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一出,香美城这里的情绪明显就更高了:船来了是高兴,船开始做生意那才是狂喜,这就意味着一整年的辛勤劳作到了收获的时候,新鲜的商品将源源不绝地从船上运下,成为大家的财富。徐船长这么爽快,让人对她也就更有好感了。
同时,更是急不可耐地等待着明天估价表的出炉——这张表将是本次贸易的参考价格表,对双方货物都列出价格,作为大宗供货商,谢黑檀也可以和徐明月讨价还价,但余地不是很大,而他们商议出的最后价格,就会是这一次交易季的最终价格,如果百姓对这个价格不满意的话,那就只能把棉花带回家去——当然,现在也多了一个选项,那就是留下来,等一等或许会返回的弗朗机人。
虽然在开价前讨论此事,似乎是有点儿抬价的味道,但谢黑檀犹豫了一下,还是觉得非得提前说明不可,否则,如果两边开价出入太大,恐怕会引起不测的反应,正好话头赶到了这里,他也就引着徐明月道,“船长,我有事要禀告——我们回城里谈?”
“是弗朗机人乱开价的事情吧?”
徐明月并不吃惊,谢黑檀就知道大概麻林地也有此事了,他和岳父交换了一下眼神,见德伊本微微点头,心下也有底了。点了点头还没说话,徐明月便起身笑道,“正好,我这里也有个小问题,要预先告诉你——别紧张,都不是大困难,咱们一起想法子解决嘛!有六姐做靠山,难道咱们还能吃亏了不成?”
对谢黑檀这样的人来说,六姐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恩人了,的的确确就是近乎于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尽管他理智上也知道,远在非洲,要得到六姐的庇护很难,但这并不妨碍他因为徐明月的话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船长说得对!倒不信了,区区弗朗机人那么些船,难道还能在我们买地的庭院里,玩弄什么鬼魅伎俩,作出什么妖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倘若他们对六姐存了歹意,此番,定要叫他们有来无回!——走,我们城里聊!”
第1203章 一张白纸,三根画笔
“果然,麻林地那里,也得到了弗朗基商人的邀约啊......这下就完全说得通了,我们吉非号在果阿所受到的阻碍——如果那位阿方索总督没有阳奉阴违,和欧罗巴总部对着干的话,这些就全都能连起来了。”
香美城的节庆,往往人们会走出城墙,到海边来举办篝火晚会,理由是很显然的,那就是城市规模很小,而且城中的建筑简陋。
经过二十几年,几代人的经营,香美城拥有四面完整的城墙,以及一个船只修理厂、一个棉花储藏库,就是这样的建筑规模,在东非沿岸的港口其实已经算是很够看的了,也是因为把精力都放在建立公区上,香美城的城主府,甚至还不如敏朝大户人家的几重院子,就是一个简单的小四合院,距离香美城管理办公室——也就是香美城衙门所在很近,大概就是两分钟的路程。
要说有什么特别的,那就是它是香美城难得的砖房,除此之外,别无值得一提之事,甚至连电灯都没有——主要是灯泡太容易坏了,尤其是经过长途运输之后,损耗率甚至能达到惊人的九成,除了身毒的王公贵族,以及大食、君士坦丁堡的哈里发之外,一旦离开了南洋,几乎没有人能用得起电灯。
就是哈里发他们,在电灯交易上也显得斤斤计较,不像是从前,对于损坏的货物一丢了之,他们常年攒了坏掉的灯泡,要求以较优惠的价格将它们返厂维修去换灯丝呢。
好在煤油在买地是便宜的,而且,因为航运发展的关系,把桶油送到非洲来的花费,没有想像得那么高昂,要不然,现在的香美城,晚上除了火把之外,连蜡烛都不会有太多的,起码,是不会作为一种常用的照明方式,在百姓中间铺开。
如今,香美城的百姓晚上能用官船每年带来的新式蜡烛,城主府这里也可以同时用两盏油灯照明,谢黑檀、德依娜和德伊本、徐明月、章量、老褚、老李,七个人分别聚在两盏煤油灯前——大家舍不得用地图,怕被煤烟熏黑了,便干脆找来白纸,徐明月运用自己的记性,把这一带的海岸线简单地勾勒了出来,说到这里就点到那里,加上标注,介绍着弗朗机人的谋划。
而谢黑檀等人,也很快就都恍然大悟了,因为弗朗机人的计划算不上很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大事上,其实容不下太多阴谋,或许一城一国的政治,可以通过暗杀、阴谋来操纵事态走向,但要说弗朗机人有能力操办横跨东非、南亚和南洋、东亚的十数暗杀的话,那就有点太看得起他们了。实际上,就连眼下这最简单的阳谋,这不就有人事前来给买活军露底,因此并没有能成功吗?
“只要阻碍了祖国和我们东非海岸线之间的交流,不用太多,光是一两年时间,就足够给出慷慨价钱的弗朗基商船,提高它们在本地百姓中的地位了。”
说穿了,其实就是这么一句话而已,谢黑檀说破了之后,大家也都明白了过来,并且因此而纷纷展开了自己的阐述与想像,“甚至,弗朗机人还可以趁此机会,扶植本地的一些亲善势力。”
“我们香美城是小城、新城,几乎所有百姓都是建城之后,逐渐开化、依附过来的,暂时还不会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但麻林地就不同了——父亲,麻林地的几个酋长,可能开始和弗朗机人走得很近了吧?”
德伊本点了点头,表情也有些凝重,他补充说,“不过,暂时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我是在徐船长到达之后,听她说起了果阿的事情,发现这不是简单的施恩,才想着和她一起来香美城,和你们商议一下对策。”
别看德伊本已是五十多岁的年纪,看似垂垂老矣,但他的中文却是相当的地道,事实上,在接过国王之位以前,他正是第一代前往买地的麻林地留学生,当时德依娜也是被他带到买地去,并且在买地和谢黑檀相识的。
别看这几个人肤色都黑,但说起汉语来,都是口音纯正、引经据典,谈吐比很多买地的年轻活死人都更像是老式读书人,这是因为他们离开买地之后,买地的语言风格又有了相当转变的缘故。
德伊本能在若干国王之子中,得到拥护登上王位,谢黑檀被委任香美城新任城主的职位,也都和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关——自然,谢黑檀的委任也明显和他的婚姻有关,在香美城由他上任做城主之后,来自麻林地的照顾的确比从前要频繁了很多。
如此的出身,这帮人的立场,也就不用多说了,如今东非海岸这里兴起的渔港,几乎都和买活军沾亲带故,而德伊本也是坚定的买化派,面对弗朗机人隔绝中非交通的图谋,他比吉非号更加着急,否则也就不会忧心忡忡地随船南下,找女婿商议了。“得做点什么,不能让弗朗机人肆无忌惮地施展手段,麻林地还有他们的信徒!”
虽然他的名字有星月教的痕迹,但德伊本对弗朗机人和移鼠教却并不陌生。和香美城不同,如麻林地这样的交通要道,自己又没有发达文明的,自古以来,就很容易受到周边大国的势力影响,本能地从他们那里汲取文明。
譬如说麻林地对于三宝太监的怀念,以及对汉人的亲近感,自认为是汉人的部份后代,就表现了当地人的这种倾向,他们倒并不觉得被外族统治有什么丢人的,只要对他们还过得去,就很乐意接受,因为被统治带来的好处还是不少的。
一般来说,外来种族留下的后代,在当地都会被轻视,往往倾向于隐藏这段历史,但麻林地则不同,那些和当年被留在麻林地的汉人成亲生子,留下来的血脉,还是很以自己的背景为自豪的。
这样积极被浸染的国家,很容易就能接受寻找新的宗主国进行朝贡臣服,换取先进的工业品,同时,他们的土地,对于一些自己没有好地的国家来说,倒也很有吸引力,汉人不来了之后,麻林地便逐渐受到了大食的影响,开始信奉起星月教来,德伊本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星月教,麻林地也有星月庙,在敏朝闭关锁国之后,他们就主要和大食、奥斯曼国打起交道来了。
不过,在德伊本从幼年长大的这段时间里,弗朗机人和移鼠教,也变得活跃起来了,弗朗基的商船来得比往年要频繁,因此自然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宗主国大食又陷入了内乱之中,朝贡变得无利可图,反而是弗朗基商人,和他们做买卖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既然想和他们做买卖,那就要接受他们在本地传教,而麻林地的王室,对宗教的态度是很开放的,就这样,在传教士的手段下,麻林地多了不少移鼠教的信徒,甚至也到了德伊本的父亲不得不重视起来,思考着要不要让下一代中的几个小孩去改信移鼠教,制造一些可能的程度。
这种现象,中断是很突然,当然,他们无法感知到弗朗机人在吕宋受到的打击,只知道有些弗朗基的船只,去了亚洲之后就没有再回来,而有几年,弗朗机人心事重重,彼此低声议论着什么不吉利的话题,见到本地人靠近,就警觉地止住了话头——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在麻林地附近收买奴隶的频率,并且提高了价格,一副很缺人手的样子。
有些聪明的麻林地官僚,产生了疑心,有些人则财迷心窍,到处去捕奴赚钱,直到买活军横空出世,那艘满载着黑人的归乡之船,打通航路,从远洋回到家乡,真相这才浮出水面——弗朗机人在吕宋遭受了重大失败。
而最可怕的是,华夏的主人买活军(他们已经完全遗忘敏廷了,影响触及不到麻林地的地方,就犹如不存在),对于黑奴,采用非常宽大的政策,竟还让他们有回到家乡来的机会!
这个政策,震惊了很多人,给了当时还是年轻人的德伊本,很深的震动,让他第一次开始思考种族、民族和故乡,也让很多人坐立不安、大汗淋漓,因为他们发现,卖为黑奴,不再是针对仇人和被掠夺者的终极方案了。
那些被卖掉的黑奴,有机会回到家乡,而且还学会了一身的本领——并且,对于把他们卖掉的人,当然怀着刻骨的痛恨。贩卖奴隶的危险系数大为上升,这让很多胆小的人感到害怕。
而更让他们沮丧的是,很快的,市场也萎缩了起来,弗朗机人的船不太够用了,他们这一次伤到元气之后,用了足足二十年才慢慢地恢复过来,而在这二十年间,麻林地早就逐渐地被买活军给染了色,德伊本去买活军那里留学之后,没费多少劲就成为了麻林地的国王:买活军的船,来的频率比弗朗基商船高(弗朗基商船并非每艘都会在麻林地补给),而且给的东西又好,还经常运回来浑身本领的黑人。
这些人毫无疑问全都支持德伊本,他们有些留在了麻林地,成为了德伊本的股肱重臣,有些则去开拓类似于香美城的据点了,如果说,东非有谁对谢六姐,对买活军最忠心的话,那么,除了这批人和他们的后代,不会再有别人了。
——当然,汉吏不算在内,不过,这些买活军吏目一般都是来出差的,过几年得回去,他们倒很少有在非洲扎根的念头,倒是这两年来,有数千汉人乘船跑到这里来种田,但根据谢黑檀等人的观察,这些新移民对谢六姐未必有他们虔诚。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了,这些汉人村落,眼下不在他们的关心之中。
这帮人聚在一起,商议着弗朗机人的新动作时,利益自然完全是统一的,只是观点则有所不同,徐明月认为,应该培养麻林地发展城防,把守住中非在非洲的第一个口岸,如同桥头堡垒一样:只要麻林地还能在弗朗机人的炮火之下挺住,所有买地的船只在东非就还有个落脚点,之后一步步往南方去打也好,把生意做到麻林地,再从麻林地辗转集散也罢,都有个回旋的余地。
她这一次带德伊本来见谢黑檀,就是想和谢黑檀探讨练兵计划的:火器、小砲,买活军可以给,但运兵来帮着把守麻林地这就别想了,买地缺人,而且很缺,给物资还算是可以,给人那真是抠抠搜搜就没有爽快过。
“你是老水兵了,也算是半个造船专家,不然香美城也开不起船坊。”
她也很直接,问谢黑檀,“对这个计划,你怎么看?能成么?”
谢黑檀今晚听了这么多消息,情绪上已经历经千帆了,但听到这番话,他仿佛还是立刻回到了在买活军海军服役的那段日子,几乎是本能地朗声答道,“克服万难也要成!只要是六姐的交代,我必舍命而为!”
“城主有担当!”徐明月看着也很振奋,两人的距离,似乎一下就被这海军味儿很浓的对答给拉近了不少——他们本来也都是老海军出身,老战友合作,很容易就感到投缘。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德伊本、德依娜两人的表情了——包括章量、老褚,也都有类似的神色,大家交换着眼神,彼此有会于心,只是汉人大多都选择了闭口不言,还是选择把话让本地人自己说了出来。
“这计划,风险很大!”
心直口快的德依娜直接开了口,“按道理,加强麻林地城防,受益的是我父亲,我们本不该说什么,但尊敬的船长,我不得不提醒你,再好的火器也要看是谁在使用——我就这么说吧,小砲来了,或许反而还会让事情变得更坏,你想要掌控亚非交通关口,但我怕最后会引发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