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134节

买活 第134节(1 / 2)

最后一点,则是最实际的,那就是要做手术的女娘,得要交三十两银子,这个手术由于目前的技术并不成熟,还是存在死亡的风险,买活军不能免费给她们做。不过这个是可以解决的,在课上就说了,有个女子放脚促进会的善庄可以为她们支付手术费,这也让很多没有三十两银子的女娘非常的感激这个促进会。

虽然王琼华她们从家里带出来的细软,在买活军这里卖了个好价钱,约有个二百多两的身家,她们是不愁手术费的,但放脚促进会的到来,也让她们三人都很振奋,王婉芳挥舞拐杖的速度都比平日里要快,毕竟这也意味着她们做手术的时机越来越近了——

王婉芳缠足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年纪也小,她之所以缠这个足,纯属倒霉,是王家新聘用了一个裹脚婆子,要卖弄自己的本事,鼓吹裹折骨缠的好处,于是主母点头,便给当时还没有缠足的王婉芳缠了这种脚。

在买活军宣扬缠足危害后,王家其余女孩子都放脚了,她的脚放了反而无法走路,只能继续缠裹,但也没有再往小里缠了,因此在姑苏那里,经过放足、打石膏,现在恢复得还算可以,但左脚的两个趾头,右脚的一个小趾头还是不太好,时常发炎肿大,相当疼痛,也很臭,医生说这是骨头已经完全碎掉了,而且‘伤到了神经’,只能予以切除,所以她也还要做手术,但好消息是切除的部分和别人比要小一些。别人有些严重的,得把小半边脚掌也切掉,以后走路永远不会和没缠足的人一样方便,王婉芳只是少了几个脚趾头,走路还是正常的,跑步、跳跃,如果恢复得好,也可以做到。

即便是现在的改变,对她来说也很不错了,趾头发炎的时候,王婉芳还是要用拐杖,但是痛苦程度,按她自己说,“和从前比简直不值一提”!她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虽然还不能跑步,但不发炎的时候也喜欢拉着王琼华和报喜去街上闲逛,王琼华感到熟悉的小姑姑似乎是回来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大概是永远是回不来了。

“吃饭吃饭!”

还有一些是以前的小姑姑永远都不会做的事,譬如一边吃东西一边哼着从同伴那里学来的姑苏小调——以她们从前的认识,会唱小调的,都是不正经的女人,其实这也未必有错,她们的舍友多数都做过那种事儿,原本和王家姑侄是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交集的,王琼华提到这些女人,应该嫌恶地歪歪嘴,体现出自己的高贵来,但反正在云县,天也不是天了,她们更早不是王家女了,王琼华也就不觉得偶尔唱点《茉莉花》、《知心客》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一片兴奋的议论声中,她们开始吃早饭,一人要吃两个掌心大小的馒头,一个煮鸡蛋,一碟炒青菜,这个是至少的,不能剩饭,可以多吃,煮鸡蛋也能多吃,这是外面没有的规矩——但也很少有人去拿,不是拉不下面子,而是裹折骨缠的女娘胃口真没这么大。

就这些,一开始也还是要苦着脸才能吃完,甚至还有偷偷藏了馒头往外带的,若是被查到,必须当着面吃完,“这些东西不吃怎么长肉?体重不达标没法做手术,伤口好不了,术后容易感染,会死的!”

一个多月下来,大家的脸都显著地圆了,必须靠拐杖来行走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原本很多人是仗着自己体重轻,才能在裹足后继续行走,现在体重一发展,原本习惯的走姿脚也跟着痛起来了。吃完早饭,从食堂去课堂的路上,随处可见一些铁铸的锻炼器械,许多女娘都靠在上头练——脚不能使力,那就练手,最常见的便是做坐姿的‘引体向上’,试着用手把自己撑起来,锻炼手臂的肌肉,因为尽管要增加体重,却也不能增加太多脂肪,这对健康也不好,所以必须要用锻炼来增加肌肉,这也能作为术后做复健时的一点帮助。

“翩翩姐厉害!”

唐翩翩现在不再那么翩翩了,她整个人发大了一圈,鼓着腮在给自己用劲儿,两个健全的女娘把她托到铁单杠上之后,就看她双手用力把自己往上撑了一点儿,又用腰腹的力量往前往后地摆腿——这个动作就她做得最好,自从到了买活军这里,要她吃,她就吃,要她练,她就练,她是唯一一个可以稍微把自己撑起来一点的女娘,惹来了周围人大声喝彩,便使得她更加得意了起来。又做了几个摆身,才请单杠下的看护把她放下来,重新夹住拐杖喘气。

“翩翩再做几个!”

“明日说不定你便能进买活军去当兵了!”

周围起哄的,也有真心夸奖的,但也有不少话细品之下不是那个味儿——要说女娘们彼此都和和睦睦亲如姐妹、略无纷争,这也不尽然,到底十指也有长短,逃出来的女娘们挤在一艘船上过了十几天,条件本就不好,虽说是同舟共济,但也有过不少口角,到达此地之后,互相看不过眼,还要四人住一间宿舍的也很常见,其实大家也都是在彼此将就忍受,急切地盼望着手术的机会。

想要手术,不止是因为身体上的痛苦,也因为心理上的自卑——虽然买活军并不禁止她们自由活动,但折骨缠的女娘却不太爱外出,尤其是这些住在宿舍里的女娘,都知道是姑苏逃出来的,甚至于她们自己认为,周围百姓对她们的来历也是心知肚明,‘总有些看不起我们’。

不管事实如何,存了这样的心,便觉得不愿出去,有些女娘如唐翩翩,她带来了同乡赵大,倒是可以背着她逛逛街,但在买活军这里,健硕昂然的女娘随处可见,被人背负的小脚女娘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很是异样。唐翩翩被背着出去过一次,回来说,“我倒是没看着什么街景,全被人当西洋景看了一路。”

如此一来,她们就更不愿出去了,守着墙外的热闹,只在墙里生活,心里手术的心情也越发急切,都是盼着快些做好手术,离开这宿舍去,找一份新工作,从此完全融入买活军的生活里去。王婉芳私下说,“这样也很好,不然,大家都住得不走了,新来的人该住去哪儿呢?收容人的地方,便不该让人觉得太愉快才对。”

买活军是否特意营造这样的氛围,王琼华是不敢断言的,不过她也赞成,此时的氛围对于促进手术是有好处的。因为课上说了很多手术的风险,不免让很多小脚女娘心头打鼓,若是没有这样的急切感在背后推一推,或许她们一辈子都很难下这个决心——手术固然会死人,但裹足带来的长期感染、营养不良、生育困难,也一样会杀人的。

王家姑侄,是为了追求自由而逃出来的,她们外出的次数要比舍友们都多,而且并未觉得旁人用什么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她们。王琼华对于新生活再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只除了她发觉自己身体的确很弱,做工时经常感到吃力,于是便更注意摄入营养了,她的目标是在十八岁时至少要长到一米六,80斤——王琼华现在十三岁,只有一米三多些,五十几斤,轻得就像是一把柴火,哪怕是做抄书员,做工又怎么能不感到吃力呢?

在这样自由的新生活里,每个人的性格似乎都在不断的滋长,不像是从前那样,只是沉默地低头做着针线,彼此间很少交言。王琼华发觉有很多女娘的性格其实并不讨喜,受过的太多苦,在她们的心里似乎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有些人喜怒无常,有些人毫无节制地伤春悲秋,有些人甚至因为自己要 做活,抱怨着这里的日子比从前辛苦,还不如不来。

这些话是让人想要去反驳的,但一数落起她来,她便立刻纷纷落泪,诉说起了自己的难处,最后反倒是败坏了自己这一天的好心情,最后便只能敬而远之,尽量减少和这种人的来往。

当然,也有好些人不太受这些影响。譬如唐翩翩,唐翩翩这人有个好处,那便是旁人的话她不太往心里去,这对于旁人来说或许不太好,但对她自己来说是个好事。她觉得做完了今日的锻炼,便不会再理会周围人的褒扬或怂恿,而是飞快地挥舞着拐杖,跑到王琼华她们身边来。

“喂,你们到底带了多少钱在身上啊——”

这就显示出这种不听人话的性子的坏处了,王琼华从来不回答她这个问题,但唐翩翩还是每次都问,“那个放脚促进会,说是可以为我们出手术费哩——你说,要不要让他们为我们出啊?”

“说起来,那个放脚促进会到底是谁开的?是谁这么好心,给我们出钱做手术来着?”

第272章 四名善信

三十两银子, 合成钞票那就是三万元,这个价格可以在云县边远处买一座木造的老房子——新房子这个价现在可是下不来了, 最早建在城中的水泥房, 若是二层小楼,现在怎么也要百两银子,在海商那里还是供不应求呢。对于一些还在职业第一线工作的女娘来说, 也不算是太大的数目:当红的折骨缠女娘,手里虽然攒不出赎身的钱, 但三五十两银子的私蓄总也还是有的。

但,如果有人来借给她们这笔钱, 而且没有明确约定归期的话,要不要借呢?唐翩翩也有些犹豫, 这主要也关系到她们之后的生活, 一辈子都被人安排, 现下自己安排自己了, 绝对的自由下, 反而对将来很感到茫然,做完手术之后,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呢?

识字的瘦马、名伎,是不用想这些的,她们可以考吏目——如果恢复得好,可以行走的话,吏目也是可以做的, 她们听说过类似的传奇。即便不做吏目, 也可以做账房、做文员, 或者做教师去, 总之不愁未来的出路。

像是带来的钱财最多的庄夫人,就是水师将军的那个小妾,她带了多少银子来,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在姑苏城便存到买活军的钱庄里去,她自己只是带了汇票在身上。人家根本都不和这些小脚伎住在一块,到云县就买了自己的房子,开始攒政审分做生意,照旧是呼奴使婢的,十分快活——买活军这里当然也可以雇佣仆人了,一个月为仆人交给官府300元的保护费便好了,另外,至少还要开销700多元的工钱,一个仆人就是一两银子的开销最少,能用得起仆人的人家可比外头少多了。

庄夫人以后肯定是要做商户的,或者做吏目,又或者做报纸编辑也许都不是不能,瘦马、名伎多数都是知书达礼,能诗会画的,总之少不得她们一口饭吃。又或者是如那些从家中逃出的小少妇,原本也是风尘出身,嫁做人妇后,多少都有些手艺在身上,或者是有拿手的私房菜,脚恢复得好可以做厨子,或者就是练了一手好针线,至少可以缝缝补补,再不济,还可以开个私营的托儿所,管教孩子们,一天三五十文也还是赚得到的。

像是唐翩翩这样的在职人员,那就最尴尬了,因身份所限,只能说是识字,没有多少墨水在肚子里的,做绣娘吧,针线活也不好,头控着很酸,做账房吧,见到算盘就头疼,又干不得重活,却也不想嫁人。若不是还有嫁人这最后一条路托底,那真是镇日里惴惴不安,只叹前路茫然。

这样的一种心情下,当然还是想着,不要利息的钱,能借为什么不借?仿佛这便宜不占就吃了亏。唐翩翩是久已有了这念头,但她又是个很有些骨气的人,真要她心安理得地占了这便宜,却又反觉得有些不安,好似这般是愧对了谢六姐,“她接我们过来,本是一片好意,我们却回以算计,亏心哉。”

王琼华暂不愁钱,但对前路的茫然和唐翩翩是一致的,好像毕生以来追求的自由,一旦到手了之后,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也没有突出的想望和志向,因为原本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便是将她培养成一个会过日子的人,但离开了姑苏城之后,王琼华发现‘过日子’是所有人都掌握的基本技能,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旁人来帮助,也能把日子过好。

真要一辈子做个抄写员、书记员吗?王琼华也不晓得,她多少是想做些大事,但年纪还小,而且现在常年久居在并山园内做小姐,此时待人接物总觉得生涩,尽管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天堂,却觉得和天堂之中还有一层厚厚的膈膜。

她并不觉得被排挤和轻视,本地人对她们这些外地来的女娘,报以同情的亲善态度——“在外头是吃了大苦的”!王琼华也非常喜欢此地的热闹、自由、开明,当然还有那便利的仙器运用,毛巾、马口铁、秋衣秋裤,甚至连袜子都是好穿的,王琼华非常喜欢买活军这里的羊毛袜和棉袜,这些廉宜的物价,丰富的消费品,让她每天都好像在看极其精彩热闹的戏文,但……戏文终究是戏文,戏散了之后,王琼华似乎还是没有在这里找到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仿佛她还只是个过客、看客,她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在买活军这里拥有怎样的未来,也没有人来告诉她该怎么做。

如果她没有钱的话,或许反而还没有这个烦恼了,因为那样唯独的选择就是找活做,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王琼华和唐翩翩走进会堂的时候,一路还在谈论职业的问题,王琼华觉得唐翩翩的选择余地其实很大,“你嗓子这么好,可以去演戏啊。”

“我?我可唱不了,只有你这样的小姐,才分不清戏子和伎子。”唐翩翩便立刻摇了摇手,“只有戏子倒嗓了,沦落到伎家,没有伎子去唱戏的,那要的是童子功,得吊嗓子那,我们平日唱的那是小调儿,不同。你也看过戏的,怎么说得出这样的话。”

“不是,现在有一种时新的剧,叫做道白剧,是不必吊嗓子唱的,等你做完手术,我带你看去,我觉得你们这些姐姐们,倒是都可以去演道白剧呢——只是要吃得壮实些,因为时下演出的唯一□□白剧,女角是个农户。”不过王琼华觉得,另外几个角色也并非都只有男丁能演,实际来说,能演一点戏的男丁也没那么多的,买活军这里,能唱几句的伎子肯定要比男戏子多,都是很好的演员来源(她尚且不知道还有小倌的存在,也不知道契弟风俗)。

会场里听到她们说话的女娘,许多都转头露.出了注意的神色,王琼华一看便知道,她们是没有仔细看报纸的习惯,所以才连道白剧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赛花巧耕田》的广告,是发在第三版上的,若是看报不仔细的话,很容易便会错过。

到底是一道之地的消息都要汇聚过来,所以周报的版面也就非常宝贵了,如果王琼华能做事,她觉得,办一份云县本地的报纸也不错的,但她既没有钱,实在也不知道报纸该怎么办,这种想法也不过只能是想想罢了。

正要和女娘们形容道白剧,约着带她们去看——这个道白剧在云县就有上演,场次还不少,想看总是能很方便地看到的,而且王琼华觉得,既然买活军想让百姓们都有戏看,那么戏目肯定会源源不断地推出,总有适合这些女娘的角色,甚至于她们还可以凑钱请人写一本么,不过,她年纪小,而且也不是伎子出身,在收容所里一向很低调,又感到自己仿佛还没有身份去做这个倡议。

这个主意还没出口,会堂里已经走进了几个干事,其中有男有女,走在最前头的是个精神十足、穿着体面的老妇人,看着大约是四五十岁,头发已经有些斑白了——脚也很小,女娘们见到女子,第一个反应总是去看她们的脚。不过,她走得很稳当。

有两三个女娘跟在她身后,有大脚,也有放脚,还有个很年幼的女娘,王琼华认得她,叶老师——年纪和她差不多大,但已经是扫盲班的老师了,常常来收容所上课。

男子们也是各有特征,有些是很典型的活死人装束,青头、立领衣裳,肤色也是晒过的微黑,虽然是南人的身量,但却也是身板壮实,透着那么的精干——这样的汉子,手里却偏偏都带着炭笔,随时低头记着什么。王琼华禁不住觉得他或许就是买活周报那大名鼎鼎的采风使。

还有束着头发,梳着发髻的少年郎,他的发型让王琼华不禁感到一丝亲切和怀念,这少年郎没有理发,或者是戴了义髻,但他穿着易于活动的圆领衫、棉麻长裤,买活军这里特有的一种圆领对襟肥袖薄夹衣,被他挽在手里,显出一种楚楚的少年风姿来,让王琼华猜测他原本的家境一定不差——这少年郎也显得很白净,容长脸、杏眼,再大一些,说不得便是个风月场上的‘花杀客’。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中年男子,站在叶老师身侧,时不时和她说几句话,大约是叶老师的长辈,又有个老年光头汉,穿着不太合体的立领衫,站在众人身后,不断左顾右盼,似乎对兼做会堂的食堂本身也觉得新奇,王琼华一看就知道——‘香呜拧’,这个词原本是姑苏人说城外的百姓的,不过她以为用在买活军这里的新活死人身上也差不多,王琼华也做过一个多月的香呜拧,刚刚摆脱了这个身份不久呢。

最新小说: 高冷顾少甜蜜宠妻 逍遥武神 一胎三宝:妈咪你别跑 暖婚蜜爱:天价老公霸道宠 甜宠总裁乖妻 心机女渣了高岭之花仙君后[穿书] 寒症缠身的表妹h Siblings (骨科高H,1V2) 一个Beta的爱情[ABO] 炼狱杏寿郎总受向无节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