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219节

买活 第219节(1 / 2)

清汤里还有一种咸辣辣的味道,也得到了满都拉图的喜欢,他又用叉子卷起滑溜溜的土豆粉送进嘴里,“哦!这味道!”

米粉这个东西,完全是南方的特产,而土豆也才刚刚在西北蔓延开来,满都拉图去年来这里的时候,只吃到了土豆搅团,土豆馍馍,土豆粉、土豆粑粑,还没有进入百姓们的生活,这种清香而又有嚼劲,滑溜溜、香喷喷,嚼着有一股粮食甜香的食物,一下就得到了满都拉图的赞许,“这个东西,如果能够存放得久,值得买,很好吃!”

连歌都不唱了,看来的确是好吃,巴音也回味无穷地向骑士们夸耀,“到了边市,一定要去吃一碗羊汤土豆粉——多洒点辣椒,再放野韭菜,哎呀,那么滋味,真是,真是……”

他们一家人都啧啧地回味了起来,“真是做台吉都不换的好滋味啊!”

在台吉的儿子面前开这样的玩笑,似乎有些大胆,但满都拉图的心情很好,他纵声大笑了起来。“说得对!真是好滋味!如果用肉汤,加上酸菜——哎呀,想着就让人心花怒放的好滋味!”

战士们嚼着土豆粑粑的速度更快了——他们吃不上土豆粉,不是因为巴音一家小气,而是因为这附近没有水源,给满都拉图下粉的水,还是从水囊里倒出来的。不过,大概明天这时候就能到边市了,到时候他们一定要吃上几碗土豆粉去!

短暂的相会,很快就告一段落了,满都拉图还得到了意外的礼物——他一边吃饭,一边向巴音询问边市的物价,没想到,巴音居然把边市的物价总结下来,用拼音做鞑靼语标注,用炭笔凌乱地记在了一个本子上,“汉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记下今年的价钱,明年再把本子带来。”

“好主意!”

但,如果在从前,不是一个帐下牧民能想到的主意,看来,买活军来到这里以后,改变的并不止是本地的生意和作物。满都拉图没有拿走巴音的本子,而是让他手下会说汉话、会写汉字的心腹奴隶毕力格把本子抄录了一份,随后,他打量了一下巴音一家,看了看他的长子。

“今天你招待得很好。”他对巴音说,随意从小手指上拔下了一个绿松石戒指,丢给巴音,“赏给你了——过上几年,拿着它去找王帐的噶力巴,让他安排你的长子来做我帐下的亲兵!”

“谢谢台吉少爷!”巴音大喜过望,帐下亲兵——别的不说,至少代表了巴音家的草场不会有人敢于掠夺,代表他们在草原上可以抬头挺胸的做人。看来,满都拉图少爷治好了头疼病,果然又像是从前一样大方了!

“去吧,去吧,回去放你的羊去吧,不能白吃了你的土豆粉,不是吗。”

满都拉图懒洋洋地挥了挥手,又翻身坐到马上去了,车队又一次行进了起来,巴音一家的队伍退让在一边,恭谨地让他们先过,骑士们都对巴音点头示意,友善地致意祝福,“长生天保佑你!”

这就是鞑靼人之间门的来往,用友善回以友善,一个好的台吉,就该像满都拉图一样宽宏大量,取用了奉献就一定会赐给更多,只有这样,手下的骑士们才会心甘情愿地给他卖命。他们又往前走了一段之后,毕力格策马来到满都拉图身后。

“主子,您智慧的脑袋,一定想出了换取天花疫苗的主意。”

他说话一向是非常中听的,满都拉图哈哈笑了起来,“是吗,说说你的猜测,智慧如宝玉一样的人,看看我们是不是总能想到一块去。”

毕力格先谦逊地说满都拉图的夸奖完全没有根据,随后才说起了正事儿。“打更西北来的马贼,买活军的人手不足,没法应付他们——我们带来了两百多骁勇善战的勇士,正是为了对付他们准备,我们别的什么也不要,只要细毛羊和天花疫苗——智慧如长生天的满都拉图,你更想要细毛羊,还是更想要疫苗?”

这的确是个问题,至于满都拉图带上这么多兵士过来的目的,其实是很明显的:延绥镇的汉人,善守不善攻,最多只能护住边市,无法清扫商道附近的蟊贼。草原野战,那肯定是鞑靼人自己的事情。不过,如果是半年前,台吉一家的目的,肯定是汉人的天花疫苗,但现在,看到了羊毛贸易这样巨大的市场,就连毕力格也拿不准主子们更想要什么了。

满都拉图哈哈一笑,“毕力格,你偶尔也会犯傻,我们想要什么,得看买活军到底带来了多少天花疫苗,又愿意卖给我们多少——当然,还有他们愿意为了荡平这些马贼付出什么。”

他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狡黠的光芒——鞑靼人爽快,但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心机了。“这件事不要着急——在边市说话很管用的那日松,他的弟弟阿必达就在队伍里,到时候,让他去向他哥哥打探打探消息……”

第434章 兄弟父子相会

大草原上, 没有成形的市镇,对于地名的描述也十分的飘忽,人们定位一个地方,不是靠地名, 而是靠时间, 譬如说, 从希拉穆仁草原的王帐,到延绥镇, 快马也要走七天,若是驾着马车慢慢的走,那就要十天半个月的——

在这样的地方, 向导要比关内重要得多,汉人所在的关内, 驿站连着驿站, 而且是有路可走的, 只要在岔路口问问人就行了,可在草原之上,走到哪里都是路,也就走到哪里都没有路了。

一个懂得观察星象, 分辨地形, 记得方向的老向导, 哪怕是老得干不动活了, 地位也比年轻的壮汉要来得高。满都拉图自己就是很好的向导, 和巴音一家相会之后, 他对于方向也就更明确了,他们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又走了两天,这一天再走到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 便见到了远方星星点点的帐篷顶,灰白色的格日几乎连成了海——格日是鞑靼人对于所有帐篷的叫法,只有外族人才叫‘穹庐’、‘毡包’的。

“喝!这可赶得上察汉浩特的那达慕了!”虽然他也听巴音说过了现在边市的规模,但满都拉图也吃惊地叫喊了起来,“这和我上回来时,可大不一样了!”

“规模至少是上回造访时的十倍!”

毕力格很有把握地说,又指点着说出了自己的观察所得,“围栏方向,是延绥镇的方向,那里的边界线从定下来就没动过,帐篷都是往草原这里铺过来的,你们看,已经越过了那条枯荣线,很多帐篷都扎在长草的地方了!”

确实如此,这就足以说明边市的规模扩大了多少了——草原是没有一条明确的边线的,并不是说,跨过这条线,突然间就是极其丰茂的水草了。从草原到延绥镇这里,草是逐渐稀疏的,地也更加坚硬,石头越来越多,虽然还有草,但这里一从、那里一从,很难连成片。这是因为关内的汉人百姓常年在这里活动,再加上气候的变化……总之,汉人定居久了的地方,城镇往外的土地,草就长得不太好,这也是事实。又或者说,一个地方只有不怎么长草了,牧民才会感到没有和汉人去争夺的必要。

这样半是荒漠,半是草原的地方,放牧时是没有必要过来的,但在夏天时却很适合扎帐篷——那些草长得好的地方,土地本来就湿软,夏天雨水一多,那就是一脚一个烂泥坑,这种时候,牧民会直接住在有篷子的车里,不把毡包搬下车了,但集市这样搞可不舒服,在坚硬干燥的土地上扎营,肯定更便利一些。

因此,边市最开始,肯定是在较坚硬的荒漠土地上开张的,帐篷也都会尽量扎在硬地上,但现在,这星星点点的帐篷群,已经蔓延到了满目绿意的水草原上,车队经过时,也可以看到,很多牧民都直接住在蓬车上,没有给自己费事搭毡包。即便有毡包,也多是不大,至少都是一辆车能装得下的规模。

——“这么小啊!”满都拉图不知道的是,当巴图尔返回云县,把他拍摄到的草原风光呈现给谢双瑶看时,这个现在封号已经长到必须分段的统治者,曾多少有些吃惊地这么评价,“我印象中毡包都很大的,至少能容纳个二十几人什么的。”

这样的毡包当然也有,但此时,一般的牧民家庭,更多的还是以这样的小毡包进行组合,大小以一二辆车子能拉着走最合适,因为大毡包的搭建至少需要五六个汉子一起动手,女眷能帮的忙不多——确实是力气活。像是那日松一家那样,能有一个容纳商队的大毡包的,那就说明他们家以前日子过得很好,人口多,现在虽然被排挤了,但还保留了前些年积攒下来的家产,而他们每一次腾换地方时,都需要朋友特意来拜访,帮助他们搭好这个毡包。

边市这里,大多都是一个家庭出一个人,大家招呼着集合起来,往这里来做买卖的,他们带的车肯定尽量是要拉货,有时候连毡包都不带,所以,也还可以看到,边市往西有很多篷车。

往北延伸出去的荒漠上,也有很多半人高的低矮帐篷,外头围着一圈空荡荡的板车,还有马儿们被拴在一起——这是卖了羊毛,还没来得及买货物,而这些人,因为篷车不如板车好装,就连篷车也不带了,只带了收起来不占地方的帐篷。这是草原晚上太冷,必须要有个挡风的东西,不然,恐怕有些彪汉子连帐篷都不会带呢!当然,又或者这家人本来就穷,连篷车都没有,走到哪里都只睡帐篷。

满都拉图这一行人,气派当然又和平常不同了,他们也带了小毡包、帐篷:满都拉图在路上睡毡包车,骑兵们睡帐篷,而到了边市,他们就要支起大格日来了——也就是谢六姐印象中那种到处悬挂装饰,铺着彩色毡毯,可以容纳四五十人甚至是上百人,气气派派的大穹庐。这种大格日只要支起三四个,就可以容纳他们所有人,至于满都拉图,他自己住一个较大的毡包,这也是主子应有的气派。服侍他的奴隶,若是得他的欢心,就可以睡在小毡包里靠门口的地方。

“看,主子,汉人已经在这里盖起房子来了。”

毕力格眼尖地指点了起来:确实,在边市的中间地带,已经有了一栋又一栋的‘拜形’(土房),竟还有两层小楼,而且是平顶的,建筑和延绥镇里的完全不像。很多骑士都感兴趣地打量了过去,草原上习惯了低矮辽阔的视野,哪怕是两层小楼也是很难得的。

大队人马造访,边市当然也不可能毫无反应,远远地已经有一队骑士奔驰了出来,其中领头的鞑靼人,长相特异,双眼湛蓝,满都拉图一见就满脸放光,“可敬的巴图尔!”

“尊贵的满都拉图!”

两个骑士跳下马,大笑着抱在一起,捶打着对方的肩膀,“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我把我的好兄弟给盼来了!我几乎认不出你了,满都拉图,你简直换了个人!”

“正是适合相会的好日子,对你的思念让我动身东来——我的病已经全好了!巴图尔,多亏了你的指点,否则我现在说不定已经长眠!”

虽然巴图尔曾算是这片草原上值得一提的人物,但贵族们都知道,一个蓝眼睛的孛儿只斤,是不配掌管这样大的丰饶草原的,真正能和仁钦台吉掰腕子的,是巴图尔的嫡出兄长们,既然他们都死在了白灾里,那么仁钦台吉也并不会忌讳巴图尔前任台吉之子的身份,反而对他相当的照应,就如同巴图尔也不会记恨仁钦台吉一样,鞑靼人的思维方式,和汉人不是那么的相似。

满都拉图和巴图尔从小相识,十分熟悉,虽然不算是安答那样亲密的兄弟,但关系也一向良好,他之所以来到边市求医,就是巴图尔上回去王帐求医时,给满都拉图的建议。满都拉图犹豫了三个月,还是动身前来,所以他确实要感谢巴图尔,“我给你带来了贵重的礼物——”

车队后方,已经有一个小孩策马跑了上来,“额祈葛!”

“我的好宝珠!”

巴图尔大喜过望,立刻把孩子从马上抱下来,“长这么高了!你妹妹呢?”

“妹妹还跟着额赫,额赫说,我来了边市找你,如果你和后娘还待我好,我再派人去接妹妹!”

“哪来的后娘啊,哈哈哈哈!”

最新小说: 炼狱杏寿郎总受向无节操车 离婚前老公被穿了[ABO] FBI掰弯杀手后互,攻了 网游之倒行逆施 男友中二病又犯了 别有天 农家仙田 星河贵族 [排球少年同人] 非典型追求黑尾 踏月行(修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