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其他类型 > 买活 > 买活 第116节

买活 第116节(1 / 2)

“没去过那么远,那里常闹贼,但若想去,也可以去,都有兄弟在。”

“西边呢?巴蜀一带,去过吗?”

“有兄弟去过,我没有去过,巴蜀一带船上的朋友和我们交情都极好。”

“大江两岸,其余省、道都去过的喽?”

“那些中下游的道自然是经常去的,山川地理,都有一定的认识。”

“好,北面、西面两边算在一起,算是大半江山都去过了,”谢双瑶很高兴,她又展开了一卷此刻的国内地图,让吴强按名字来辨认,勾画标记,“南边广府道自然是常去的,彩云道一带呢?”

“那边还不太有去的机会。”

东南一带,就更不用说了,这全是买活军渗透成筛子的地方,谢双瑶背着双手,望着这幅已经被点亮了许多处的地图,不禁泛起微笑来。

“好,好,你们的工作办得很不错,你们的这些渠道,就像是血管,源源不断,给我们输送新鲜血液呢!”

她亲切地说,“要感谢你啊!吴队长,你们的工作虽然危险,但对我们买活军来说却再重要不过!没有你们的努力,就没有买活军的下一步政策——咱们的地盘,就是因为有了吴队长你这样尽责尽力的吏目,这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大。”

谢双瑶很少这样热情地夸奖人,甚至连陆大红都露出了一丝妒色,吴强更是激动得快晕过去了,马脸小吴冷笑着将他上下打量,手里飞快地记录着谢双瑶的话,而徐子先则略微现出了深思之色,似乎在思忖着谢双瑶让他参与会议的用意。

谢双瑶没有再在这个话题上追问下去,而是凝望着全国地图,微微地点着头,她唇边绽放的微笑是前所未有的满意,就像是软件工程师看着自己的代码开始运转,又像是农场主看着自己的作物结出了沉甸甸的麦穗,她的姿态,明白地告诉着大家,经过辛勤的劳动,如今似乎总算到了开始丰收的时候,她现在的心情非常不错。

“十四年,总算拿下一块体面的地方,也算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了。”

她似乎是对着大家说,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历法也发了,和议也签了,就不用太担心你们这些出门在外的儿郎的安全了……”

就像是丰收的老农,在细数着家里的收成,“火铳也有了,能给你们装上了,民智至少也稍微开启了一点点,虽然在有些地方还微不足道……但这点微不足道的光,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辈子也不会再有的机会啊。”

吴强的眼睛红了,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在途中所见到的景象,谢双瑶对他点头笑了笑,“现在,有些一直想做的事情,在你们的帮助下,也终于可以去试一试了。”

“明年,华夏历1845年一月一日,将是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是千百年来,我们华夏国第一次采取跨政权纪年,也是买活军新征程的开始。”

“这样的一年,这样的一天,在《买活周报》的新年刊头版上,我也要刊发一则意义特别的召集广告。”

“凡不愿裹足,不愿盲婚哑嫁,不愿守寡,不愿幽居深闺不得劳作,不愿为蒲柳菟丝之女子,欲要读书上学,欲要放脚,欲要工作,欲要婚事自主,欲要为官做吏之女子,凡受父兄夫子、公婆伯叔迫害,受宗族乡邻欺凌,受世道挤压之女子——所有在本地,在本处不得安居乐业,人身权、财产权、自主权无法得到保障之女子。”

“我谢双瑶在此向你们发出此信,女子们,你们可往买活军处来!”

“凡有我买活军雪花盐者,便有我买活军的盐队踪迹,此去路途艰险遥长,你们上路前要思量清楚,然而,为风刀霜剑压迫至绝境,除却忧愤惶急之外竟无路可走,更甚至于萌发死志之时,谨记我的言语。”

“只要有盐队在,只要找得到盐队,你们便有一条活路!”

“不论你如何弱小,如何愚笨,如何无用,我买活军也一视同仁,来我这里,你可变得强健,变得聪慧,变得有用!”

“天下女子,均可在我买活军处寻得庇护!”

“恶人们,你们要记住,若有冒我买活军名义、旗帜,而擅自招揽女子,以此牟利者,合族酷刑不饶!乡邻连坐!若为官作吏,我买活军更能让你遗臭万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是不信,可尽管一试,我买活军手段如何!”

“女子们,你们要记住,在买活军这里,永远都有你们的一条活路!”

谢双瑶望着窗外的广阔大海,似乎要将自己的声音灌注到那烈烈红旗之中,随着风声,传遍天下,寻到每一个正在暗处掩面哭泣,正在黑暗的道路中彷徨不定的瘦小身影,把自己的声音送入她们脑中。

这不全是所有的用意,但这又是一切的目的,这一刻谢双瑶感到很畅快,十四年,她终于有底气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

为了十四年间每一次的见到,她想,她的声音越发洪亮坚定,传递着无限的信心。

“莫要落泪,莫要轻生,记住买活军的旗帜,活不下去时,往买活军这里来!”

“买活军为你们提供庇护,买活军这里,有你们的新生!”

第239章 牡丹亭

“新年好, 新年好!”

“恭贺新禧,万事胜意!”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除夕夜里到元旦清早, 竟夜就没有停过,大清早百姓们接了灶神,争先恐后放开门炮时,姑苏城内更是热闹得不堪,从上到下几乎都笼罩在了淡淡的烟雾之中,天色刚一放亮, 青石板路上便是行人如织、车水马龙, 个个行人都穿红着绿,剪了乌金纸做的‘闹嚷嚷’戴在鬓边,见了面不管是否相知, 只要目光相遇,彼此都是拱手行礼, 道几声吉祥话儿。“新年康泰!”

“安康如意!”

“这是我家老爷的贺贴,恭贺新禧, 茶就不喝了,您客气!”

街上来往的, 除了去亲人家拜年的百姓商户,赶往衙门朝贺的官员吏目之外, 还有被老爷们遣来投拜帖请吃春酒的跑腿小厮。原来节下人情繁杂,难以一一亲身应酬,官场民间都流行写贺年帖,关系若最疏远, 只得一贺贴, 若是介于疏远与亲近之间, 贺贴中便会提到自家春酒举办的时日,到得当日,客人即便繁忙,也总要设法露个面,这才是全了双方的礼数。

自然了,若是彼此尊卑有别,那么上位者写个贺年帖便算是完事了,下位者却要亲自前去拜年才好,国人自古多礼,其中蕴含的人情世故,实在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尽的。只姑苏城元旦到元宵这半个多月,从虎丘到阊门,一路这七里山塘的繁华盛景是再不消说的,七里山塘两岸的大小酒楼也是日日爆满,还有无数‘立办’灶班,也都是忙于奔波,今日这家春酒,明日那家小聚,足足要忙过整个正月,才能轮班歇息。

既然有人要办酒宴,那么正月里的码头货运也是少不了的,酒菜鱼肉,哪个不要采办们出城去搜罗了送来?因此休看这年节里万众欢腾,其实奔忙的人还为数不少呢,只无人理论罢了。

新年头三日,万事不论,城门都紧闭了,只开了几处角门运送菜蔬,从上到下,不论官兵百姓,镇日饮宴,姑苏富庶,便百姓家里,过年吃得起肉的人家也是多数,也能喝得起酒,城内处处都能见到酩酊大醉的汉子,依靠着街角,或是酣然大睡,或是丑态百出,竟至于当众溺溲,众人也是见怪不怪,只笑骂几句,便由得他们去闹腾。

吃饱喝足了,余下便是看戏,城里不分昼夜,从清早唱到深夜,各街坊都有戏班子吹吹打打,唱的也都是那些吉祥喜庆的剧目,什么《龙凤呈祥》,什么《蟠桃会》、《麻姑献寿》,要么取吉祥好意头,要么也有唱些什么神仙斗法的戏目,取个乒乒乓乓,唱念做打的热闹。

姑苏城这里唱的自然是昆调,一过了正月初三,戏班子便立刻收了行头,不在街头唱了,到富户家中去唱堂会,有时还唱全本《牡丹亭》,有时候唱个一二时辰,便立刻告辞了赶往下一家去,非如此,满城请客的人这么多,戏班子哪里匀得过来?每年这时候,也少不得闹出一些班主应了两家,指了小学徒来代唱,或是一炮而红,又或是唱疵了惹来主家不满的小故事。

“今年倒是难能过了个舒心年!”

大年三天,大家只顾着乐呵,凡是红人,家中必定是宾客盈门,多得是登门拜会片刻,便留下门贴走人的拜年人,家家户户都忙于迎候,到年初四各家堂会春酒安排起来了,主人家这才有闲心与一二好友谈天说地,手里抖着刚送过来的报纸,笑道,“数十年来,头一回这全年都没有什么太坏的消息,尤其是辽东,更是捷报频传,这样看来,买活军实在也不算太坏,总算有一二可取之处,更可喜朝中务实肯干的诸公,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这个和约,我看便拟订得很好!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呢——这高产稻种,我们姑苏城总该分润一二吧?”

“少了谁也少不了王老兄的份啊!”送报纸来的客人姓申,他是取了个巧宗,知道王家宴客忙碌,这几日定然不会分拨出人手,去码头处打望来船,码头小工这几日也要轮值,没有多余的人手将报纸送来,因此今日来赴宴以前,便特地去水门码头绕了一圈,果然买活军的新报纸已经到了,便连忙买了十余份当伴手礼,一见到王老爷便递了上来,于是也被邀入小书房用茶,不必在外间和那帮寻常人家寒暄应酬了。

如王家这样的架势,开春酒来饮宴者有数百人,自然不是王老爷一人招待,王家一族男丁数十人,都要出面待客,众客人依照亲疏远近,还有彼此的关系,各自让到自家园林中十几处不同的地方用茶用点,只有少数宾客是要王老爷亲自招待的,可以让入内书房‘小自在天’看报用茶。

这些客人,多是姑苏本地的名门望族,以主人王老爷为例,父祖均为进士,自己也曾在外任官,这几年才回乡于祖传的并山园中养老。王家不但有官身,且还是本地的织工大户,又在乡下置办了良田千顷,实在是一等一富贵繁华的人家,共坐者无不朱紫缠身,哪怕是挖空心思巴结讨好的申家,也是这些年来出过进士,家计颇丰,只是到底少了几分底蕴,急于侧身诸公之间,为自己增些体面而已。

此时说到上一期报纸上提到的《云县和议》,众人都是喜笑颜开,更有拍手称快者,对王老爷的论调附和不迭,“可是世事难料,也是天子气数未绝啊!如今倒是迎来转机了!就是务实肯干四个字说得好了,难道真就为了面子,明知道要输还去和他们打?真就不怕一把飞剑,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最新小说: 炼狱杏寿郎总受向无节操车 离婚前老公被穿了[ABO] FBI掰弯杀手后互,攻了 网游之倒行逆施 男友中二病又犯了 别有天 农家仙田 星河贵族 [排球少年同人] 非典型追求黑尾 踏月行(修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