘他来做南蜀国的宫廷乐师。

萧云朔早就想先拿他开刀了,正愁找不到由头呢,便以“侮辱丞相”为名向南蜀国发起战书,于是带了刘霸贤、陆士元和道济、道浑兄弟前往讨伐。

这道济、道浑原是孤竹将领,当日吐壁十万大军犯境的时候,两人带着区区五千将士死守孤城达一个月之久。怎奈两人平日太过功高,旁的将领早就看他们不顺眼,见他们此番落难自然作壁上观。于是又过了半个月,终于箭尽粮绝,兄弟二人已经做好了以死报国的打算,却忽然被千里来袭的符离大军救下。后来才知道,这乃是太子高子客闻讯特调前来的人马,虽然二人后来还是免不了受到责罚,可到底命保住了。因此,当听说太子被大汗虐待逃往大虞之后,兄弟二人便决计离开孤竹,效力钟仪公子门下。

却说慕容范听道大虞军队袭来,自以为民风彪悍,军强马壮,全无紧张之心,悠然笑道:“萧云朔那小儿敢打到我大蜀来,我定叫他一匹马也回不去!”

南蜀丞相段晖是个有谋略的,见状进言道:“大虞兵马,最在神速,主上万不可与他争锋。为今之计,当据山岭天险将他们阻挡在外,拖他们个十天半月,挫挫锐气;然后一鼓作气,沿山而下,必能将他们赶走,保我大蜀平安。”

慕容范听言笑着一摆手:“何必如此?他来打我,我是主,他是客,以逸待劳才是上策。等他们进了山里,我派一支精骑突袭,准保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公孙五楼听了,赶紧上前夸陛下好计策。段晖恨得牙齿咬得咯吱作响,转身出门对人愤愤地说:“佞幸当道,主上无谋,今年国灭,我必死之!”

却说大虞兵马过了山岭,蜀兵不出,萧云朔喜形于色。陆士元见状问道:“还未见到蜀兵,陛下笑什么?”

萧云朔拍拍他的肩膀说:“过了山岭就是进了天险,士卒有必死之心,此仗必胜。”

又走了三天,终于见到五万蜀兵在城外列阵,为首的正是公孙五楼和段晖。于是两军交战,从日出打到正午,竟是胜负未分。萧云朔叫来道济、道浑兄弟,分了他们五千兵马,叫他们从小路绕到城后,直接攻城。

“蜀兵倾巢而出,城中守军必不会多,你二人以奇兵夺城,定会成功。”

于是二人如法而行,兵到城下,果然无人留守,于是迅速夺城而上,拔了蜀旗,插上大虞黑旗大喊:“此城已破!段晖小儿看何处逃!”

段晖见城已失守,赶紧召集剩余蜀军向后逃去,萧云朔留了刘霸贤暂守,带着道氏兄弟和陆士元就去追段晖和公孙五楼。

段晖见虞军追来,本欲整军迎敌,怎奈蜀军众心溃乱,根本不堪一击,一路败逃,直到国都山阳城下。

慕容范没想到萧云朔会打到山阳城来,赶紧带了人退守城内;萧云朔立即命大军环城筑长围三丈,把个山阳城围得水泄不通。慕容范仓皇无计,赶紧召了百官商议对策。段晖进言道:“百姓之心,在于主上一人。如今城已被围,若闭门坚守,待粮草一尽,只有等死。不如将宫中金银财物拿出来,设下重赏,求可与大虞力战的死士。陛下再亲率人马,与萧云朔决一死战。如果上天助我,必能获胜;倘或天灭我蜀,力尽而死,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慕容范自然不想死?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