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的《孙武兵法》,仔细对较后,卢祖父激动的合上眼深思。
卢祖父一直都知道卢萦是特殊的,也知道卢萦是生而知之之人。这些都不使他害怕,世上总有特殊的事情和人,只有无知之人才会惧怕别人的强大,以鬼神论之。
直到卢祖母说卢萦的玉佩不见了,但是身上有了蟠龙金印,卢祖父才正视了卢萦。
卢家有家传密语,“蟠龙隐,金印显,家主祭,龙腾至!”卢家世世代代的家主都口传密语。
没有人参透密语的意思,直到卢祖父听说了卢萦的事情。可是接着听说卢萦身上的金印也消失了,卢祖父觉得肯定时机不到,但是下任家主的人选已经在卢祖父的心里了。
这也是为什么卢萦可以跟随祖父听门客讲政,可以去家学打酱油的缘故。
而且卢祖父一直以为,卢萦应该有个隐世的师傅,但是师傅不常在身边,所以才会有卢萦洗筋伐髓和问问题事件。
所以卢祖父尽量配合卢萦的师傅,给卢萦请了武师傅梅娘,以前是家里暗卫训导统领,世世代代以保卫家主的性命为己任。卢家除了卢祖父和卢祖母没有人知道梅娘是卢萦的武师傅。
也让卢萦去家学去跟自家的兄弟一起念书,不光是增闻见识,也可以建立深厚的兄弟家族情谊。
卢祖父从深思中醒来,看着自己保藏的这套不算完整的《孙武兵法》,家里只有囡囡一个是不够的,要卢家嫡系各房都学习这套兵法,要给卢萦培养臂膀。
那天开始,卢祖父在家学里面加了一堂兵法战策课,由卢祖父亲自教习。
卢萦的堂兄们和自家的哥哥们都是非常的兴奋,男孩子天生就爱打仗!卢萦也是开心的,因为不用偷偷的费尽脑筋的问各种问题了。
卢萦以为《孙武兵法》就是孙膑写的,其实后来魏武有《兵法接要》一卷,或亦名為《孫子兵法接要》,猶魏武所作《兵法》,亦名魏武有《兵法接要》為《續孫子兵法》也。《太平御樱А芬詾槌鲋T葛亮《兵要》。又引《孫子兵法祕要》云︰良將思計如铮詰鸨貏伲ケ乜艘病0穿U《兵法祕要》,孫子無其書。《北堂書鈔》又引《孫子兵》云︰非文無以平治,非武無以治亂。善用兵者,有三畧焉︰上畧伐智,中畧伐義,下畧伐勢。按︰此亦不似孫武語,蓋後世兵多祖孫武,故作《兵》,即名為《孫子兵》也。
简单来说,先有孙膑所写其兵法兵策概要,后有魏武有《兵法接要》,加上诸葛亮之《兵要》,甚至还有曹操给孙子兵法做过备注。
卢萦手里的兵法比较齐全,不似卢祖父手里的《孙武兵法》缺篇少卷。可在如今的世家里面已经算不错的了,因为书简笨重,很多家族因战乱也损失了很多。这些文化遗产是最难保存在乱世的。
有的时候,陆祖父会跟卢萦似询问似谈话,“囡囡,《孙武兵法》乃当世奇书,可惜连年战乱,就连我卢家都没有保存完整的书卷,若有高人肯借我抄录所漏,真是全我今生之憾哪!”
卢萦觉得祖父就是想要看她手里的书籍,卢祖父动不动就会今生遗憾的,弄得卢萦觉得不借给祖父看是不对的。可是怎么拿出来给祖父抄录也是一个问题。
就在卢萦犹豫不决的时候,卢祖父又来找卢萦聊天,这次就比较直接“囡囡,祖父知道你有个师傅,也知道你师傅不愿意让我们知道,你能否看在祖父的面子上,向你师傅请求借阅书籍?我会在抄录之后归还!”
卢萦犹豫了一下点头,“祖父,囡囡回头问问!”心理却想,这还真是个好借口,这样以后都可以用师傅的借口做事情了。
过了几日,卢萦跟木香搬了个箱子去了祖父的书房,木香退下后,卢萦打开箱子,拿出一部分书简“祖父,囡囡问过师傅了,可以借阅书简,只是书简笨重,师傅会慢慢的给囡囡送来的。”
“另外,师傅嘱咐,书简难得,当甚加爱惜,只借与囡囡跟祖父,不可让外人得知,损毁书简,世上再无处可寻!每次只出借10卷。”说完,卢萦低头,感觉说的有点过分了为自己的抠门感到羞愧。
卢祖父却慎重的点头,“囡囡,让你师傅放心,祖父不是那不仔细之人,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决不会再入第三人之耳。另外书简放在这里也尽管放心,只有我亲自抄录,绝不借他人之手!”
“下次见到你师傅,替祖父多谢你师傅!如他有所需,卢家也倾尽所有!”
“囡囡记住了。”卢萦赶紧道。“祖父,不然,我帮您抄录吧,这么多卷,得多长时间哪,囡囡边抄录,祖父边给囡囡讲解好不好?”
卢祖父看卢萦心疼他,也心理安慰,“好,囡囡晚上有空就来帮祖父吧!”卢萦点头。
从那天起,卢萦晚上又多了一个活动,刻录书简,其实,刻录书简的是卢祖父,卢萦不会这个,她却把书简的内容抄在纸上,然后递给祖父刻录,卢祖父的手法很快,跟卢萦抄录一样快,这样,卢萦边写边记边学边问,反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兵法的内容。
卢萦曾问祖父:“祖父,如何看阴谋与阳谋?”卢祖父抬头,略微沉思,“囡囡,世人皆用阴谋种种,可惜谋算未必可成,其因为阴,不见光的手段必有所限,阻碍重重,谋十而成一。阳谋以理为据,光明正大,凡所谋必占礼义仁忠孝信,其身正,其礼在,其义全,其忠真,其孝恒,其信显,所谋必成。”
卢祖父的一番教诲让卢萦受用终身,凡处事,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为人豁达,中正,孝义,其言必执。这也为卢萦他日辉光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是卢萦一生做人的信念。
10.崔家
秋后,卢祖母大寿,家里请了好多的亲戚,祖母乃清河崔氏的嫡女,家里来了好多崔家的人。如今卢萦已经了解了很多外面的事情,知道自己就是范阳卢氏一支,“崔卢王郑”并称四姓,仕宦不绝。
四大家族互通联姻,互相扶持,才有了世家门阀的尊荣,就是皇帝也会忌惮他们,因为这些家族不仅有钱,还有人,在朝之官十之是世家子弟,身份尊贵。是其他小家族不能比拟的更不是贫寒子弟可以肖想的。
祖母才四十三岁,因为成亲很早,如今都快做曾祖母了,所以称为大寿。
崔家比卢家人更多,更复杂,在世家里面只有卢家一夫一妻制度,其他家族都是能生多少生多少,所以女人一大堆,有身份的没身份的,只要能生孩子就好。他们需要子孙延续家族的繁荣。
卢家信仰精品,卢萦曾偷偷问祖父,为何崔家表妹表兄那么多,庶子也要称表字吗?毕竟是其他女人生的孩子?卢祖父曾言“生那么多有什么用,养得都是废人,家族资源有限,不能人人均之,女人争宠,子女互嫉,兄弟萧墙,内乱之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卢萦暗暗给卢祖父竖大拇指,发能人小红花。这眼光,这能力,难怪卢家历经乱世而不倒。
崔家来了好多的人,从崔家的祖母,大夫人,三夫人,大少夫人,娘子,郎君们虽然都是嫡系没有庶出的,那都来了一大堆,看得卢萦烟花缭乱,卢萦是脸盲没记性,没有深刻接触的人都没有印象,每年卢祖母生辰几乎都会有崔家的人来祝贺,可惜卢萦记住的没有几个。
就连卢家自己人,卢萦也用了很多年才慢慢认全了,这也是为啥卢祖父让卢萦去家学的缘故,这囡囡脸盲的利害,刚开始对家人都比较冷清,那个时候卢萦对身边的人不太上心加上上辈子都没有那么多家人所以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若不是囡囡去家学天天跟堂兄和兄长们一起读书,怕将来就认得祖父祖母还有三房一家几个人了。
崔家的女人一到就跟卢家的女人开始了亲切的会晤,男人那边卢萦看不到,不过女人这边可是热闹的很,卢祖母跟崔家的老祖母说个不停,都是陈年往事,卢家伯母婶婶就跟崔家的几位夫人互相夸奖各家的孩子还聊些家居摆设,卢家的娘子嗯应该说卢大娘,二娘根崔家的几个娘子也说得热闹非凡,都是吃穿用度,胭脂水粉没啥新意。
卢萦自己太小,没有同年岁的娘子,也没有人愿意带着她玩儿,跟她也没有共同语言,结果卢萦自己就单出来了。
无聊之极的卢萦本来想去书房继续抄书,就顺着祖父书房的路去了。
一个小小的蓝色身影在前方,卢萦走进一看,“崔颢,你干什么呢?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