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县衙的人并不多。狄怀英数了一下,大概只有十几个人,其中,称的上大型商户的三家人只来了何家一家。商人大多数精明,此时县衙王大人相邀,多半是为了这次难民一事,他们当然是不会傻到来这里任由王大人宰割,其他的小商户却是无奈,没有办法只得前来。
这何家之所以也来了,并不是他觉悟高,而是因为,这何家是王大人夫人的娘家,怎么也会给他一个面子,如果提出让他捐粮,估计也不会同意。到这里来,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吧了。
狄怀英冷眼看着这些商户,与父亲对视一眼,向王县令走去。
王县令正同何大当家的谈的火热,瞄道狄怀英来了,对何大当家使了一个眼神,笑着对狄家父女俩打招呼道,“人基本都到齐了,就等你们了。”
狄老爷恭敬的行了一礼,“让王大人久等了。”
狄怀英也行了一礼,眼神慢慢的瞟过旁边的何大当家,特别是看到他那双精明的眼睛,商人重利,没有利益的事情肯定不会做的,让他们捐粮出来,只怕是在他们的心口剜肉。
心中想着如何才能让这个狡猾的跟狐狸一样的家伙同意自己的做法,狄怀英跟着父亲坐在一旁,等着王县令开始主持这次商讨捐粮的会议。
作为一县之主,在关于如何解决这批难民,还是有责任的,因此也不敢马虎大意。清清嗓子,他站起来对前来的十几位当家的笑着拱手道,“各位都是大忙人,让各位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一趟,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各位在这太原城都是属于有头有脸的人,本应该本官上门拜访,不过呢,本官的确是有要事相商,事态紧急,因此只好麻烦各位走这一趟。”
他这话一起头,就开始有几个人眼神开始不对。狄怀英冷眼看着这些人,心中生出一种悲凉和愤怒。
王县令像是没有看到这些人的脸色似的,自顾自说道,“自从边关战事一起,边城的老百姓开始大量向附近的城镇转移,就太原县城而言,这半个月已经涌入几千人,这对于太原城来说,是实在是个巨大的负担。本官已经上奏朝廷,想必救济的银两和粮食很快就会下来。只是朝廷的救济也不知道具体的时间,而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便是这些难民聚集,如果再不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只怕会有动乱。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县衙的储备粮食并不多,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踊跃的捐款捐粮,解决这燃眉之急。”
待王大人说完,这十几人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王县令看了狄怀英父女两人一眼,脸上浮现出尴尬和郁闷的神色来。
那何大当家的听后,虽然很给面子的没有提出反对的话,也没有跟人窃窃私语,但是看他一心一意喝茶的样子,摆明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那十几个人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姓陈的当家站了出来,对王县令拱手一礼道,“王大人,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是现在既然朝廷已经送了物资下来,只需等着便是。虽说捐点钱财粮食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这也是我们一分一毫赚来的血汗,捐给那些难民,我们自己吃什么喝什么,难道朝廷也会救济我们不成。”
两外一个王姓掌柜的也附和道,“王大人,这城中这么的难民,就算是将我们家底掏空了,只怕也养不起,与其这样做无用功,还不如催促朝廷的救济,这样还省事一些。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其他的人也都符合着说话。
这些人竟然如此不给面子,王大人的脸色黑的跟锅底有的一拼。他张了张口,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看了坐在自己不远处的何大当家,挤出一个笑容道,“何兄如何说?”
何大当家这才像是刚听到他的话,笑眯眯的将茶杯放下,轻描淡写的回道,“既然王大人有令,我们又如何敢做那不仁不义见死不救的小人。只是这做善事都得是量力而为,对吧。因为这场战事,我们的生意多有损失,现在都是亏着本在做,就拿粮食来说吧,最开始高价进购到现在有价无市,逼得我们不得不关门,所以说,如果说要捐,肯定是要捐,只是捐多少,也只能量力而为了。”
这话说的合情合理,此话一出,让王大人碰了一个软钉子,却一句话都反驳不出来。这样一来,王大人出师未捷身先死,只得将目光看向狄家父女两人。
第二卷 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三十七章 静王归来
第三十七章 静王归来
狄怀英看不过去了,笑着站出来看着何大当家说道,“何大当家真是太谦虚了。记得好像在半个月前,何大当家的和太原其他商户一起,招用了不少的男子做事,不知道是做什么事情啊。”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在场的就有五六个人变了脸色。
何大当家的双眼闪过精光,不过还是自在的微笑道,“我竟然不知道女神捕除了破案,还喜(…提供下载)欢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难道我们招些人手做事也要女神捕同意吗?我朝好像没有这个规矩吧。”
狄怀英微微一笑,眼神狡诈,“你要做什么生意,招用多少劳力,我的确管不着。可是,你们每天运回来那些东西……呵呵……如果我说出来,岂不是让何大当家刚才说的话有了矛盾。”
何大当家的眼神变了变,不过,随即又满不在意道,“我们老老实实做生意,又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情,难不成狄捕快还想要问罪不成?”他故意将女神捕变成了狄捕快,这称呼上的改变,让他话中的意思却变化了一番。
狄怀英也不气恼,笑容满面道,“何大当家言重了,我可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既然大家都是商人,那么,我就谈谈你们商人感兴趣的事情。这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太原城,大大小小的商户一共有五十六家,王大人这里有一件让大家发财的事情,准备让大家一起分享,可是今天到县衙的,一共用也只有十八人,连人数的一半都没有。虽然如此,但是发财毕竟是少数人的事情,你们今天选择来了,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跟发财有什么关系。谈到利益的的时候,这些商户明显有了听下去的欲望,不过,眼中的疑惑和惊奇是少不了的。他们将目光都看向王县令。王县令虽然心中也打着小鼓,不过狄怀英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而且自己也交给她负责了,也只得将这些目光全盘接收,还做出一副自信满满笑容满面的样子,点头说道,“狄捕快说的对,正是如此……”
如此什么,他却是说不出来的,于是将目光又看向狄怀英,“至于这具体细节,就让狄捕快给你们说说吧。”不过,眼神中的警告是不必可少的。
狄老爷忍着笑,拉了拉狄怀英的衣袖,示意她可是要注意些说辞,可千万别让王县令下不来台。
狄怀英对父亲做了一个你放心的眼神,这才继续看向周围的商户,清清嗓子笑意盈盈道,“大家做生意,图的是个什么,还不是图赚钱,将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最好全国都开有分店,成为大唐第一商户。可是这么多人的人,竞争也很强烈吧。如果说,我们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比别人多一些竞争力,这个目标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这话一出来,这十八个人又开始交头接耳,当然,依旧除了老神在在喝着茶的何大当家。不过,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何大当家眼里闪过一丝亮光,连嘴角都微微勾起。
那陈大当家的最先站出来,不屑的说道,“王大人,我们是尊重你是这太原城的父母官,才放下一切过来的,没想到,王大人竟然如此对待我们,正是让我们心寒啊。说什么好处,什么机会,什么发财,还不是让我们捐钱捐粮。别说这些事情不是我们的责任,就算是,也不该将我们当做傻子一般戏弄。”
这话火药味十足,让王县令和狄家父女三人变了脸色。这是要翻脸了。
狄怀英冷笑,“陈大当家好大委屈啊,难不成,王大人将你请来县衙,还是苛待了你不成。这县衙的大门没有关,如果陈大当家要走,我们绝不拦着,不过,我可的提醒你一句,如果出了县衙这个大门,可千万别后悔。这样的好事,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
这陈大当家鼻子里哼出一个单音,看了在座的十余人,“你们要在这里听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的话就听好了,反正我是要离开了。王大人,我家中有事,先走一步。”说完,转身就走,一点情面也不给王县令留。
有他带头,原本就有些想走的人也跟着站了起来,那与何大当家有生意往来的几个商户本想跟着走了,可是看他那么镇静的喝茶,怔了怔便镇静下来。
经过这么走,原本来的就不多的人,现在更加的少了。狄怀英看着老神在在坐在那里的何大当家,笑嘻嘻道,“还是何大当家有远见。”
何大当家微微一笑,“你说你的,我在这里坐一会儿。”
狄怀英语塞。这何大当家果真是个老滑头,自己说出具体的东西,他就不会表态,看来,得给他一点好处他才会点头。思及此处,她依旧笑眯眯的,像是没有感觉到他话里行间的算计说道,“何大当家就算是坐在这里,也给了我们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