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明朝好女婿 > 第236部分

第236部分(1 / 2)

>  先前苏木故意让宗真将肖秀才发财一事的消息放了出去,刚开始的时候沧州百姓还将信将疑。但经过王里长、何处暑等人的现身说法之后,百姓都信到十足,毕竟,他们手头赚得的真金白银做不了假。

同样,那天购买了沧州发展银行盐票的一百多人各自有三十两利润进帐。这么多人,只一天工夫就挣到了寻常人需要一年才能赚到的钱,这样的财富机会怎不叫人眼红心热。

于是,第二日一大早,宗真等人还在家里睡觉,就被门外的喧哗声给惊醒了,开门一看,外面那条街上已经堆满了背着包裹的顾客。见了掌柜的,都齐声大喊:“宗大侠,我们要买票!”

看人数,比起昨日还多了些。

忙了一整日,几乎没有吃饭的空闲,到晚间一清点,又卖出去三百来张,三万两现银入帐。

看到这银子入流水一般进来,太康公主的眼睛都笑弯了,连声道:“苏木,皇帝哥哥说你是个理财能手。本殿以前还不以为然,以为你不过是能写几手好诗词的才子。却不想,真真是个经过至用的能手,连这种法子都想得出来。我算算,咱们银行今日又多少利润可赚。”

苏木淡淡地说:“现在不过是开始,早着呢!这赚钱的事情,第一桶金总是叫人兴奋的。再以后就麻木了,也不过是一个数字游戏。可惜你是个女子,否则,以你的身份和才能。将来未必不能把持住整个大明朝的经济命脉。”

他心中也是觉得可惜,说句实在话,太康公主文青的另外一面却是难得的商业才华。很多现代经融理论,苏木只说一遍,太康公主就能飞快地理解,并举一反三。

实际上,就连苏木有时候也一通半通。

太康难得地娇柔一笑,好象有些腼腆的样子,嗲声道:“别这么夸奖人家嘛,多不好意思。”

看苏木一脸的难受,太康公主的声音更是腻得化不开:“谁说女子就不能经商了,只要太后和皇帝哥哥愿意,这生意咱们就一辈子做下去。长芦的盐票要发,将来两淮盐、浙闽盐也可以搞嘛!苏木,你想想,若是天下间所有的盐都通用一种盐票,那又是何等的光景?”

同后世卖彩票一样,银行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提成,至于放贷吃息,以及铸币税还谈不上。

不过,如此火暴的生意,细算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这还是开始,未来的光明前景一想,都叫人大大振奋。

苏木抽了一口冷气,这个太康野心还真是不小啊!

接下来两日,在高额而稳当的利润刺激下,发展银行的盐票销售依旧热度不减,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一万两;第二日,三万两;第三天疲一些,只卖出去两百六十张。

但到了第四天,却来了一个爆发似的增涨,竟一口气卖出去六百张盐票,六万两现银足足用了三两马车才解送去了盐司银库。

看这个趋势,盐票一物已经彻底被沧州人所认同了。

苏木这几日没事就出入茶馆酒楼调查市场行情,得到的消息令人振奋。当初他跟吴老先生商量定下一百两一张的面额,为的就是防止挤兑。但这么高的入门门槛还是挡不住市民们发财的热情。一百两银子对普通人家来说确实有些困难,但古人都是大家族,一个家族拿一百两银子出来还是可能的。

基本上,一姓人家将手头的闲钱都掏出来买票换盐,然后卖出去换取利润。卖盐得钱之后,再族长的主持下,按照各家所出股本的多寡分配。

到现在,几乎整个沧州的中下层阶级都被裹入了这场财富风暴中。与此同时,一个接一个荒诞不经的发财故事也在沧州城中流传开来。肖秀才就不说了,他是第一个发现盐票漏洞之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理应大发一笔。至于比肖秀才更玄乎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某人拿出一百两银子,一口气干了三天,就将手头的资产翻了一辈;某个老太太将自己的棺材都卖了,又泼出去老脸不要,四下问亲戚借钱,最后筹得一千两银子,只三天时间就从一个穷老太婆变成富翁,欢度晚年,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老太婆这个例子在先,沧州城中一夜之间突然有了钱荒的迹象,要借钱,却不是那么容易了。道理很简单,我若是有钱,自去买盐票发财,谁肯犯傻借你?

至于高利贷,更是不好借,真算起来,高利贷那点利,还真比不上买盐。

不过,这事叫太康公主看到了商机,沧州发展银行有发展出一项新的业务:贷款。

利息嘛,比起高利贷却要温柔许多,每月三成利。也就是说,你借一百两银子,一个月只内归还,得还一百一十两银子。

当然,得用房产、店铺和土地做为抵押。

这个贷款项目一出,苦于没有现金的普通百姓自然是趋之若骛。到第七天的时候,发展银行一口气竟放出去二十万两银子的贷款。

想比起包销盐票的那点提成,这才是真正属于正德皇帝、太康公主和苏木的利润。

光这一笔,太康公主算了一下,一个月就能为银行带来六万两的收入。三个大股东一人就有一万多两银子的入帐。

看着手头这一大叠契约,太康公主看苏木的眼神越发地诡异,笑眯眯地说:“这生意做起来还真够味啊!”

苏木点头:“盐票不过是一种货币,就目前而言倒看不到利润增长点,毕竟是一个长期行为,以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为时间单位。但贷款利息却是实实在在的收获,放贷款,才是一个银行应该干的事情。咱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建立沧州发展银行的信用。不要小看沧州民间存银,真正的大户们还没有动呢!”

太康公主连连点头,这一阵子作为银行的首席执行官,负责所有的日常事务,她明显地瘦下去一圈,眼睛变得更大了。

好在又过了一日,林老板替苏木雇佣的伙计和帐房先生都来了沧州,这让太康公主终于可以喘一口大气。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户入场

同时来沧州的还有一个老熟人,孙臣。

看到这个同窗密友,苏木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子相,你怎么来了?”

孙臣大半年没见到苏木,看到他也是异常欣喜,呵呵一笑:“听林老先生说子乔这里缺少人手,就过来了。怎么,你不想用我?”

苏木搓着手:“怎么不用,你能来,我欢喜都来不及呢!不过,你是一个秀才,若在我这里,怕是耽搁了你的学业和前程。”

孙臣:“什么学业前程,我这次回保定已经想得明白了,如子乔这种惊才艳绝人物,世界上也没几个。世上读书人千千万万,说到底也都是平常人。童生能够考中秀才,那是百中取一;秀才考中举人,又是十中取一。就我保定府而言,上万学子,每三年能中举人者也不过十人,很可惜,我孙臣不是那十分之一,更别说进士了。中不了举人不要紧,可这日子还得过下去,毕竟,孙臣上了父母高堂,下有妻子儿女需要养活。为了供养我读书,家中已是赤贫。现在,是孙臣报答他们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孙臣动了感情,眼圈有些发红:“这次,孙臣本打算进族中的商号就职。这次林老板回保定雇人,一听是子乔你的生发,自然就过来了。子乔你也别当我是个吃闲饭的,君子六艺中,算术我可不赖,要不,你现在试试?”

说罢,就拿起一只算盘,麻利地打起来。

苏木一把抓住他的手,笑道:“不用试了不用试了,我这里还有两家分号,你负责一家。将来,搞不好在京城和南京都要开分号,到时候免不了要请你去主持。”

孙臣笑道:“我的薪水可不低啊,实际上,我们孙家培养的子弟,成年之后若科举无望,大多会派出去掌管家族的产业,每月三两,咱们虽然是密友,但话要说到前头。”

苏木:“自然,其实,我这银行薪水倒是其次,若干得好,年底的分红才是大头。对了,还有一事,我在沧州用的是梅富贵这个名字,记得保密。:”

正要解释,孙臣却点了点头:“用化名自然最好不过,子乔你将来是要中进士的,若经商,怕是要坏了名声。”

说完,苏木就将太康和宗真叫过来,介绍孙臣给他们认识,从这一刻起,孙臣算是正式成为了沧州发展银行的核心决策层的高管了。

孙臣一见到太康的美貌,不觉大为震撼,下来之后悄悄问苏木:“这可是子乔的红颜知己,胡家那边怎么说,胡小姐可不是个好相以的。她爹现在有红得烫人,凡事你得多多小心。”

苏木苦笑,这事还真没办法解释。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投帖。

接过来一看,却是沧州知知州关继宗,帖子上说,请苏木过去说件事。

苏木和关知州已经有一阵子没见面了,说起来,以前在巡检司的时候,两人关系还不错。关大人对他苏木也诸多维护,这次发帖子过来请,语气也很客气。

其实,现在的苏木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完全可以直接派和衙役过来传他去州衙问话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