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猎击三国 > 第166部分

第166部分(1 / 2)

>心深处……

甄沁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将自己的经历加工加料,娓娓道出,绝不仅仅是闺房密语那么简单,她心里所埋藏的疯狂念头若让甄氏阖府知晓的话,只怕会立即将这个逆女扫地出门,永不许踏入家门。

甄沁想干什么?说出来恐怕连马悍都吓一跳——她竟想将自己两个妹妹,全带到雒阳,塞进马悍的后宫!

甄沁疯了么?事实上,甄沁自认为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她知道自己在做一种稍有不慎,就会自绝于家门的高度危险之事,但她觉得很值。

首先,她坚定的认为,幼妹若嫁袁熙,跟跳进火坑没什么两样。马悍的野望,作为枕边人的甄沁,岂有不知之理?虽然不知他会走到哪一步,但扫荡天下,吞并群雄,这是这个时代每一个军阀都在干的事,算不得什么秘密。

其次,她毫不怀疑,双雄对决,马悍必胜。所以,她不让幼妹嫁袁熙,就是在救妹妹。

那么,幼妹不嫁袁熙,嫁谁最好呢?

甄沁认为,为了甄氏家族,最好姊妹三人共侍一夫——甄沁没有失心疯,而是实实在在从家族的利益出发,这一点,与两位兄长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可以预见,她的夫郎将来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第一权臣,其权柄之甚,更胜前朝霍光、梁冀、何进等一干外戚勋贵。所谓妻以夫荣,马悍的正妻必是万年公主,这个没办法争,那么马氏的后宫第二位呢?板着指头数一数,眼下她的夫郎的后宫至少有包括自己在内的公主、甘氏、念奴、袁氏,或许还有赵氏、蔡氏……将来还有多少,谁也不敢担保。

她甄沁一个再嫁之妇,姿容在诸女中也并非一等一,如何与现有的、未来的一个个后宫相争?

三国时代,无结盟无以争天下;同样,后宫之中,无结盟无以固恩宠。

不过,要问马悍的话,他宁愿相信魏与蜀会结盟,也不相信争宠的女人们会真心联手。同样,甄沁也不信——除非,是亲姊妹。

马悍争的是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甄沁也一样,她争的是家,是一人(公主)之下,诸妾之上。

有姊妹三人联手,试问其余“散兵游勇”似地姬妾如何能斗得过?不信将来马悍还能再纳一对三姊妹……

荒唐么?或许,但这就是现实——后宫的现实。

甄沁已经将马悍英勇无敌的形象成功植入两个妹妹心田,更妙的是,马悍真的曾经救过她们三姊妹,两位妹妹对这位“姊夫”的印象也是极好,而且她们对雒阳这个正在重建的帝都也极为向往。

甄沁最后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家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将两位妹妹,带到雒阳“游玩”。

月光透过窗牖,照入锦榻,甄沁望着犹如并蒂白莲一般的两个妹妹熟睡的秀美面庞,喃喃道:“四妹、小妹,你们一定不会怪我的,不会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 【劫夺甄姬】

(叩谢大盟支持与鼓励!“头疼也不行”真是厉害,成为威震八方的掌门了,太感谢了!谢谢赵无恤2014、ufgw、6圣剑的火枪、重庆疯子、磨沙瓶支持。)

~~~~~~~~~~~~~~~~~~~~~~~~~~~~~~~~~~~~~~~~~~~~~~~~~

车辚辚,马萧萧,如山粮秣过滋桥。

在这延绵数里,一眼望不到边的运输队伍里,三辆涂朱饰乌,彩绦飘飘,装饰精美的轺车,分外引人注目。三辆轺车里,分别坐着甄沁、甄荣、甄洛三姊妹。依傍随行的,是赵英姿所率二十“飞燕翎”女骑。更远处打前哨及殿后的,则是阿苏等十骑白狼骑兵。

甄沁已成功说服母兄,将两个妹妹“拐带”雒阳。她的理由很简单,回程必经邺城(冀州州治,袁绍大本营),而那袁二公子据闻也在邺,既如此,何不前往一观未来夫婿是何等样人?顺便还可以到雒阳一游。

说实话,这种家族联姻,与联姻对象的人品毫无关系,双方看重的,是除了人以外的东西。但是,甄洛想看。

这几日三姊的浪漫故事,早已把这小洛神搅得寝食难安,她心目中那位袁二公子的形象,不时与当年在滹沱河畔出手相助的那个英武少年重合……每每梦醒,怅然若失。

甄沁、甄荣姊妹俱将幼妹情状报之母兄,认为不妨让幼妹在出阁前出游一番,一来看看那位袁二公子,以安其心;二来拜望一下万年长公主,甚至还有机会觐见天子,对甄氏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张氏与两个儿子商量之后,觉得也有道理,反正这联姻之事只是刚刚提出。略有眉目而已,若要定下来,少不得还要来回遣使勾通,短时间内定不下来,不如就让她们姊妹前往雒阳一行,能拜见天子、公主,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机会。

至于甄荣,姊姊与小妹都去了,她这样的“闲人”,又岂有不去之理?

与甄氏三姝一同出发的。是两万斛麦粟、八千斛黑豆、二十车干草、五百匹麻布及牛羊千头。这些都是甄氏的馈赠,端称得上是大手笔。不过,这些物资是没法运送到雒阳的,别说袁绍不可能让一支运输大队在自家地盘上招摇过市,资助他人,就算袁绍真答应了,从中山到雒阳,行程两千里,耗时两个月。五百护丁押送,只怕东西送到雒阳后,连一半都剩不下。

这大笔粮草要送的地方其实很近,即距毋极不过百里的常山元氏县。常山国是袁绍的治下。东西是送给袁军的没错,但严格意义上说,其实是送给雒阳的。这绕口令般的说词,只说明了一件事:马悍与袁绍的粮食置换交易达成了。

董昭本就是一个高明的说客。又带着大将军的册封而来,还有一成的利好,尤其辽东势力与冀州势力并无冲突。彼此更有合作基础……无论从哪方面看,袁氏集团都没有理由拒绝。只不过,无论是马悍还是袁绍,都没想到,交易虽达成了,但最先试行的,却不是东莱,而是中山甄氏。

按雒阳与邺城达成的协议,甄氏这笔援助将会直接送到元氏,由常山相出具签押,然后甄沁带着这份签押前往邺城复核,并领取扣除一成利之后签押副本,返回雒阳后交与马悍。剩下的提粮运输之事,就与她无关了。

当然,名义上是甄沁主持此事,但实际上不可能由她出面,负责此事的,是甄氏的忠仆,施彦。此时的施彦,已经成为甄府的护卫大头目。对于此次能前往雒阳拜见数年不见、已身居高位的马悍,施彦还是相当高兴的。

运粮队很顺利将粮草送到元氏(常山国治所),并取来国相签押——这个自然,从来只有要东西难,送东西就简单多了。

粮草送到,五百护丁自然返回中山,而护送甄氏三姊妹的任务,就落到了赵英姿、阿苏及施彦所率的三十护卫身上。

自出常山之后,甄荣与甄洛这对姊妹就显得极为开心,长这么大,她们最远就去过常山,而现在,她们要去的地方,是雒阳。

从中山毋极到雒阳,途径常山、赵国、魏郡、河内四郡国,行程将近两千里,除河内之外,其余三郡国都在冀州境内。自当年袁绍与黑山军常山大战之后,黑山军已被压在太行山内,除了偶尔骚扰,大动作是不敢的了。西面黑山军不敢动,北面公孙瓒不能动,东面孔融只求你别动,而南面的曹操,更是要动就一起动(同盟)。

如此一来,冀州四面无敌,在袁氏治理之下,不说安居乐业,歌舞升平,但最起码道路宁靖,匪寇绝迹,这一点,甄沁、赵英姿等人北上之时,就已深有体会。

一路无话,大半月之后,终于来到第一个目的地——邺城。

邺城是魏郡郡治,此时是袁氏集团的大本营,而在历史上,若干年后,它也将成为曹魏集团的新都,而曹魏的“魏”正源于此。

汉末三国,天下大乱,几乎每一个城池都遭受过蹂躏,连雒阳、长安都逃不过劫难,遑论其余?邺城最近一次浩劫,在初平三年,黑山军勾结内贼,血洗邺城,屠城、杀太守、劫袁氏满门,若不是出了个“吃里扒外”的陶升,帮袁绍抢回老婆儿女,估计他有得哭。

邺城血案,成为引发常山大战的导火索,而盘踞河内的黑山军,更是被暴狂的袁军连根拔起。

时隔数载,邺城已从那场浩劫中恢复过来,城郭阡陌纵横,城内人流如织,马市、金市聚集着四方客商,南北货物,东西物资,在此集散,流通四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