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164节

买活 第164节(1 / 2)

第一封信并没有太影响到总督的心情,因为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远东帝国在海军上的软弱,而且,他们当时认为买活军是敏朝的藩国,那么按照惯例,羊城港的官员自然会奋力阻挡买活军的敌意,毕竟不论是在欧罗巴还是在远东,藩国在外交上一般还是要听从宗主国的指示,不会擅自展露自己的态度,买活军协助敏朝官府运送军饷——总督和军官们都认为,这是两个政权在外部事务上能取得一致的表现。

“这胆大的姑娘在进行政治表演呢。”总督在领圣餐时谈到了这封信,“她要通过不寻常的强硬来吸取更多人的支持,于是我们成了她的道具。但根据我个人的判断,一切也就仅止于此了——除了再写几封信来,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确实,买活军还能做什么呢?弗朗机人并不怎么看得起他们刚收服的十八芝,这些华人海盗在壕镜很常见,他们有些船,这是不假的,但海上的事情,有时候用眼睛看就能看得明白,华人的船不好,炮也不好,那么,他们就永远都打不过弗朗机人。

如果买活军没有拿出过‘岛船’,他们的信根本就没有被总督谈论的资格,即便有了那样喧嚣一时的传说,但那艘船不过是停泊了几天便消失不见,人们认为它很大可能的确是一种幻术,即便它是真的,买活军也没有驾驶这艘船舶的能力。那么,暂且不必太担心这艘船——等它真的出现在壕镜港口的时候再说吧!

马士加总督给羊城港写了信,表达了自己的迷惑:弗朗机人只是在壕镜修筑了自己的补给站,这些士兵——也不过都是一些修船匠和水手罢了,至于他这个总督,更是从来没有干涉过华人的内政,弗朗机人对于敏朝官府是友好而顺服的,而马士加总督认为,敏朝官府没有管束好买活军这样的藩王,让他们在外交上给弗朗机人带来了困扰,他们或许也需要一些安抚。

按照弗朗机人的经验,凡事一旦和‘脸面’有关,一向如同大象一样慢吞吞的敏官府,反应起来就要比平时快上一丁点儿。弗朗机人认为,这封信至少能促使皇帝向买活军施压,如果能调拨起两个国家之间的争斗(弗朗机人不认可《政权、国家、文明》的表述,在他们看来,敏朝这样大块的土地,分裂出上百个小国才是正常的,所以,他们坚持把两个政权当做有附属关系的国家来看待),那么,对弗朗机人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总之,没什么好担忧的,这是小圈子里一致的想法,军官们还是能继续和肤色黄黑的下等伎女们肆无忌惮的调情取乐,壕镜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弗朗机人相对于远东帝国,在海战上取得优势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他们已经逐渐地习惯了帝国在海权上的颟顸、自大与软弱。

但他们忘记了一点,帝国的颟顸,是因为帝国已经老了;帝国的自大,则是基于客观的认识——这毕竟仍是远东的海域,外来的弗朗机人,他们的人数太少,至少现在还造不成什么威胁;而帝国的软弱,则是因为帝国的海船已经有上百年没有更新换代,水师说话的确不够硬气,归根结底,大海的逻辑整个世界都一样,船就是政权的拳头,谁的拳头硬,谁说话就硬气。

而买活军不是敏帝国,他们年轻、野心勃勃,他们拥有世界上最硬的拳头,他们的话当然一点都不好听。

“一年!”总督收到第二封信时,语气已经不太一样了,“她给我们一年时间,让我们回到吕宋去——真是个异想天开的娘们!难道羊城港的大人们对她就一点办法没有吗?”

答案确实是肯定的,因为朝廷对买活军的举动居然公然表示了支持,保禄的朋友菲力佩兼任总督府的会计,他没精打采地说,“对掌握了军权的中央来说,他们不能从壕镜的贸易里抽成,羊城港虽然繁华,但似乎他们也不缴税,不缴税,我们的白银流入帝国,只会进入商人的仓库,对中央来说,只能起到很勉强的润滑作用,那么,为什么要为了壕镜去招惹买活军呢?”

保禄认为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他是帝国的皇帝,他会利用这个机会,撤换羊城港海关的官员,清洗羊城港的商户,换上自己的特许商人——帝国管这叫皇商。反正,不管是谁占领了壕镜,都要和羊城港做生意,皇商的利润只要能如实上缴一半,皇帝的私库就该肥得流油了。他们为什么要插手呢?说不定还正好借弗朗机人来打探一下买活军的虚实呢。

马士加总督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底下人就不知道了,但不经过一场体面的战斗,弗朗机人不能就这样灰溜溜地撤走,半年多以来,保禄都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现在,随着最后通牒的下达,鲜美的海鲜锅似乎也失去了滋味——战争就要来了,就在不远处,荷兰人的商船在远处打转,这一次轮到他们来嘲笑壕镜的虚张声势了。

战争就要来了,保禄其实已经料到了结果——只要不是瞎子,谁能料不到结果呢?壕镜人都听说过买活军的红衣小炮,有些幸运的水手甚至在近距离观摩过鸡笼岛的船坞,等待下水的战舰一字排开,整个远东的木料都向鸡笼岛汇聚——

这里是远东,是黄种人的地盘,即便是船只能够打成平手,弗朗机人的补给也远远不如买活军富裕,结果是完全可以预料的,现在的问题,只是谁将成为战争中必将付出的代价。

他心烦意乱,把剩下的海鲜留给菲力佩,自己重新系好了衬衫的扣子,回到建造中的圣保禄教堂中,去找他的朋友,杰罗尼莫教士忏悔。

第325章 时间大盗谢双瑶

“上帝啊, 请保佑我,我犯下了罪过。”

“可敬的信徒,你犯下了什么罪过?”

“我犯下了想来找你闲聊的罪过, 尊敬的教士先生。”

保禄几乎要笑出声来,他咬住脸颊内侧, 在蒲团上调整跪姿,使自己看起来更显虔诚——对主虔诚, 是绝对正确的姿态,在当值时间溜出去玩牌喝酒,当然是玩忽职守, 但出席礼拜是虔诚, 频繁地溜到教堂来找他的朋友聊闲篇, 会让他和杰罗尼莫都受到长官的谴责, 但频繁地前来忏悔室就是会被赞许的虔诚。

保禄和杰罗尼莫时常这样‘忏悔’, 毫无疑问, 移鼠会和军队中有许多虔诚的信徒, 但像他们这样公然投机取巧之徒实在也不罕见。

“哦,那你可得好好忏悔了,信徒。”杰罗尼莫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你中午又溜出去吃海鲜锅了,这就是你要忏悔的事儿吗?今天晚上,你准备请一个虔诚而又清贫的教士享用一些美酒,让他好好地堕落堕落,所以预先来这里对主忏悔你的罪过?”

“我的确有这个打算。”保禄回答, “不过我也听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它让我的天空蒙上了一层阴云。”

“是来自北方的消息吗?”杰罗尼莫的声音严肃了起来。

“是的, ”保禄回答, “买活军正准备对壕镜开战,我怀疑这座教堂很难迎来自己的封顶时刻了,我们很可能要被迫撤回到吕宋去。”

对于欧罗巴人来说,一座教堂修葺数百年是很正常的事,而每当他们来到一处新的地盘,站稳脚跟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建一座教堂,它一般是石头与砖木的结合,建筑物的风格依照年代而定,不过,人们不可能等到它完全完工再使用它。

通常来说,殖民者会先在选址附近先兴建一个小礼拜堂,等到教堂的前厅完成一部分之后,便会有许多宗教活动移到这里来进行,虽然距离封顶还有很久,而且眼下因为局势紧绷,缺乏人手,教堂正在暂时停工,但圣保禄教堂的前厅已经有一部分可以使用了,木制的忏悔室矗立在墙壁两端,一个一个离得很远,有着四面镂空的花窗,这样忏悔者就不必担心自己的忏悔被人偷听。

此时,保禄正跪在忏悔室一侧,把脸凑到了打开的窗格上,杰罗尼莫则坐在另一侧,一般来说,忏悔者只能看到教士的下巴,很难分辨对方的身份,不过,这里是壕镜,弗朗机人就这么多,如今在圣保禄教堂中当值的教士也就只有杰罗尼莫一个。余下的传教士,许多都在华夏国本土活动,试着在华夏国发展更多的信徒,兴建更多的教堂。

保禄把自己听到的消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杰罗尼莫,“我知道你的愿望一直以来都是到买活军那里去传教,因为那里是其余传教士没有踏入的蒙昧之地,杰罗尼莫,现在你还有这样的勇气吗?”

“如果你能挽回即将到来的战争,毫无疑问,那将是大功一件,你会成为壕镜教区功绩最为卓著的教士,甚至会超越绘画出《坤舆万国全图》的利玛窦——愿他安息。”

“愿他安息。”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同时在胸前快速地拉了十字,又轻吻了吻关节,表达对于安眠在华夏首都的传教士深深的敬意。自从移鼠教会开始在远东传教以来,利玛窦教士的功绩无疑是最为显赫的,他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而且在结交达官贵人方面做得很好。

不过,如果杰罗尼莫能够将谢六姐归化入教,那么他的风头确实将会盖过利玛窦——甚至,他将成为整个东半球最为出类拔萃的教士,升任为圣保禄教堂的下一任主教,或许都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了,教士们毕生的使命就是传播主的恩泽,如果能够归化谢六姐,那么杰罗尼莫或许还更愿意待在买活军的地盘,他在那里的日子未必比在壕镜差。不过,壕镜教堂对于买活军的态度一直相当审慎,主教和总督都认为,没有必要和买活军扯上关系,引来京城方面的不快,而当云县和议公告之后,他们还没来得及改变态度,便等来了买活军的驱逐信,因此,迄今为止,还没有勇敢的传教士去买活军那里开拓教区。

“感谢你特意告诉我这件事。”杰罗尼莫的情绪也显著的低落了下来,“但我很怀疑谢六姐会允许我们在买活军境内传教。主教可能会禁止我前往云县,他不愿惹来麻烦,他的态度一直没有变化。”

“太可惜了,”保禄诚心诚意地说,“我知道这是你一向来的愿望——你对于买活军是非常好奇的。”

杰罗尼莫承认事实的确如此,“你也一样,我的朋友,买活军绝对受到了低估,我认为他们的存在是——”

他寻找着拉丁文中合适的词汇,但最后还是说回了弗朗机语,“非自然的奇迹,他们的文化太让人着迷了,隐藏了太多关于未来的启示。”

的确,保禄和杰罗尼莫在这件事上谈得非常的投机,他热切地回应着,“是的,是的,就像是你上回对我说的那样——谢六姐的出现,恰恰预示着欧罗巴人在将来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更靠近谢六姐的话,一定能发现更多的证据,那将是爆.炸性的大新闻——谢六姐绝不是东方传统的神祇,她是——她绝对是从欧罗巴人那里窃取了神迹的赫尔墨斯,她是个厚颜的小偷!”

#

谢六姐和欧罗巴人的关系,在此时的壕镜还是个相当冷门的话题,自然了,其余的教堂,现在恐怕还只能从友人的信件中,模糊地得知东方崛起了这么一股势力——本土的商人们,或许才刚收到第一批送回欧罗巴的雪花糖、雪花盐,还有一只要卖到数万金币的腕表:这个东西,现在在远东也非常的珍贵,运到京城进行贩卖的腕表,本来就卖得很贵,而且供不应求,西洋商人根本就买不到。

在买活军的云县,虽然价钱便宜得多了,但因为它和政审分挂钩,而且是扣分制的购买,也就是说,政审分达到一定的门槛之后,虽然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腕表,但分数也会当即扣除,因此,它在市面上也还是很少见,有资格拥有它的活死人,几乎不可能往外出售,人们甚至不会把它带出城去,害怕这样的异宝惹来强盗的觊觎。

总督府想尽办法,也只是设法收购到了两只,虔诚的总督将一只表送回马德里,献给弗朗机此时的统治者,马德里王室。还有一只则以教会的名义,送去梵蒂冈,这应当能为他们换来一次表彰,但算算时间,这份厚礼恐怕才到达目的地不久,即便有表彰,应该也还在路上。相信买活军的名字,会因为这些奇巧的器物引起教会和贵族们的注意,除此以外,他们在商人中的名声,应该也已经传扬了开来。

为什么而传扬开呢?自然是因为他们让很多商人都亏了本——威尼斯的镜子和玻璃器皿、波西米亚的马口铁,这都是从欧罗巴贩来的昂贵货物,本身商人进货的价格就贵,到了远东,更是会卖出天价,天竺的许多王公,都会用大颗大颗的宝石来换取这些手工业制品,一直以来,这些东西也是受到华夏国欢迎的。

但现在商人们之间,正在广泛地传言,这些东西,不能再运到远东去卖了,恰恰相反,应该从远东大量地运到欧罗巴去出售,因为买活军的镜子和马口铁,不但比欧罗巴本土的货物要好得多,而且价格简直便宜得让人发笑!

壕镜的居民们,因此收到了很多远方的来信,他们的海商亲戚殷勤地询问着传言的真假,打听着壕镜这里的行情:一百多年来,壕镜这里的买卖是相当稳定的,敏国的生丝、陶瓷、茶叶、书籍、药材、铜钱,这都是供应充足,也非常好卖的货物。

而商人们运来的香料、宝石、木材、皮草、药物,当然还有奢物,也总是能够卖得出去。他们实在是难以相信,在几年之内,敏国的出产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现在,玻璃和镜子、马口铁,都已经不算是奢物了吗?他们甚至还能大批量制造,乃至往外贩卖?

最新小说: 高冷顾少甜蜜宠妻 逍遥武神 一胎三宝:妈咪你别跑 暖婚蜜爱:天价老公霸道宠 甜宠总裁乖妻 心机女渣了高岭之花仙君后[穿书] 寒症缠身的表妹h Siblings (骨科高H,1V2) 一个Beta的爱情[ABO] 炼狱杏寿郎总受向无节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