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小丫头劈头盖脸的就给他来了这么一通,还说什么你我小命都不保的话,药童一愣,见李瑶光神色不作假,跟着反应过来,不敢耽搁忙领着李瑶光就往济世堂后院去。
吴大夫今年六十有二了,这个年月算是高寿之人,这还多亏自己是大夫,颇为懂得养生之法之故。
不过再如何养生,老了毕竟老了,觉就少,入夜后虽是早早歇下,躺在床上却睡不着,翻来覆去的脑子里一味琢磨小师弟给自己新送来的方子,忽就闻好似铺子前头传来敲门声。
想着前头有徒儿值夜,吴大夫起先没动,结果听到徒儿熟悉的脚步声匆匆往自己屋子而来,老人家猜度着怕不是有人夜里问诊,不敢耽搁,坐起来打了个冷颤,赶紧抓起歇下时脱在床尾的衣裳披衣起身。
听着由远及近的脚步声竟有两道,老大夫还皱眉,心说莫不是带着病患直接上后院找自己来了?是熟客?
可后头那道脚步声轻盈稳健,也不像病态之人呀?
心下疑惑间,外头就已传来徒弟的敲门声,“师傅,师傅,您醒醒……”
“别喊了,老夫已醒。”,应着话,老大夫收了疑惑,赶紧离了被窝下炕穿鞋,勾搭鞋帮子时还顺带问了句,“是何人求诊?”
门外听得师傅醒后恭敬站在门口候着的药童闻言,看了身边站着的人一眼,还是恭敬回了句,“回禀师傅,是镇威侯府那位李小娘子。”
“李小娘子?怎么,不会是她家那姨父又伤着了吧?”
童子蓦地望着身边人脸上也讪讪的,李瑶光黑线,干脆出声表明来意。
“多谢大夫您挂心,倒不是我家姨父又伤了,而是今日小女偶得消息,胡狄二十万大军破关压境,京都城危,陛下弃京弃民,假借祈天名义仓皇难逃为啦!吴大夫,小女感恩您对我之关照,特夜来报信。”
“什,什么?”
“真的吗?小娘子,消息哪里来的,可靠吗?”
此言一出,屋内屋外,二人皆惊。
药童望着李瑶光的目光里都是惊讶,连连追问;
而随即被猛地拉开的门内,吴大夫的眼中也闪着浓浓的不可置信;
李瑶光望着二人,心情沉重的点点头。
“千真万确,至于来源我不便细说,但我可以性命保证,此绝密乃我亲耳所闻,亲眼见证,至于信不信,由你们。”
信自然是信的,老大夫自认看人准,且与李瑶光打过多次交代,知这孩子虽年幼,虽是女子,人却稳健,不会无的放矢,且还出身公侯,有什么内幕消息说不定,他自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