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2)

李敖抬起头看了一下牟老师,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牟老师!牟老师!”

牟老师抚摸着李敖的头,很温柔地说:“没事儿了,你回家吧!”

回到家,李敖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他的眼中还浮现着牟老师好

看的背影。

让李敖震惊的是,一个星期后牟琴和他男友被捕了。

台中一中,像其他学校一样,不时有所谓共产党、“匪谍”被捕,不知什么时

候,牟老师也成了“匪谍”。

牟琴老师和男友被抓是在一个深夜,据说牟琴老师很惨,她是被两个大汉从屋

内架出来的,好像是从床上拖下来的,她披头散发,穿着花短裤,就被推上了车。

第二天李敖知道牟琴和他男友抓走的消息,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自从台中一中许多老师被捕后,严侨的酒好像愈喝愈多了,严侨喝的酒是烟酒

公卖局出品的最劣质的米酒,他喝酒的方式是粗犷的,没有情调,没有小菜,一瓶

酒打开后,他便咕嘟咕嘟地一饮而尽。严侨喝得虽多,但李敖从没见过他有泥醉的

现象,他只是喝得兴奋的时候背些古诗词聊以自慰。

有一天,严侨和李敖在一起,喝醉了酒后突然哭了起来,在感情稍微平静后,

对李敖说:“我相信国民党没能耐把中国救活,他们不论怎样改造,也是无可救药

的,他们的根儿已经烂了,十多年来,我把自己投入一个个新的运动,我和一些青

年人冒险、吃苦,为了给国家带来一个新远景,所以我做了共产党,我志愿偷渡过

来……”

严侨还说了什么,李敖已记不得了,但令李敖想不到的是,就在他离开严侨家

不久,严侨就被捕了。

第二天的中午,父亲从台中一中回来时说到严侨被捕的事,李敖马上想起了严

师母和她的孩子。

李敖来到严侨家,见严师母一脸愁云,心情很沉重,但面对实际问题李敖却是

一筹莫展。

严侨有三个孩子,大的才三岁,小的尚在吃奶,全家的生计全靠严侨,日子本

来就紧巴巴的,如今严侨被捕,这一家大小可怎么办?

李敖想起了严停云和辜振甫的老婆严悼云,提议让严师母北上投亲,特别希望

辜振甫能出面帮忙。严师母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孩子去了台北。

多年以后,李敖在台大听到两个心胆俱裂的消息:

——牟琴被放出,但已被折磨得神志恍惚,年华销尽了;

——严侨不幸死在了“火烧岛”。

女生:君若

李敖从初二到高一,因为中文好,在学校参加多次演讲、辩论。论文比赛。初

二时得过全台中市第四届语文演说竞赛初中组第二名;高一时参加台中市论文赛、

本校论文赛,都获第一名因此李敖当时在台中一中颇有名气。

李敖走在路上时常有些不相识的同学与他打招呼,女生们对她则是莞尔一笑,

而李敖并不在意。

有一次,李敖放学回家,在市中的一群女生中遇到一个十分清纯脱俗的女生,

他被她不大的眼中透视出来的灵光所吸引。

市中在台中的南部,住在新北里的市中同学大多是从一中西边一条小路向南折

一段路而到达,李敖上学路线与市中的同学有相当一段路是相同的。

李敖的家离学校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可自从李敖发现了这个女生后,一段不

长的路总要走上半小时甚至更长,他就是希望能在有限的路途中再次与她相逢,因

为他断定她就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

奇怪的是,李敖越是想见她,她便越不出现。李敖在路上漫不经心地走着,终

于第四天才在一群嘻嘻哈哈的女生中发现了她。

他听到同学们称她“罗”,他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名字。

“罗”的确住在李敖不远的存信巷,她真名叫罗君若,李敖还了解到她的家里

不富裕,父母在家开一小杂货店,每逢星期日,全家在思恩堂做礼拜。她在市中读

书,比他低一级,是个极聪明的女生。

尽管李敖很容易见到她,但总是没有说话的机会。

有一天,李敖在放学的路上看到君若和几个女生,突然大喊一声:“罗”,引

来女生们的一阵哄笑。

李敖也笑了,脸红红的,比李敖脸更红更好看的则是惊梦中的君若,她停住了

脚步,含羞看着李敖,但是不说一句话。

同学们停住了笑声,看着惊慌中的君若,不约而同地学着李敖的腔调大声喊了

一声“罗”后便扬长而去。

就这样,君若和李敖算是相识了,以后每每相遇,彼此都有意多扫对方几眼,

但是从来不说一句话,颇有一种一切皆在不言中的神秘和圣洁。

李敖在他的日记中沉吟道:

多情总难免,恋爱我岂敢,

心地要纯洁,爱情要遥远。

1953年李敖十八岁,开始念高三,可他只念了十几天,就对制式教育不能容忍,

他总觉得他所经历的中学教育赶不上他在北京时的残余记忆。

在他的残余记忆里,北京的中学生不像台湾这样呆板、肤浅、缺乏常识与灵性。

在高一时他就写出了一篇四千字的文章《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他》,对杜威那种进

步教育有着强烈的憧憬。于是他向父亲提出休学,在家准备以同等学力资格去考大

学。

时任一中中文科主任的父亲很是知道李敖的脾气,经劝说无效后,只好无奈地

对李敖说:“儿子,你要休学,你就休吧!”。接着他又跑到学校对教务主任说:

“我那宝贝儿子不要念书啦!你给他办休学手续吧!”

李敖休学在家轻松自如几日,可是,原来教过他数学的黄钟老师还是不肯放过

他,他和李敖的父亲合通起来硬是要李敖去他家补习。李敖违抗不过,只好每天硬

着头皮到永安街一巷接受黄钟的恶补。

李敖休学后与君若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每每得闲下来总是想起君若,每当

想起她那清纯的面容,那羞涩的笑,便不由神伤起来。在无奈之中,李敖只好求助

于纸和笔。白天他温习功课;晚上,夜深人静,便是他情思纷飞的时候。

李敖是写情书的高手,娓娓说来,情深意切,感人肺腑。每次写信时最后都要

附上几句小诗,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感受。

他的遐想四首分四次交给君若:

秋水何茫茫,明月何皎皎,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遐想之一)

歪思令我老,惆怅弱此身,

深情将无我,不再动冰心。(遐想之二)

独生对秋水,不敢念伊人,

岁月催我老,落魄一流民。(遐想之三)

独坐对秋水,怆然怀古今,

岁月催我老,灰尽少年心。(遐想之四)

李敖几乎是每日一书,写好后叠成一个小纸鸢,第二天等在君若放学的路上默

默交给她,他们从来不说一句话,令人匪夷所思。

台大“金童玉女”

1954年李敖以同等学力参加大专联招,第一志愿填了台大中文系,但因几分之

差,却误入台大法学院法律专修科。

原来法律专修科在报名简章中列入台大各科系之一,李敖不明就里,在圈选的

一大堆志愿中,也顺便填了它,不料放榜之日,才知自己“误入歧途”。

李敖到法学院后,不能每天给君若送情书,便托在市中念书的大妹转交。这时

李敖的情书特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