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350节

买活 第350节(1 / 2)

又不能让鲜货商欺压渔民,也不能让渔民宗族姻亲过于抱团,抵抗买地的统治……在广府道融入新体系的过程中,海巡队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要不是有海巡队三不五时的露面,吏目的话在村里就不会那么好使。

也是因此,海巡队的巡逻时间肯定会拖得比较晚,要等村里的鱼获买卖大部分结束了再回来,往往到港已经是深夜九点多,一身的汗水都结了盐粒,身上也带着浓浓的鱼腥味。辛苦是辛苦,但人才就是这样历练出来的,在海军的岗位之中,海巡队算是最锻炼人的,在海巡队干过的兵丁,日后专业出去,大小都能当个干部。

陆大红这一日从海巡船下来时,就已经是半夜十点多了,除了港口这里热闹非凡之外,爬上灯塔稍微眺望一下,城里大部分街坊都已经是一片漆黑,但也有四五处街区还是灯火通明,隐约可以见到人头攒动:有很多都是夜里开市的大宗货物批发市场,称花渡头是一处,这里已经安上电灯了,因此看着特别的光亮,看到的人头,也不是出来闲逛的,都是来大批买花的商人,至少也是千把支起买,若是去临近的州县,那就更是数百盆起拿了。

等这些人拿了花之后,马不停蹄就会搬运回各自的街坊,那些卖花小贩,凌晨三四点就会找他们拿货了,四五点正好开卖,午后花也不漂亮了,就此收歇。为了将就这些终端商人,做大宗批发的商人,昼夜多少是有些颠倒的,也因此,一个城市的商贸越是发达,夜里就越是热闹。

陆大红坐镇羊城已经大半年了,眼见着夜里的羊城灯火渐稠,心中也是欣慰,她从还没完全封顶的灯塔上,踩着脚手架灵活地跳回铁梯子,一路半滑半蹬跳,落到地上的用时比最熟练的工人还快,落到地下时,她的勤务员就来接她了,带了个热乎乎的面包夹肉给她做夜宵,同时又把她视察期间的新闻告诉她,“盛京的建贼想把苦叶岛送给我们……你上船后来信的,六姐叫人去开会,你已经出航了……六姐已经答应了!”

按照道理,这应该是机密,但由于电台机制的问题,通过电台传播的消息,一般不容易做到完全保密,至少很可能会被持有对讲机的办事员偷听,目前买活军也在规范电台的使用。对于情报局的一些保密消息,可以做到不外传,但经由电台传递的消息很多,有些完全不涉密,甚至应该立刻广而告之——比如台风信息这些灾难播报。有些则不好定密级,很显然,建贼主动投诚这件事,密级定得不高,至少在高层勤务员这里已经传开了。

“苦叶岛?就是虾夷地上面的那个岛吗?”

陆大红狠狠地咬了一口肉夹盘——面包这东西,现在也多有叫‘盘’的,就是音译和意译的关系,微咸而多汁的肉香,有嚼劲的面包麦香立刻在口中迸发开来,热乎乎的带了粮食的甜香,有效地宽慰了被海风吹了大半日的胃,别看南边天气热,出海吹风还真该吃点热食,不然身体受不住。她一边嚼着一边听勤务员稍微介绍了一下,便立刻敏锐地问,“那地方是女金的地盘吗?可别借花献佛,把别人的地方送给我们了。”

“听说那是他们的老家那,现在也有许多族人住在那里的。和建州人语言可通,也有不少往来,只是这些人距离敏朝过于遥远了,朝贡非常稀少,被称为野人,也有叫野人女金的——但听六姐那边的人说,下午开会,六姐给上了地理课,李魁芝也有份来旁听了,因为虾夷地距离苦叶岛很近,而且两地的土著是一族的,都是虾夷人,苦叶岛上有野人女金,有虾夷人,双方的关系不差,时常一起对抗驱逐罗刹国的骑兵。只不过,那里距离罗刹国甚远,那边的兵也来得不勤快罢了。”

错过了六姐的地理课!陆大红面上不禁闪过一丝懊恼: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六姐的工作日益繁忙,以前时常开的培训班、茶话会,现在的频次不可避免地一再减少了。虽说陆大红也知道,自己肯定是不会被派去苦叶岛的,但能开阔见识也是不错。

“虽然也有女金,不算他们完全弄虚作假,但野人女金会不会听建州女金的吩咐,这可真不保准。建州人心眼子多——只看那艾狗獾就知道了,真挺精明的,可别到最后讨要了不少好处,却发现到手的不过是个藩属的虚名,不能形成实际控制。”

对决策挑刺,而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这几乎已经是买地吏目的本能了,陆大红也不例外,首先就挑出了不少毛病,勤务员小李也是一一点头称是,递来了一份火封的会议纪要,“我乍一听也是这样想的,估计会上也有人提,明早针对这事还要再开一个会,您先看看会议记录。”

陆大红三口并做两口,把夜宵塞进嘴里,这才明白为什么小李到港口等她,又把夜宵带来了:这要不是小李过来,陆大红肯定先去食堂,再去澡堂,最后说不定直接回宿舍休息了,那明早得知要开会的消息,岂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要当好勤务员,还真得有些眉高眼低的本事,她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表示谢意,也不去食堂了,直接大踏步走回安排在港口内里的海军办公区,啪地一声,打亮了房间里的电灯:这里晚上一直到天亮都供电的,主要是沾了灯塔和装卸货码头的光。

天气炎热的时候,白天也分时段供电,可以开电扇,不过这会儿天气还好,别看之前有说辽东反常和暖,羊城港这几天突然还冷了,让人从哪说理去?至少还得穿两件,像是陆大红夜里要出海,那就得上薄夹袄来御寒了。

会议记录看了一大半,小李从食堂打了一桶排骨粥来,还贴心地配了小榨菜,一碗热热的海带绿豆汤做甜点,陆大红在海上熬了大半天,一个肉夹盘下肚和没吃似的,这会儿吃了一大碗稠粥,肚里方才感到饱足,她一边用调羹调着粥底偶尔可见的干贝(买地军队的待遇是真的好,海鲜上简直堪称豪奢),一面翻看着会议记录,很快便把六姐的态度,以及此事的来龙去脉完全看得分明了。

“如果不能形成实际统治,也要达成名义上的统治吗……六姐对苦叶岛还好,对海参崴似乎非常看重啊……远东高纬度地区无可取代的战略资源,不冻港这东西,有这么宝贵吗……北方地理我还是了解得少了。”

这确实是她的知识盲区了,至于其余的时势分析,没什么陆大红不了解的:盛京之败,几乎已成定局,后续会有人南下投靠买军,这边也早就已经知道了——艾狗獾前阵子疯狂活动来着,既然不可能全部人都来,那必然会有部落的分裂。可以说除了出人意料的献地之外,建州的动向还都在买地的预计之中。

“不过,他们的决策速度和执行力,要比敏朝快多了,毕竟也是刚起家的政权,反应速度就是快,算算时间,头天大军才到盛京,第三天就派使者来,算是分好家了,而且还做了迁移去通古斯的决定,甚至已经有人动身出发……游牧民族还真是迅捷如风,比起来咱们在速度上就不占优势了。”

陆大红不算有火力不足恐惧症,但她也有点儿好强,就属于和谁比都掐尖的那种,速度、火力、士兵素质什么的,有一样比不过对面都浑身难受,她皱着眉在工作日记上做了几笔,思忖着明天的会议得讲一讲练兵侧重点的事,把应变速度再往上提一提,再优化一下标准流程,抠一下细节……

“既然六姐想要这片地方,那就不做拒绝的分析了,的确,送上门的肉也没有不吃的道理。只是要把这句话转成六姐想要的那种历史证据,还有很多事要做,未必会一帆风顺,估计女金内部反对的声音也不会小……”

陆大红若有所思地在‘历史证据’这四个字上划了三个下划线,她感觉自己又一次号准了六姐的脉了,虽然苦叶岛那片完全是飞地,目前看,十年内都只会是遥领外藩,无法实际统治,但还是必须要予以重视,要派能人去签和议,办移交,甚至是定界碑……而且都要有视频记录,最好是拍下纪录影像,作为历史留痕……奇怪,六姐如此看重历史证据,是不是因为在她原来的世界,华夏的领土,尤其是这样的四边之地,承受了不小的质疑呢?

这个疑问并非是此刻生发而来的,陆大红早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问六姐而已,一般来说,总有很多更迫切和实在的事务充塞在脑海之中,譬如此刻,她会议记录还没看完呢,那边就有人来给勤务员送急报了,小李也很快把没有定密级的信封拆看了,进来递给陆大红:

“女金奸细竟胆敢乘夜刺杀我们的联络员!”

虽惊讶,但也不意外,陆大红眉头一皱,“果然,女金内部意见也非常分裂——人呢?人没事吧。”

“没事!”小李也是气咻咻的,“真是不知死活,我们的联络员徒手格斗还没怕过谁呢!直接就把他给放倒了!油皮都没蹭掉!”

“捉拿住这个奸细之后,联络员现场逼问——他说他是海西女金的人,不忿于建州女金把他们的土地送人,因此想要破坏计划——这个人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他说,海西女金的大姓,准备联合北返,回老家休养生息,建州人和我们达成的和议,他们是绝不会承认的!”

“看来,苦叶岛这块肉……我们还真未必能一口吃到嘴里!”

第714章 奇怪的三人组 京城.孙稚绳 孙稚绳被……

“东西可都备齐了吗?”

“备齐了, 大人——这腰封——”

“不是已经有了一个吗?”孙稚绳微微皱了皱眉,旋即也是意会,“罢了, 还是带上吧——这可是夫人那处新取来的?”

“正是, 夫人说是昨夜嘱咐了家下人,连夜缝出来的, 针线有些粗陋,也无甚标志, 尺寸也缝得小了些,若是王夫……王大人不堪奔波, 大人不妨以此相赠。”

这样的细枝末节,又是在自己家里, 没有必要还遮遮掩掩的, 一身青衣小帽, 打扮得利利索索的管家也是说得很直接,孙稚绳点了点头,示意他把腰封送到厅外正在等候的女武师手上去, “走!从公主坟方向出城, 看看谢使者是否已经到了, 正好一起走!”

“是!”

孙稚绳有过带兵经验, 治家一向十分严格, 众家人听了,都是精神一振,齐声应下,犹如亲兵一般,簇拥着孙稚绳出门上马,一行五六人都只带了一个大包裹做行囊, 断无一般官宦出门车马如龙,箱笼堆叠的景象,众人都是面色沉凝,催马而行,片刻都不耽搁,只是在从公主坟买活军使馆路过时,稍稍放缓了速度,那处已经有人在等候了,见到他们来了,也上前汇合。

这帮人中,为首的是个精干粗壮的年轻男子,遥遥在马上和孙稚绳拱手见过,孙稚绳对他还了一礼,也是十分客气,又看了他几眼,心中想道:“谢使者的马术居然很不错,我还当他骑惯了自行车,早忘了该怎么骑马呢。”

事出突然,事态又紧急,两帮人自不会停下寒暄,汇合在一起之后,就从西门出京,又早有三人候在西门外,见到他们来了,都翻身上马,这三人两女一男,为首的女子带了一顶帷帽防护风尘,只能见到矫健身段,在马上腰背挺直,也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孙稚绳见了,这才略放下心来:

一行人预备在四日内赶到盛京前线,这就意味着一天至少要走150里,那就只能是换马不换人,并且不断地甩掉随从了——驿站不能被他们一行人把马都换光了,至少要保留一二匹,最极端的情况,到最后可能只有三名正使能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盛京,其余人都只能在后头等马匹歇过来以后再上路。

如此,使者的身体素质必须过硬,能经得起奔波,而且也要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否则,这不是赶路,这是在索命,真有禁不住这样奔波,大病一场甚至就此去世的,什么时候想要做出点事情,身居个高位,身体都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和军国大事有关,那真是军情如火,倘若没有自知之明,强接皇命,那就是损人不利己,不但自己最后要吃挂落,便连同行者说不定都要受他的连累。

王夫人——或者叫王大人也可,从前深居内宫,又是女子,敏朝这里的风气,也是这几年才慢慢受到买活军的感召和沾染,不再以柔弱顺从为美,在民间门有大量的女子放脚、习武、健身,但仍未形成绝对主流,在孙稚绳这样的老人心中,女子纤纤弱质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虽说他对王夫人这几年的政绩予以认可,也肯定她的能力,但仍很担心王夫人会吃不了这赶路的苦。

今日看来,褪下宽大官袍,王夫人的身形也还算健壮,便暂打消了心中的担忧,对她遥遥行了一礼,待王夫人一行三人汇入队伍之中,又有随从上前验过了文书,催马出城之后,便是轻踢马腹,催马小跑了起来——时间门太紧急了!

要知道,现在大军在盛京城下,还没有入城,这是最好的谈判时机,若是天时变化,又要下雪,大军被迫要强行入城的话,很可能局势又要发生变化,现在买活军已经通过传音法螺占得了极大的先机,必须立刻赶到前线展开谈判,否则,敏军将会极为尴尬,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丝主动权,又要全部丢失了!

不错,这一支构成奇诡的谈判使团,组合的是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三个人:帝师孙稚绳,去年入阁,如今在阁老中发话最是顶用的一个,也是这使团中最为正常的一个人选,建州势力渐强,数十年来,已成辽东一患,拿下盛京,会是对建州局势的一大转折,由不得皇帝不重视,派出阁老亲临主持谈判,这在情理之中。

前帝妃王志忠——这名字肯定是后改的,小名仍旧未显于人前,便是这个大名,也没有多少人敢叫,平时都是称呼王夫人而不名,当面也多有叫王大人的。这是第一批特科女官,现在也是特科代表人物。

此女去买读书两年之后,去年回京主管特科教育,在国子监和礼部都有挂职,于国子监单开了一厅,炙手可热的格物厅,这是组织考生进行高等级特科知识培训的。又在礼部挂职,这是为了到处开特科班,管理那些经过选拔出来,在各地开班的特科生。

自古以来,开班教学,最怕的就是没钱,特科一系,都不从朝廷财政开支,而是内库自己出钱,如此一来,倒也给王夫人办得有声有色,大给内宫长脸,虽然离婚了出来做事,但在皇后面前依旧得脸,时不时被请进内宫坐一坐,甚至陪同皇后出外随喜,圣眷不衰。

此女自然也是个狠人,原是皇妃,后来出来从政,可谓是开风气之先,引来多少士大夫的口诛笔伐?和王夫人一道出宫考女科的不少嫔妃,去了买地便没有再回来,归由敏朝在买使团统一安置约束,只有王夫人回京之后,做出了一番成绩,孙稚绳是听说了的,现在王夫人还在自学,预备过一段日子时机成熟,要谈判引入一批买地的机器,试着在京城附近开厂——

最新小说: 炼狱杏寿郎总受向无节操车 离婚前老公被穿了[ABO] FBI掰弯杀手后互,攻了 网游之倒行逆施 男友中二病又犯了 别有天 农家仙田 星河贵族 [排球少年同人] 非典型追求黑尾 踏月行(修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