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气干燥他没怎么犯过,回国后住在半山上的新建大宅,那几年还好,只是梅雨时节有一点不好。邵老爷子也怕以后病了太过麻烦儿孙,这方面就听从大孙子的安排了。
邵老爷子的土豪大名(邵家集团公司的名义老大)在村里和邵家员工中那是如雷贯耳,这村子能建起来有大半原因在于他老人家的慷慨解囊,别说他家多要了座房子,就是占着一个山头,别人也不敢多有意见。邵二叔三叔们还怕老头子住的窑洞房小了不舒服,直说让邵文柏选座大一点的,最好跟他们比邻而居,方便他们做晚辈的在老头子跟前尽孝,邵文柏对他们说这是爷爷的意思,邵老爷子也亲自给二叔三叔说了一些话,他们才不再反对。
现在邵老爷子说:“这事我记得,我那时想,老赵他们都住山上,那我也住山上。现在看山上好啊,可以看看风景。你二叔三叔家一大堆亲戚,我不耐烦每天都见人,选这里偏一点小一点不惹眼,还清净。”
他跟大多土豪一样,喜欢依山而建可以看远处风景的房子。现在他在村里不管事,儿子们都独立成户主了,各有各的家事,还附带要照管着一大堆关系户,他觉得没必要像以前一样聚居在一起。家里有林伯陪着,有孙子们孙媳在跟前孝顺,这已经足够了,闲睱时还能走去附近找老友们聚聚,邵老爷子表示对房子和目前的生活很满意。
邵文柏继续跟他们说分房子的后续,说来也颇有一点喜感。
解决了村里人分房的事后,基地开始正常接纳外来的人,这些人都是村里人的亲友们。村民们通过电话和网络告知他们大岗村的村址,让他们自行搭客运车站的车到乡镇客运站上,然后他们再打村委的电话转告村民,村民到村委处申请接纳关系户,村委就安排车子把人接回来。
目前村委还没有限定每家每户可以叫多少关系户,村里空余的房子还很多,一直在不停地建新的,所以村委们暂时就不在这方面卡名额了。只是设置新的村规,告知村民们,他们可以叫人来村子避难,但把人叫来了就要负责管好他们,让他们不违犯村规。一般小违规的事情村里只是开违规单了事,但犯罪情节严重的像杀人放火之类,那就要实行连坐制,除了犯事者的一家被赶出村子遣回乡镇政府,连带着他挂靠户口的人家也要受到一定惩罚,比如扣工分,调岗之类。
有了这项规定,村民们叫关系户来之前都要衡量一番才做决定。亲人们是一定要接的,到时候有家里的长辈管着,有村规约束着那还好说。如果是朋友类人家,不是他们信得过的良民朋友,村民们还真不敢叫来村子里,把信得过的朋友死党叫来村子之后还颇费一番心思跟他们解释了一下村规,让他们千万切记不要违规。
其实,村子后期外来的人家,都是在市里过了一段干苦力的时期,市里的避难房工程他们也了解了一个大概全貌。来到大岗村,一看到大岗村的村貌,个个颇经受了一番视觉上的升华和心灵上的洗礼。他们求着住下安家落户都来不及,哪里会脑子想不开去做违法的事,再说了,他们平常也是个良好市民,不会因为环境突变而性情大变。
只是村里后来的人所住的房子,是听从村里房管处的人统一调配安排的,标准照样遵从人均面积限定。有些房子住了一户人家,有些几户亲人合住,哪里有适合的房子就往哪里安置,不分山上山下。看到这种安排方式,村里最先挑房子的子户或从户人家,心里立马平衡了,舒坦了,觉得占便宜了,也更自觉维护村里的秩序了。
听到邵文柏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个人都笑了。真是有对比才知高低,人心有时候,是个很微妙的东西。要是换他们自己身在局中,估计也会有一样的想法。
第22章 信誉卡
“那他们刚来的人家,没在村里工作过也是要扣工分的吧,这岂不是扣得很厉害?”年越问。他还是惦记着扣房款这件事,这方面他近墨者朱,一直是小平民思维,只看得到眼前的钱。
“扣,当然扣。没钱先欠着,慢慢还。我就怕他们不欠,以后支使不动他们。”邵文柏笑,黝黑的脸露出雪白的牙齿。
村委规定,不管新人旧人,住村里的房子都要刷工分的,哪怕是新来的没有工分,也要先把户口本里的所有村民卡刷了负分再说。前期村民们,户口本里的成员一般都有几个挣工分的,几张工分卡凑在一起,扣房子工分是足够了,而且他们分了房子后还要继续上工,所以不致于扣成负分,或者负分太多。但新来的人家就不一样了,工分卡是零起步,户口本里的成员只要是劳动力,房子的工分就均摊到他们新发的村民卡下,人人不落空,个个皆房奴。
“这房子扣工分我试过了。”林伯说,“昨天我找儿子,开通激活了工分卡,然后把我儿子家的房款也一齐扣了。不过我们家的工分卡两个人凑起来够扣,还不是负分。”林伯说起来也是一脸庆幸。他在邵家工作,他儿子之前为大岗村在港岛调运物资,这些都算工分的,有这些工分作底子他才够扣房款,不致于刚来村里就成了个穷光蛋。
林伯想,他和儿子家算是好的了,家里带来的东西足够,工分还在稳定挣着,现在在村里,也算得上是家底殷实的人家。不致于像有些新来的人家,缺少大多东西,什么都要刷,亲戚们想多周济也不行,东西都是限户定额购买的,还不许代刷工分。系统精明着呢,超市所有的商品都有特定代码的,同一张工分卡刷过了一次就不许刷第二次相同代码的东西。产品不可以重复购买,工分也不许转账,从源头上掐死了某些人指着亲戚周济过日的念头。
邵文柏说过,村里不养闲人。哪怕有些人好吃懒做有亲人兜着,也要看这亲人的其他家人忍不忍得下去。村委们是希望村里的人个个都能自食其力,不要指望别人的救济。真有困难的人家,村委们也设有一定的扶贫济弱政策,关键时也会扶一把赤贫的家庭。但村委首先是希望村民们自己,本身要立得起来。否则的话一扶再扶,就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
“哎,我还没有激活我的工分卡,这么说房子没扣我的工分。你们的工分够扣房子吗?”年越问邵文柏。
“够,怎么不够,我们三兄弟工作时间长,在村里的工作资历是最深的,扣完两座房子的工分,还有很多余额,绝不会有负数出现。”邵文柏自信地摆摆手,笑话,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在村里混成负翁?
“那还好,以后的家用工分我也能出一部分了,如今我也是能养家的。”年越面带得色地说。他从村规看过工分评定标准,他的医院工作可算是高工分收入那类。以前跟邵文柏比,他挣的钱少,在家用上的付出可谓杯水车薪。现在可就不一样了,这村规和工分制真是设定得太好了。
“行,以后这家就交给你养。”邵文柏笑说。
“这人到底不一样,我昨天听儿子说了些事,说有些人开始来了村子是不愿意上工的,后来还是你们村委有办法,把人都整治下来了。”林伯对他们说。
“啊?还有这些事?”年越扭头问邵文柏,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人敢不工作,这些家伙可真不怕死。
“有,村里什么人都有,你现在看到的村规和工分制度是后来慢慢完善下来的,以前没弄好时也是有人想逃工的。”邵文柏说,又跟他们说起了村里的一些发展历程。
这工分制度开始实行时还不够完善,有些外来户是不积极上工的。他们以前被太过娇惯,来了村子后对苦力活各种不适应。有些人就偷懒装病不上工,或出工不出力,又或者尽挑一些轻松的工种干。他们也仗着有关系有物资,对村民卡上的负分视而不见,有些人还笑说如今欠钱的才是大爷。村委实施了限水限电政策后,才把这帮大爷逼去工作。
村委们设置村里的工种时,也考虑了男女体格不同,各人所学专业和技能不同的情况,尽量让村民们选对口的工作干,对一些文职工作,限定了只有女性才能申领,如果是男性想申领,必须出示医院的体检证明,说明本人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适应体力活或重活。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些家长过度宠爱儿子,把好好一个大男人养成娇儿的情况。
还有村委为了村里不出现一人赚工分养全家养懒汉养娇儿的情况,对水电规定了人均限购额。现在村民在村里购买水电很方便,到供电所和水厂用工分卡在POST机上刷工分购买即可。村民卡的芯片已经记录了他们的房子信息,刷了工分后,供电所和水厂的系统会自动根据POST机上的交易信息,给村民的房子配备相应额度的水和电。每张村民卡一个月内只能买一定的量,不能超过标准,想多买系统就会禁止刷卡,不管卡里有多少工分都不行。工分现在也不许个人之间转账,村民想来个暗渡陈仓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