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181节

买活 第181节(1 / 2)

虽然对这一行似乎也不是没有怨言,但一旦问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祝办事员还是很本能地辩驳,“婚书留档,本就是为了预防纠纷啊,难道离婚了就没有纠纷了?离婚了纠纷更多!”

“财产分配不彻底,双方都不满意,要打官司重新按婚书来的再分一次,又或者,最简单的例子,甲乙成婚,婚书约定第一个孩子跟甲姓,但在实际登记中,登记成了和乙姓,却没有来做婚书变更,好,离婚后第三年,甲突然要求要把孩子改姓,乙不同意,甲乙到衙门里去要求调解,甲拿出一份泡水的婚书,乙说自己的婚书丢了,甲的婚书是假的,没有衙门留档的婚书,怎么办?”

黄谨和佘四明哑口无言,于是祝办事员便仿佛取得了很小的胜利,洋洋得意地说,“所以说,婚书是销毁不得的,至少十几年内都销毁不得——”

他突然又露出愁容来,“但是,销毁不得,结婚的人又只会越来越多,五年十年以后——”

大概是想象着到时候,婚书库将会变得多么庞大,其中的资料又有多么的繁杂,多么难以寻找、归档,祝办事员打了个寒噤,表现出和此时的百姓们有些格格不入的情绪:对未来工作的悲观和恐惧。而任谁在参观过档案库后,都会和他有相同的感觉,现在还算是乱世,各地的人口都比从前要少,将来人总是要越来越多的,难道档案库的占地和工作人员都要一直这样跟着无限地扩张下去吗?

佘四明对黄谨说道,“黄大哥,这个攻关小组的确再不能拖了,而且我觉得,除了拿出一套新公式之外,还应该设计一种全新的归档和查档办法——最好是机器,数据大到这个程度,不能再依靠人力了,我想,现在的查档效率一定不高。”

祝办事员便立刻显得很感激,嚷嚷着说,“哪里是不高呢?其实怕的不是找的多,怕的是找不到——这个框里找不到,就要去那个框里找,甚至于这个架子上都要找,所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查档不要急,归档要细心,归档归错了,只是当时那一闪念,一粗心,查档时候要花的时间是百倍、千倍!查档和归档必须是一个人做,我们这里都是包干的,他休息那天,他的档案谁都不碰,就怕归档归错了,到时候找疯了也找不到,同事之间吵架。”

按照道理来说,分工是越细越有效率,但祝办事员的话也的确是合乎人性的。佘四明和黄谨都不由得点起头来,佘四明在本子上刷刷地记着自己的想法,“归档出错的情况多吗。”

这是档案局最怕的情况,但遗憾的是,归档错误的情况是很多的,因为档案库不是说把档案装进去之后就完全封存的,要打扫、要清点,要搬迁,挪动它的情况也很多。这里面的讲究真是一两天都说不完,总之,有挪动就一定有错误出现,档案失踪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大事,但档案局几乎每天都要处理这种情况。这份工作不但琐碎,而且很烦人,没有一定的定力是很难经得住这种消耗的。

“三百六十行,真是行行出状元,原本也没想到,原来全民建档,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这样多的问题。”

从档案局出来,黄谨也不由得有感而发,对佘四明说道,“不过,仔细想想,原本的衙门,哪怕对人口档案完全没有管理,土地簿册等等,也是时常有所疏漏。只是衙门并不在意而已,精细化统治,带来的收益虽高,但成本却也一样是大的惊人。小佘,你看,此事可能有什么讨巧的办法?”

佘四明好像完全没听到黄谨的话,连走路的步伐都是有些机械,显然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黄谨见了,也不由得无奈一笑——他和小佘可说是患难之交,以黄谨前锦衣卫的身份来说,在官场上交际处处都要拿捏小心,反倒是和小佘这样的技术专家可以放心结交,半开玩笑拜了个把子,平时在云县也是时常往来。

他是眼见着小佘从机灵的船夫逐渐一步步呆气生长的,在他看来,佘四明的呆,其实不是人际上反而变傻了,只是他从前做的事情,对小佘来说是很简单的,多余的心力挥洒出来,就成了机灵。而如今,佘四明要学习的知识和解决的问题,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心力,心思不够用了,对外界的刺激也就反应迟钝,便成了呆。

但,谁又能责怪他呢?小佘要解决的,就是其他人都不好解决的问题,譬如此刻,多少人根本想不到办法的档案问题,便只能让小佘来处理——黄谨知道自己是有才干的,但档案局里的人也不都是傻子,人家每天和档案打交道,殚精竭虑改进过的制度,要他拍脑袋来调整,那是说笑话。档案局解决不了的问题,黄谨也解决不了,他甚至想不出现在的这套制度,还有什么人力可以更精进的点,有什么他们还能着力的地方——说是可以设计机器,但是,设计什么机器呢?黄谨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机器能聪明到这个地步!

但是小佘可以,佘四明猛地停住脚步,差点撞到黄谨,黄谨赶紧把他扶住,免得他摔倒了,但他本人一无所觉,双唇犹自喃喃蠕动,过了一会,他回过神,一把抓住黄谨的胳膊。

“我要请见六姐!”

“这个问题,未必没有办法!”小佘双目炯炯,“我要见六姐!我要申请一台仙脑的使用权!”

“仙脑?”

“是啊,仙脑——黄大哥,你不会连仙脑都没有见过吧?”小佘真的越来越呆,说话也越来越气人了,“徐老师有一台仙脑,我见过几次,还不会用,但是,我觉得仙脑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让我明白仙脑运行的道理——只是一张纸了,一张纸了——我要用仙脑,我要六姐给我上上课!”

佘四明大力拍打黄谨,促使他为自己奔走起来,快点解决这问题,“快,黄大哥,快去找连部长,让她给军主衙门写信!”

“噢噢!”黄谨走了几步才想起来问,“那你呢?”

小佘挠了挠脑袋,又摸摸肚子。“我,我要回去吃饭了呀。”

他露出了纯洁无暇的笑容,“好饿,没法思考,我姆妈应该烧好鸭头了,我回去啦,黄大哥——你要快点去找连部长,不然等你回宿舍,我可能就忍不住把鸭头都吃完啦!”

……黄谨看着佘四明潇洒的背影,半晌才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这活要是干好了,你也加政审分……不发火,这活你也加分……”

“黄大哥?”佘四明走到门口,看他还站着不动,奇怪地又喊了一声。“这人怎么越来越傻了。”

他挠挠头,很快就不再关心黄谨了,而是又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读档,读档,一定有一个办法能让机器来读档,答案一定就写在仙脑里,很近了,很近了,马上就能想到了……”

第359章 地方小吃诞生记(下)

仙脑这个东西, 对于买活军的高层来说,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因为谢六姐并不会避讳对仙脑的使用, 她用仙脑就像是用仙手机, 仙录音笔等一切东西一样落落大方——落差感当然不是没有了, 书记员要累死累活地记会议记录,锻炼自己写字的速度, 但谢六姐其实可以通过赐予录音笔让工作变得简单。马脸小吴当然也会想,那我这么辛苦为的是什么呢?

理由当然是有的,也在会议上多次说过,众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有的仙器,凡是要用到电的那些,对于本方世界来说,都是超出了时代的东西, 谢六姐有能力保证身边的近人用上一些特殊的仙器,但是,如果这个东西无法仿造, 又让大家形成了使用习惯, 那么,当失去它之后, 统治也会因此受到动摇。

对仙器的使用只能是锦上添花,作为一种奖赏, 或者是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 力图进行仿制, 就像是手机, 谢六姐可以送给信王, 送给皇帝,给他们玩耍,但是她绝不会把手机引入到政务系统之中,成为所有人必须的一种配置。

也是因此,黄谨等人虽然见到过仙脑,但还没有使用它的殊荣,与生俱来的好奇当然是有的,谢六姐在心情很好的时候也会给他们上一堂课,解释仙脑中的原理,但是,小佘这样的,自信自己可以明白仙脑运行原理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这就是区别科学家和普通人的时候了,科学家对于仙脑,有一种强烈的好奇,总是想要去学习其中的道理,想要拆开仙脑看一看,而普通人如黄谨,甚至连敲打键盘都感到畏惧,只是看着谢双瑶在上头输入拼音,选择汉字,并且让电脑发出声音,放映电影——他当然看过很多次仙画了,但,看着谢六姐把仙画变到屏幕上,用计算器来进行复杂算式的运算等等等等……黄谨还是会头晕目眩,感到一阵本能的畏惧。

仙脑能帮上小佘什么忙呢?黄谨依然是想象不出来的,他可以看得出,连部长也没有丝毫头绪,连翘迄今为止也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电脑,她很怕自己把电脑搞坏,而且,用电脑必须学会用键盘——总之,顾虑是很多的,他们这些和谢六姐关系深厚的高级吏目,也不愿有太多太非份的要求,免得给谢六姐带来压力。

这些仙器该如何派上用场,六姐心里肯定有数,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猜测:哪怕是比起来神奇程度要低得多的自行车——在木轮自行车可以量产之后,不知为什么,人们便逐渐地去掉了‘仙’字,只用自行车三个字来叫这种东西了,并不分仙界、本界——这话扯远了,总之,哪怕是自行车,在木轮自行车量产以后,原本的老自行车也被逐渐回收了。

可想而知,日后一辆真正道地轻便的橡胶轮自行车,得卖到多少价钱。这就可以见到六姐对于仙器的定位:仙器,最开始的取出是为了仿制,仿制成功之后,原产品便会被当做最顶尖的奢侈品,在很小的圈子里置换到巨大的资源。只有真正的心腹和权贵,才能拥有那么一两件。

除了那些消耗品以外,手表、血压计,这些都是几年内有希望能仿制出来的。手表的仿制,也得益于机床的发展,现在生产工具的精度提高了很多。至于血压计,这个东西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因为现在量血压毫无疑问还是一种特权,虽然量出了高血压也没有什么药可以用,但买活军内部凡是有些本事的人,都很热衷于千方百计地去搞一个量血压的机会来。

血压计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不过是要用到橡胶,大概五年十年后,这东西总是能普及的。这种是属于确定可以仿制的东西,而仙脑是确定无法仿制,黄谨和连翘的科学知识,大概是买活军高层里中游偏下的水准,他们可以勉强地明白水银血压计的原理——和气温计、气压计差不多,都是对一种无形数据的转换,也需要用到水银。

但是,谢六姐解释的仙脑原理,一整套0、1这样的东西,还有什么二进制,那就让人太难以明白了,根据黄谨的观察,甚至谢六姐本人对于这种学问也是不甚了然,只是照本宣科而已,连她都不懂,可见仙器的深奥。再说,即便大家懂了,又有什么意义?仙脑要求的可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运算方式,也要求了极小极细致的零件,按现在天下的工艺水平,恐怕数十年内,连仙脑后盖上用的小螺丝都造不出来呢。

连翘和黄谨对申请仙脑的兴趣都不算很大,也不觉得这能帮到小组什么。但是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满足小佘的要求,对技术专家的照顾,是攻关小组潜在的指导方针。哪怕佘四明只是借机想要弄一台仙脑来研究,这封信也得发出去——攻关小组现在的专家就三个人,后勤可还有两个呢,还不都是为了照顾走路有时都会撞墙的佘四明?

两个后勤里,一个是特意从云县调来,照顾起居的中年阉人常太监,还有一个专门做饭的,就是佘四明的姆妈,佘姆妈现在每天用公款给小佘买鸭头吃,自己还因为做饭能得一份报酬——主意是黄谨出的,连翘也欣然同意。佘姆妈乐得赶着做了两大锅卤鸭头,上任不久就送给他们个人一大包,“这个下酒是最好的,可惜你们都是衙门里的人。我这几日每天在灶上卤点鸭货养卤水,香味传到街上,那些大老倌人都敲门争着买鸭头去下酒呢!”

衢县最近的确掀起了一股吃鸭头的风气,也不止鸭头,兔头、鱼头、鸡头,这些以前没人要吃的东西,现在都成了人们争食的美味,有些甚至还卖得比正经肉还贵呢。不过,佘姆妈借了公家的柴灶卤鸭货,就算是为了养卤水,其实也还是不合规矩——就像是聘请她进组烧饭一样,都是轻微地违反了买活军的相关规定,有损公肥私和人情连带的嫌疑。如果被人举报,连翘可能是要负责任的。

不过,有啥办法,谁叫佘四明是技术大牛呢……这也是攻关小组不成文的一种默契了——买活军这里,倒也不是完全没有特权,不过享受一些小特权的往往是技术专家而不是各色官僚,官僚们都是人人自危,越是有希望上进的,就越是谨慎,就怕一个不小心,政审分比不上同侪,然后晋升可就慢了一步——对于想卷的人来说,政审分的及格线当然不是60分,而是比竞争对手再多一分。

技术专家和官僚相比那就不一样了,政审分多少,影响的只是福利,和晋升关系不大。而且他们所要求的特权也多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比如佘四明,就爱吃姆妈做的饭,满足了他,小佘心情一好,思考效率一高,提前半个月解决问题,这里好处哪是几百文工钱能比的?

黄谨对于连翘的考量也是很清楚的,他心中当然也会算这一笔账,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感慨:黄谨刚入买活军的时候,觉得此地的百姓过的已经是神仙日子,不假外求了,他当时的心情是震撼而又不可置信的,见惯了敏朝那里,文恬武嬉,有志者曲高和寡的局面,怎能相信买活军这里,只是换了个主君,便人人都有一番不同风貌,俨然是再造了个‘君子之国’了?

待到他誓死投效,尽弃从前所学,逐渐融入买活军的学识体系中之后,从大同社会的方方面面反照此刻,却又有本能的迷惑与怀疑,不知是否该真的相信大同社会为历史的必然,因那大同社会中所描述的景象,对黄谨来说,且不说科技,只在人性上,似乎便超出了他的想象。

再到此刻,已经半信半疑地将大同社会接纳为自己的信仰以后,再看周围世事,有时又会有一种隐约的无奈了——即便是连部长,也会松松手,为技术专家通融一点,将他母亲聘来做饭,一来是小佘爱吃,二来,也是给刚造好房子的佘家多添一点收入,也算是自己这面对佘专家的一点示好和结交。就像是陆将军也一样注意和黄谨等人交际一样,这些小缺点,就如同是社会机器上的锈迹,即便是在买活军这样一个先进的社会中,也始终难以摆脱、消弭。

这或许是生产力尚未达到这个水平,又或者是人性中难免的劣根性。这种阴暗面,和光明如影随形,黄谨一方面也难以免俗,投入这种阴暗之中,不住经营人脉,一方面却又因此有些感慨,这些逾矩的地方,一开始总是无伤大雅,也全都是好心,似乎并不能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吏治风气的伏笔,就在其中一点点地被埋下了。

即便是连部长,都尚且不由得被捷径吸引,大同社会中所描述的完全无私的境界,究竟是否完全违背人性呢?到底可不可能?每当此时,黄谨都不由得生出一点怀疑来——固然,买活军的体制仍是其余政权完全无法比较的,黄谨不会因为一些失落就怀疑自己的选择。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发自内心的相信,有朝一日,每个人都能拥有大同层次的觉悟。

最新小说: 炼狱杏寿郎总受向无节操车 离婚前老公被穿了[ABO] FBI掰弯杀手后互,攻了 网游之倒行逆施 男友中二病又犯了 别有天 农家仙田 星河贵族 [排球少年同人] 非典型追求黑尾 踏月行(修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